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疏水性纳米粒子与纳米气泡在微细粒矿物浮选中的研究进展以及纳米技术在浮选废水中的发展态势.指出了纳米技术选矿应加大疏水性纳米粒子对矿浆中微细粒难选矿物特殊的捕获和识别效应等选矿工艺的研究,纳米气泡和气核对矿物疏水表面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浮选技术指标的关键因素.讨论了疏水性纳米粒子作为浮选捕收剂的补收能力以及纳米技术处理浮选废水的原理与应用,结合了当今纳米粒子、纳米气泡在浮选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成果,展望了其在微细粒级难选矿物分选方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矿石中的难选微细粒矿物浮选一直是制约提高有用矿物回收率和减少资源浪费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富矿、易选矿物逐渐开采殆尽,难选矿物、微细粒矿物将会成为今后矿产资源回收的主要方向。主要从常规浮选工艺、纳米气泡浮选工艺以及浮选药剂等方面的研究介绍了微细粒回收的浮选现状。  相似文献   

3.
对微细粒矿物进行提取,必然会成为我国在未来开展资源提取的主要内容。如何更高效地对微细粒矿物进行回收,是我国在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多种浮选分离技术,包括剪切絮凝、选择性絮凝、微泡、纳米气泡四种浮选分离技术,以及磁分离分选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静态浮选法是浮选新工艺。静态浮选可以克服常规浮选机中的强烈搅拌及顺流分选过程中产生的紊流作用。静态浮选设备内的填料具有独特的功能,使浮选矿浆形成稳定的梳状流态,实现矿物和气泡之间的逆流接触、层流分选,强化浮选的基本行为。其填料还有防止气泡直径增大的效应,可以产生弥散均匀的微细气泡,以显著提高细粒矿物的  相似文献   

5.
细粒浮选设备结构设计原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凌锋 《中国钨业》2005,20(2):40-43
分析了细粒矿物难浮的原因,在综合考虑浮选矿浆流体动力学因素和分析矿粒与矿粒之间、矿粒与气泡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细粒浮选设备结构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重选一直是黑钨矿选别的主要方法,但其对微细粒矿物分选的效果却较差,浮选法才是解决细粒级矿物分选的较好途径。近年来,我国微细粒黑钨矿浮选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产实践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从微细粒黑钨矿的特点出发,简单介绍了微细粒黑钨矿的浮选新工艺、浮选药剂等,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并对近几年来微细粒黑钨矿相关浮选理论研究及矿物应用实例进行了综述,对钨矿山相关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微细粒白钨矿难以有效浮选回收的原因是动量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介绍了近年来疏水聚团浮选、剪切絮凝浮选和载体浮选在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中的进展和应用,同时介绍了微泡浮选设备和微细粒浮选机等浮选设备的发展和应用,并展望了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和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奇异的光、电、磁、热性能。目前,该材料在陶瓷、金属、聚合物纳米粒子、纳米结构合金、着色剂与化妆品,电子原件的制备,金属元素的分析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其制备方法、吸附金属离子的原理和应用,重点讨论纳米氧化物、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杂化纳米材料以及分子印迹微纳米材料在金属离子分析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国钨业》2016,(3):27-31
简述了白钨矿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从白钨矿选矿方法、药剂和设备三个方面,介绍了白钨矿选矿工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联合工艺流程、组合药剂及新型浮选设备,在白钨矿选别中的应用价值。采用合理的联合工艺流程,不仅能提高白钨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还可以高效回收白钨矿中共伴生的各类有价金属,提高经济效益。新型组合药剂,对目的矿物的选择性和捕收性都大大增强,是未来浮选药剂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型细粒浮选设备的出现,尤其是针对白钨矿这种脆性矿物,极大地提高了微细粒白钨矿的回收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矿物原料的浮选效率,采用矿浆水相电解时分出来的电解气体的电浮选是有希望的.矿浆中大量气泡能提高矿物与气泡形成混合物的可能性,这有利于细粒和矿泥的浮选.电解气体能改变矿浆中液相的离  相似文献   

