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7):106-110
以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茶油微胶囊,对微胶囊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显示:茶油微胶囊表面形态良好,但经40、60℃,30 d贮藏后,茶油微胶囊均出现了干瘪现象,表明微胶囊不能经受长时间的高温贮藏;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微胶囊产品热溶解温度(Tm)为157.2℃,表明产品具有较好的贮藏稳定性及应用范围;TG测得茶油微胶囊280℃开始分解,表明加工温度不宜超过280℃;微胶囊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释放研究表明,微胶囊应该在低温、低湿度下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均质及杀菌条件下乳化液特性与微胶囊包埋率、表面油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LUMiSizer 611分散体分析仪探究不同条件下乳化液稳定性、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规律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并对最优条件下的微胶囊形貌和贮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均质压力40 MPa、均质温度65℃和杀菌条件为85℃/15 min时乳化液不稳定性指数和平均粒径最小,粒径分布离散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此时包埋率分别为95.38%、97.12%和94.23%;在上述最适工艺条件下核桃油微胶囊平均粒径为6.62μm,表面油质量分数为1.03%,微胶囊化包埋率为96.41%,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微胶囊表面和内部结构良好,具有良好的包埋效果。加速贮藏实验表明,与未包埋的核桃油相比,核桃油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在不同条件下经过35 d贮藏,其保留率下降幅度有所不同,将微胶囊于低温、避光、无氧或氧气含量很少条件下保存时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核桃油乳液和微胶囊产品的均质和杀菌工艺选择以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奇亚籽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及缓释性能,利用酪蛋白酸钠和D-乳糖-水合物包埋奇亚籽油形成微胶囊技术。通过测定奇亚籽油微胶囊在贮藏期间(65 d)的过氧化值,对其进行氧化动力学研究并进行产品货架期预测。结果发现,在常温贮藏条件下(25℃),奇亚籽油微胶囊的货架期为219 d,而奇亚籽油货架期为105 d;通过测定微胶囊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和pH)下的芯材保留率,并用Avrami’s公式进行拟合,明确了不同贮藏条件下的释放类型,表明高温、高湿环境下不利于芯材的保留,芯材释放的适宜条件为强酸或强碱环境;体外模拟消化道中的释放情况发现,奇亚籽油微胶囊在整个消化过程中游离脂肪酸释放率逐步增大,270 min时微胶囊的释放率达到81.73%,说明微胶囊在模拟消化道中具有缓释行为;同时发现微胶囊在肠液中的释放率占比更高,使得大部分奇亚籽油可以在肠道内释放,有效提高了奇亚籽油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茶油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成囊形态的观察,并结合微胶囊包埋率,确定制备条件;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包埋工艺条件,通过累计释放研究获得胶囊保存条件。结果表明:包埋率较高的条件下,微胶囊呈圆形,分散好;最佳条件为壁材浓度3%,芯材壁材质量比13,搅拌速度900 r/min,反应温度55℃,p H 4.6,搅拌时间15 min,该条件下的包埋率为88.49%;累积释放研究表明,微胶囊贮藏受湿度影响大,湿度越大,累计释放量越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雾干燥技术,研究制备条件对洋葱精油微胶囊化的影响,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对比喷雾干燥前后洋葱精油主要成分硫代亚磺酸酯含量的变化,并测定洋葱精油微胶囊的质量指标,对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分析;对微胶囊实施体外模拟试验,同时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精油的挥发率进行研究,分析微胶囊的释放效果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温度61 ℃、进风温度177 ℃、进料流量900 mL/h,该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2.06%,喷雾干燥之后洋葱精油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值与理论值相近;微胶囊的出粉率、含水率、密度、粒径及感官评分分别为22.34%、3.12%、0.79 g/cm3、15.3 μm和92,出粉率高,含水量低,品质较佳,在胃肠液中的控释效果较好,易于吸收且刺激性小,洋葱精油微胶囊的释放过程与Avrami’s方程拟合良好,随着温度的升高微胶囊释放速率常数上升,微胶囊应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和壳聚糖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维生素E(Vitamin E,VE)微胶囊,研究了VE/SPI质量比对VE包埋产率和包埋效率的影响,比较了戊二醛、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对VE复凝聚微胶囊释放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的VE复凝聚微胶囊在不同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VE与SPI的质量比为1:2时,微胶囊包埋效果最好,包埋产率和效率分别达到了91.48%和86.45%。戊二醛和谷氨酰氨转氨酶交联显著提高了微胶囊中VE的缓释能力,在无水乙醇中浸泡5 h后,VE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47%和42%。稳定性研究表明,与游离VE相比,微囊化显著提高了VE在不同温度、光照及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因此,利用SPI-壳聚糖复凝聚体系制备的VE微胶囊在食品工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鸭跖草黄酮类物质微胶囊化及其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超  李伟  范恩涛 《食品科技》2007,(7):135-137
目的:对鸭跖草黄酮类物质的微胶囊化及其微胶囊的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海藻酸钠、氯化钙和壳聚糖为壁材对黄酮类物质进行微胶囊化,同时在模拟胃液和普通室温条件下研究微胶囊的释放性和稳定性。结果:鸭跖草黄酮类物质的微胶囊化最佳条件为3%的海藻酸钠(海藻酸钠与黄酮质量比为5∶1)、2%的氯化钙、2%的壳聚糖制备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可达到60%,此微胶囊在室温条件下较稳定且在模拟胃液中释放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植物乳杆菌ZDY2013是一株能代谢复杂碳水化合物并维持胃肠道稳态的乳酸菌,为提高菌株到达肠道的存活率,制备了肠道靶向释放植物乳杆菌的微胶囊。以植物乳杆菌ZDY2013及低聚木糖为芯材,海藻酸钠及乳清蛋白为壁材制备微胶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微胶囊耐受极端环境的能力及在胃肠道释放的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考察肠溶性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海藻酸钠、乳清蛋白、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4.0%、2.0%,微胶囊包埋率为96.67%,存活率达到95.82%;微胶囊化后,植物乳杆菌在p H值1.50和0.45%胆盐条件下孵育5 h的存活率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58%和7.11%,且65℃条件下热水浴10 min后仍有67.63%的存活率;微胶囊在胃液中释放率只有0.90%,但在结肠液中释放率达81.90%,能靶向肠道释放;此外,该微胶囊在-20℃条件下贮藏60 d后,活菌数维持在1010 CFU/g以上。综上,肠溶性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环境耐受性及肠道靶向释放特点,为植物乳杆菌ZDY2013协同低聚木糖在特定环境中的功...  相似文献   

