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生存式祥系统,因此,探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必然是地域文化研究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来探讨东西方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性,并且从语言元素、语言逻辑和语言风格三方面对其展开了具体论述。文章认为加强文化的“交流”而不是“取代”,促进其“多元化”,而不是全球文化“均一化”,这样才能够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未来的建筑文化必然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复杂性建筑语言? 纵观当今世界建筑舞台上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创作事件”,往往都与采取带有复杂性的设计思路和手段作为挑战建筑创新的策略相关,由此而给建筑创作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建筑语言的复杂化……走向复杂化的建筑语言,就是描绘建筑复杂性的建筑语言,我们不妨称之为“复杂性建筑语言.” 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如今的建筑创作领域也呈现出一种倾向:我们所运用的建筑语言常常会使人联想到西方一些先锋建筑师,如埃森曼、盖里、库哈斯、哈迪德等人的一些作品,虽然这也是信息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筑语言演进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这其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却是应当引起我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建筑界一直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即在满足现代功能的同时,如何继承并发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早在1931年,《中国建筑》杂志就在发刊词中明确提出“融合东西方建筑之特长,以发扬吾国建筑固有色彩”的主张。这种“融合”,在实践中大致形成两大类型:一种是  相似文献   

4.
《百年建筑》2006,(5):48-51
东西方建筑艺术如何结合,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业内探讨和实践的课题,在京津新城凯悦大酒店的设计中,设计师尝试着将西方古典形成的单体“嫁接”到中国园林建筑的布局形式中去,挖掘东西方建筑艺术中的共性,加以提炼,使二者能够融为一体,至于其各自“与生俱来”的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传统建筑共存了几千年,无论在建筑形态、建筑用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文章从东西方建筑所选材料的不同来对两类建筑的差异性进行探讨,阐明东西方传统建筑的发展变迁,为今后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融会古今与现代建筑材料相契合的时代建筑服务.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需要瞻前顾后的激越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有幸目睹沉寂多年的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浪潮的拍击中日益崛起和复兴:我们也有幸目睹苍劲瑰丽的中华建筑遗产在新时代风云的激荡下日益升值和增辉。这也是一个东、西方建筑遗产保护观念和价值体系交融整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西方提出的“原真、整体、再生”以及“可识别.可逆性”等理念及原则.正与化腐朽为神奇的东方智慧相互调适,相辅相成.这将使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事业获得全人类的文明进步意义为回应.助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将与同济大学连袂举办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为主题的专题国际会议,致力干将中国地域优秀建筑遗产以更好的方式展示给世界,这对中西文明交流窗  相似文献   

7.
首先简述东西方地理环境造成的文化根源差异,然后详细分析“天人合一”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探讨东西方历史文化根源,强调建筑美创造要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而制宜等。  相似文献   

8.
文本再构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处理,力求构建一个新的、有实际意义的、有完整情景的语言材料,并组织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巩固和运用所学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从为什么要“文本再构”,如何进行“文本再构”及“文本再构”对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6年1月1日这本书是汉宝德2012年讲授的十堂"中西建筑文化"课的文本呈现,主要内容架构在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起点的西方建筑,与以中国黄河流域文化为起点的东方建筑的对比之上,呈现了从远古到当代的东西方建筑及人文思潮,浓缩了中国建筑史、西方建筑史和现当代建筑风潮的精要。  相似文献   

10.
首先简述东西方地理环境造成的文化根源差异,然后详细分析“天人合一”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探讨东西方历史文化根源,强调建筑美创造要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而制宜等.  相似文献   

11.
蜉蝣剧场     
团队简介:ARCHIPLEIN作为新锐建筑小组,由方维一、冯烊、Francis Jacquier,Marlène Leroux合伙组建而成,致力于批判性学术研究,通过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积极展开在东亚与西欧的设计实践。以一种“游牧姿态”,通过研究“充塞”的各种城市现象,探讨当代城市与建筑的互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安德鲁善于将光做为一种建筑语言融于建筑,使建筑空间更神奇和多彩,更具有丰富想象力,其光语言是有控制的通透与遮挡的变幻动感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当前对传统建筑空间的研究多停留在非物质形态的描述和总结这一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建筑不应为传统、中国、现代和西方等枷锁所困,东西方建筑思想的融合不失为另一条突围的策略,试图探索融合东西方建筑思想的好的本土建筑。在湖南中烟物流基地总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探讨了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另一种可能,分析并阐述了东西方建筑理论在建筑环境、空间、风格、群形态等几个方面的相通点,希望对本土建筑设计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西方建筑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通过建筑材料、建筑空间、建筑布局的差异,表达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艺术特色。东西方建筑的不同,究其根本,二者的文化差异是造成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文章从东西方的宗教信仰、自然观等方面出发,探讨了东西方建筑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分析当代关注建筑的“形式实验”的建筑文化现象入手,从哲学层面上追问形式的内涵。通过比较中西方化精神对形式的不同理解,并在分析当代几种主要形式探索倾向的基础上,指出了只有正确认识形式的实质,并看到形式背后是建筑师对真的追求的事实,才能正确理解当代西方建筑思潮中以形式为主线的实践。最后指出东西方优秀文化的融合是吸收当代西方先进建筑思想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6.
建筑生态化设计教学新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注重生态与可持续建筑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与整理,从建筑形态与生态理念的内在逻辑和辩证关系层面,将生态建筑形态解析为“形体特征”等4种“概念形态”,并提炼出与其对应的“形体遮阳”等16种“生态语言”。在建筑生态化设计教学中,运用“生态语言”完善形态建构,从而建立建筑生态化设计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路珂 《建筑师》2006,(4):95-98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的经典著作《西方建筑的意义》,通过精悍的篇幅和宏大的理论框架来讲述一部西方建筑通史。他从“意义“、“符号”、“存在空间”、“表达性”等独特角度来审视西方建筑,在当时看来,是一种激进的新方式,在今天看来,仍然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建黄鹤楼”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念,一年以前终于出现在蛇山之巅。不能不使人感到的是,这一组建筑创作的主题偏离了今天的时代精神,却如一响红霞中的古阁钟声,凭吊着保守的复古建筑思潮。现代中国的建筑创作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西方的建筑思潮不管是“现代”还是“后现代”都在冲击着中国的建筑业。时代的创造精神在不断印入中国建筑师的心灵。今天的创作立足点所面临的是东西方建筑的全部源流如何继承借鉴,这已成为一代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建筑师们要使自己的创作心灵获得解放,不但要探讨过去,还要把目光注视着未来。  相似文献   

19.
西方当代建筑正在经历重要的转变,其中一个突出倾向是“回归建筑自身”。本文试图对这种转变的厉史背景、语言特征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发现西方当代建筑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杨鸿勋 《华中建筑》2005,23(1):10-13
作者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入手,阐述了中西方传统建筑的有、无机之分:有机建筑的直谛不仅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一体化这一理论。指出了包括建筑文件在内的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