11.
有色金属行业冶炼炉渣的处理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弃渣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在炉渣选矿设备的研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和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一起针对贵溪冶炼厂冶炼炉渣的浮选特点,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制成功了冶炼炉渣选矿设备,并系列化。40m3炉渣浮选机于2005年11月在贵溪冶炼厂渣选厂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选矿技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技术装备。文中介绍了冶炼炉渣的设计原则,设备主要结构的设计及工业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杨生智 《甘肃冶金》2010,32(3):25-30,34
论述了厂坝铅锌矿厂坝一号矿体矿石的工艺类型、矿物学特征、机构构造、可磨特征。根据矿石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铅锌的氧化率较高,矿石性质极为复杂。针对易选富矿越来越少,难选矿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从工艺、设备、浮选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选矿技术应用情况,分析了其特点和选矿工艺流程的不足及现有捕收剂已经不能满足浮选工艺指标的要求等进一步提高选矿回收率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应该重点攻克和注意的环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贫、细、杂,难"的钨矿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研究开发高效的浮选药剂、新工艺及高效节能的新设备是提高钨矿选别回收率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我国白钨矿和黑钨矿选矿药剂、工艺流程及选矿设备的研究现状、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建议:根据组合用药原理研发新型组合药剂、利用浮选药剂的同分异构原理开发选择性更强的高效选矿药剂以及新型廉价环保的钨矿物专属选矿药剂研究;改进"彼德洛夫法"、常温法精选工艺、选冶联合工艺、化学选矿和生物选矿、微泡浮选等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连选型和多复合力场离心选矿设备、高梯度磁场、多磁极磁系、大包角磁系等强磁选机以及离心力场、微泡析出式等浮选设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磁化处理技术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鹤  何廷树  谢建宏  刘思伟 《黄金》2011,32(1):53-55
近年来,广大选矿、冶金科技工作者对磁化处理技术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文中重点介绍了磁化处理技术在矿物浮选、化学浸出、固液分离等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及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浮选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基础及浮选动力学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三大方面对浮选动力学在选矿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述:首先介绍了浮选动力学实用性模型在选矿实践中的建立,然后用所拟合的浮选动力学模型来描述与比较实际的选矿试验;其次介绍了用浮选动力学研究理论对矿物浮选行为进行描述、对所使用的浮选药剂的价值及选矿工艺流程的合理性上进行评价与解释;最后从浮选机内外环境的改善及浮选机优化设计的角度对浮选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综述并根据浮选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浮选动力学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浮选是矿物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浮选过程中需要加入各种浮选药剂将有用矿物从矿浆中分离.多数浮选药剂成分复杂、难以降解,使浮选废水中残留着大量的浮选药剂.普通废水处理工艺对残留浮选药剂去除效果较差,难以达标排放,高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手段,对残留浮选药剂降解有着良好的效果.文章简要介绍了选矿药剂概念和选矿废水的来源、成分、特点及其危害,对国内外高级氧化技术降解选矿废水的应用研究进行论述;探讨分析Fenton氧化、光化学氧化、声化学氧化、臭氧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对选矿废水的降解机理,并对高级氧化技术降解选矿废水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EDTA提高含金多金属硫化矿选别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树高 《黄金》1992,13(11):32-36
本文通过EDTA在含金多金属硫化矿浮选中应用的研究,论证了应用EDTA提高选别指标的优越性,为含金硫化矿矿石浮选找到了一种新的调整剂。  相似文献   

18.
难选氧化铜矿石选矿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难选氧化铜矿的主要矿石类型;综述了难选氧化铜矿石选矿新药剂、浮选和化学选矿新工艺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了难选氧化铜矿石选矿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赵志新  郭文化  郑继国 《黄金》2006,27(10):39-40
辽宁金凤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由于磨矿设备不配套和矿石难磨等原因.磨矿细度一直在-200目80%左右,影响了金西收率。通过对磨矿流程进行局部改造,调整工艺参数,实现了磨矿细度的大幅提高和金浮选回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mineral biotechnology developed environmental benign microbial flotation processes for mineral beneficiation. Several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microbes and microbial metabolites as flotation reagents for separation of gangue materials from valuable minerals. The available scientific literatures on microbial flotation process suggest that, interactions of minerals with cells of certain bacteria and microbial metabolit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ir surface properties. As a consequence, bacterial cells belong to genera Acidithiobacillus, Leptospirillum, Mycobacterium, Staphylococcus, and Bacillus, etc., and microbial metabolites such as bio-surfactants,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and nucleic acid have been used as collectors and surface modifiers in the mineral flotatio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 properties of the microbial surfactants such as their abilities to lower surface tensions and foaming capacity prompted their application as frother in mineral flotation process. To date, microbial flotations have primarily studied in laboratory scale; however, there is ample scope to expand this eco-friendly process for mineral processing industries. The current review address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microorganisms and bio-molecules in mineral flot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