9.
以草鱼鱼油为芯材,壳聚糖(CTS)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壁材,采用超声辅助均质和喷雾干燥法制备鱼油微胶囊,对其包埋率、粒径、热稳定性、贮藏稳定性、鱼油和微胶囊贮藏前后功能性脂肪酸含量变化和降血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达到77%、平均粒径为15.8μm、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1℃,且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60℃下,微胶囊贮藏15d前后功能性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大;喂食鱼油和鱼油微胶囊组小鼠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喂食高脂模型组,说明鱼油微胶囊和鱼油能够显著降低血脂胆固醇。  相似文献   

10.
王月月  段续  任广跃  周四晴 《食品科学》2018,39(12):232-238
为得到包埋效果好、品质优良的洋葱精油微胶囊,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壁材种类、芯材-壁材用量比和固形物用量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貌、感官性状、包埋度、含水率、溶解度、堆积密度、贮藏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在复合壁材为阿拉伯胶+β-环糊精(质量比4∶3)、芯材-壁材用量比1∶4(mL/g)、固形物用量20%的条件下,洋葱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2.35%;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微胶囊表面连续,呈光滑的球形;且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粉末均匀不黏壁,能够有效掩盖洋葱精油的辛辣刺激性气味,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度、含水率、溶解度、堆积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1.32%、3.69%、97.56%、0.786?g/cm3、46.35?℃,表明微胶囊易于溶解,含水率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一般贮藏温度。因此,最佳制备条件下微胶囊产品品质较优,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及市场接受度。  相似文献   

11.
微藻油经微胶囊化后对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释放进行动力学研究。运用Avrami s 公式对其主要的功能活性成分DHA 在不同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条件下保留率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所得出的释放机理参数及释放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藻油微胶囊释放速率常数均较低,在60℃条件下贮藏12d 后,DHA 的保留率为66.69%,表明微胶囊藻油有较好的耐温性。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藻油微胶囊释放速率常数显著增大,DHA 保留率明显下降,90% 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12d 后,DHA 保留率仅有3.45%,证明藻油经过微胶囊化后也应该贮藏在低湿条件下。而微藻油微胶囊受光照强度影响不大,10000lx 光照强度下照射12d 后,DHA 的保留率仍有78.33%。随着温度、相对湿度及光照强度的升高,释放速率常数均上升,即低温、低湿、避光是藻油微胶囊化产品贮藏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海藻酸钠为壁材,基于内源乳化法制备微胶囊化的湿态花色苷,经优化喷雾干燥条件制备花色苷微胶囊,考察花色苷微胶囊粒径和形态及微胶囊化前后花色苷的光照、温度及胃肠消化稳定性。花色苷微胶囊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器温度120℃、进料速率12 r/min、真空压力0.03 MPa,包埋率为75.12%,平均粒径为558.2 nm。光照5 h,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保存率分别为63.7%、82.1%;避光5 h,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保存率分别为78.6%、91.4%;90℃条件下,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半衰期分别为2.54、6.39 h;2 h胃消化,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保存率分别为45.3%、83.7%;4 h肠消化,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保存率分别为0.9%、24.4%。研究结果表明内源乳化法结合喷雾干燥制备的花色苷微胶囊的光照、温度以及胃肠消化稳定性均高于花色苷。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藜蒿黄酮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及其释放性能,采用分子包埋法以藜蒿黄酮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制备藜蒿黄酮微胶囊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法优化微胶囊制备工艺;通过测定微胶囊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黄酮保留率,并引用Avrami's方程对各条件下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进行拟合,并对其释放速率常数与释放机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护蒜氨酸酶在胃的酸性环境中不失活,从而能够催化蒜氨酸水解为蒜素,采用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的蒜粉进行微胶囊化,在模拟肠液中研究了微胶囊化蒜粉的释放动力学。结果发现其可以通过胃的酸性环境而在肠道内释放,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微胶囊化蒜粉颗粒表面壁材结构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致密性,芯材很好地包埋于微胶囊中。比较了蒜粉和微胶囊化蒜粉的贮存稳定性,蒜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9℃,微胶囊化蒜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2℃,微胶囊化蒜粉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微胶囊化蒜粉贮存10个月后,硫代亚磺酸酯芯材保留率仍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红花籽油微胶囊芯材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β-环糊精和可溶性淀粉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红花籽油微胶囊,对红花籽油微胶囊在不同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释放性能进行研究,并引入Avrami's公式对微胶囊芯材红花籽油释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贮藏温度和湿度越高,芯材红花籽油释放速率越快,保留率越低。  相似文献   

