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彬 《中国科技博览》2013,(19):229-229
采用PETREL作为地质建模软件,建立油藏层面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得到油藏三维精细数据体。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的井位、射孔位置、水平段长度、水平井轨迹及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根据优化结果,在研究区域已实施水平井1口,产油量是周围直井同周期相同生产时间的5倍。研究成果在稠油老区二次开发的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理想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杜48块杜0组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反演技术识别薄层有利单砂体,并综合应用三维储层精细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开展油藏精细描述。新增动用储量311×10^4t。目前已成为薄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二次开发的典型区块,为薄层同类稠油油藏开发后期挖潜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杜48块杜0组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反演技术识别薄层有利单砂体,并综合应用三维储层精细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开展油藏精细描述。通过丰富低阻油藏成藏规律认识,结合现场试采,重新修正四性关系图版,新增动用储量449×10^4t。目前已成为薄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二次开发的典型区块,为薄层同类稠油油藏开发后期挖潜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薄互层稠油油藏在进入开发后期后,普遍存在着纵向动用不均的矛盾,这些矛盾在蒸汽驱、热水驱等实验中都存在,受油藏及井况限制,平面、纵向均有剩余油无法采出,制约了开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二次开发之前,我们首先要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精确认识油藏现阶段特点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创新部署井间挖潜水平井方式,提高水平井产能,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通过注汽管柱、注汽量、采油管柱的优化及汽窜的防治,保证了水平井投产效果。实践证明,薄互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以水平井井间加密方式进行二次开发从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曙光油田稠油老区目前采出程度高、蒸汽吞吐轮次高、地层压力低、低效井多,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结合稠油老区已进行的二次开发技术试验,通过对水平井开采、热水驱、蒸汽驱、火烧油层二次开发技术油藏适应性分析以及参数优化研究,科学合理地预测采收率状况,为下步二次开发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6.
锦17块西兴隆台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在油藏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在开发后期的潜力油层中进行挖潜。挖潜后单井产油量是老井的4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油藏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成功地提高了稠油薄层中的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薄互层状稠油油藏蒸汽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存在地层压力低、井网不完善、现开发方式下达不到标定采收率的问题,通过精细地质研究、优化井网部署、优选完井工艺等手段,利用水平井实施整体二次开发,取得较好效果。该研究对同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锦17块西兴隆台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的吞吐采油后期。针对油藏特点,在油藏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提高动用程度低.厚度3-5米得薄层储量。挖潜后单井产油量是老井的4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油藏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成功地提高了稠油薄层中的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曙光油田薄互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开发矛盾,开展剩余油分布特点及二次开发模式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油藏特点的二次开发模式,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通61断块储层和构造特征,综合运用断层附近老井测井资料精细断点对比,井震结合、断面图绘制以及老井井斜复查等多种方法对该块低序级断层及断棱精细刻画;初步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相互切割的分流河道进行劈分以及结合精细的储层模型和构造模型,将该区油藏分为7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油藏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开发方式,实现该块的高速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同类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上台阶是辽河油田稠油主要富集区域,稠油成因主要为后期次生稠化。稠油油藏受构造部位控制,集中分布在断裂发育、构造破碎、埋藏较浅的西斜坡上台阶。稠油油藏形成主要受地层分布、构造位置、有利沉积相带及盖层等条件控制,在本区形成多种类型油藏复合、叠加联片分布的复式稠油油藏聚集带。  相似文献   

12.
油藏开发地质学是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和油藏工程多学科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伴随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经历了自20世纪30-50年代以油藏概念模型和一维、二维研究为主的早期发展阶段;60-so年代以三维油藏静态模型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至今以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和四维模型为核心的成熟阶段。目前油藏开发地质学已成为油藏开发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之一,正向着定量化、小尺度、确定性建模、非常规油气藏发展,在剩余油预测、提高石油采收率、油田环境保护、油田灾害预测和防治方面将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王140断块是一埋藏浅、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的砂岩普通稠油油藏。断块于2003年9月实施冷采开发,2005年以后由于油稠、能量差以及井况问题等导致该块采油速度低、井网瘫痪、储量控制程度低。针对上述问题,2008年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生产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工艺攻关等手段,落实了断块运用分层水平井技术实施热采开发调整的潜力,提出了“转变开发方式,提高王140稠油油藏开发水平”的技术对策。这一对策实施后,断块开发效果明显好转,采油速度由0.05%提高到2.4%,新增产能3.1×10^4t。  相似文献   

14.
乐安西区草13块沙三段油藏属构造岩性普通稠油层状油藏,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草桥--纯化镇断鼻带东部,为南界被石村断层切割与遮挡的继承性反向屋脊构造,地层倾角3—4°,于1986年进行试油试采,2002年全面投入开发,到目前进入综合治理阶段,断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稠、天然能量较差,冷采开发能量持续下降影响产能;井况问题和部分井间无井控制,储量失控严重。本方案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充分论证了水平井开发、热采开发的可行性,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飞速发展,现已成为油藏精细描述的一种重要手段。地质建模最大限度的揭示了油藏的地质特征,描述了储层空间的结构特征和属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在过去几年里建模技术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研究并总结了一系列关于油层建模的方法,但在气区建模还未进行尝试,研究油气缓冲带的模拟更是首例。为了研究出一套适合油气缓冲区的建模方法,本文以南块注聚障为研究区块,利用petrel软件对研究区块进行三维地质建模,从中总结出油气缓冲带区地质建模的方法,为试验区方案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有利地质条件,并为我厂以后气区建模和油气缓冲带的研究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曙光油田稠油油藏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主力区块已进入蒸汽吞吐开采后期,后备资源接替不足成为制约油田发展的瓶颈。近几年,该油田加大了高采出油藏储量动用状况的研究力度,通过开发后期精细油藏研究,选定曙175块为目标油藏,对水平井技术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部署水平井2口,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针对高18块油层平面上直井注水水窜严重,纵向上储量动用程度低及动州不均的问题,2012年确定进行二次开发。在精细地质研究,重新构建地下认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的资料,最终对油藏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深化技术研究,加强二次开发潜力分析,优化二次开发部署研究与试验。  相似文献   

18.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稠油主要为次生成因,生物降解占居主导地位。稠油油藏受构造部位控制,集中分布在斜坡高部位。沉积中心的转移及烃源灶的分布、有利的输导体系和构造岩相带也是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天然的条件下形成的油藏中讯在这大量的石油资源,但是对于开采技术来说,因为油藏的类型及原油特性的不同,技术也有较大的差距。其中种,稠油也称重油,它是一种具有高粘度特性的重质原油。正是因为它在油层之中的粘性较大,流动性也较弱甚至有的不能流动,一般的开采技术很难对它进行经济的有效的开采。对于稠油的粘度大和一些油藏结构的不同,开采工艺也随之改变。当今,热采技术已经成为了稠油开采当中的关键手段,热采技术同样的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对于油藏开发的技术工程上面。稠油油藏的热采技术中包括了蒸汽吞吐及蒸汽驱等等重要开采的工艺。其中,蒸汽吞吐是我国最常运用的技术,它主要也是对裂缝性质的稠油油藏进行开采。最近几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对热采技术的完善创新,使得稠油开发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孤岛油田为大型整装稠油油藏,经过强化开采,孤岛油田稠油热采老区已进人中高含水、多轮次吞吐阶段,稠油产量由上升态势转换为下滑趋势。为减缓水侵影响,提高热采开发效果,运用精细地质管理和精细地面管理,延长热采井的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了较好的蒸汽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