16.
储藏条件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分离蛋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但在贮运过程中其功能特性可能会发生变化。本研究将包装后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分别在RH80%、30℃,RH65%、25℃,RH55%、4℃,冷冻条件(RH90%,-18℃)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储藏3个月,研究储藏环境、时间、包装条件对SPI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湿条件(RH=80%,30℃)会加速SPI变性,促使溶解性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氮气能够提高SPI的溶解性,但是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溶解性仍会下降;在相同储藏条件和包装材料下,充气包装内气体比例为60%N2∶40%CO2,有利于提高或保持SPI的溶解性;冷冻条件能够使SPI改性,提高SPI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辅助β-环糊精(β-CD)对维生素E进行包埋,而后再加入乳清浓缩蛋白(WPC)对其进行二次包埋来制备维生素E微胶囊.通过扫描电镜(SEM)发现微胶囊产品与物理混合物的微观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在微胶囊产品的差示热扫描(DSC)图谱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吸热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示,在微胶囊产品中没有发现维生素E的特征峰并且存在较强的氢键效应;微胶囊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与物理混合物以及β-环糊精的图谱大不相同,在多处变化明显;以上的实验结果证实了维生素E已经被β-环糊精和乳清浓缩蛋白包埋,并且维生素E与β-环糊精之间发生氢键作用形成包合物.  相似文献   

18.
以海藻酸钠为囊材,制备鱼油微丸,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鱼油和海藻酸钠混匀、乳化,滴入氯化钙冷凝液制成滴丸;用Agilent6890气相色谱仪,HP-5气相色谱柱,柱温230℃,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室温度280℃,测定微丸中EPA和DHA含量;测定其5、10d60℃、光照、相对湿度75%加速实验的稳定性;筛选微丸的抗氧化剂。结果:精密称取高、中、低三剂量鱼油微丸,用研磨超声法测定其中EPA、DHA含量,其测定方法精密度分别为3·06%,3·06%,2·86%;3·06%,3·61%,3·19%(n=5)。高、中、低3个剂量鱼油微丸中EPA、DHA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99·96%,101·7%;102·4%,100·9%,101·2%(n=3)。在60℃、光照、相对湿度75%中置5、10d后含量下降不大,仍然稳定;抗氧化性比较TBHQ>BHA>VE。结论:用海藻酸钠制备鱼油微丸简便、可行、稳定,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丽  张喻  谭亦成  林亲录 《食品科学》2014,35(22):97-103
为提高大米抗氧化肽的稳定性,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锐孔法对大米抗氧化肽进行微胶囊化。以包埋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芯材与壁材质量比、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包埋温度、CaCl2质量分数、蔗糖脂肪酸酯质量分数工艺条件进行分析和优化,并对所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存放实验和电镜扫描。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大米抗氧化肽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芯材与壁材质量比0.3∶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4%、包埋温度50 ℃、CaCl2质量分数1.8%、蔗糖脂肪酸酯质量分数0.26%,经验证,在上述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为81.24%,与模型预测值81.75%相比,相对误差仅为0.6%。存放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中抗氧化肽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微胶囊表面形态结构完整。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是保护抗氧化肽活性的一种较好方法,可为大米抗氧化肽微胶囊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胶囊化蒜粉的贮存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胶囊化蒜粉的贮存稳定性,并与蒜粉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微胶囊化蒜粉贮存10个月后,硫代亚磺酸酯心材保留率仍在95%以上。DSC测定蒜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9℃,微胶囊化蒜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2℃。采用SEM观察微胶囊化蒜粉内部与外部结构,发现微胶囊化蒜粉表面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致密性。因而微胶囊化蒜粉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