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抗抗 《华中建筑》2002,20(1):7-7,10
作者以作家的敏锐眼光和思想感情深切关注着当代的中国建筑文化,并产生了疑惑。她强调建筑的灵魂,认为仅有遮风蔽雨功能或仅有自然光的房屋并非真正有了建筑的存在。作者推崇洪铁城的新著《建筑六论》,认为《六论》的精髓和实质只有两个字-宜人,即以人的利益为建筑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2.
从赖特的有机建筑论产生的根源出发,以道家哲学中的“水”为切人点,对其进行了深入的人文思考。分析了有机建筑论与水在哲学性质上的共性以及有机建筑论的缺陷,以跨学科的思路启迪了建筑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晓峰 《新建筑》1995,(4):20-22
以新传统论产生、成都过程为线索,简要论述现代建筑运动的新发展,以及当代世界建筑各种思潮的表现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城市设计作为重点研究城市形体环境的一门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学科,至今尚处在未成熟的发展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设计的概念理解也没有达成统一认识,主要观点有形体环境论、建筑论、规划论、管理论及全过程论等几种。1999年,英国的“城市复兴运动”把城市设计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其研究范围扩大到“城市或城市群”的区域层面。  相似文献   

5.
建筑哲学概论(例说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孟潮 《新建筑》1997,(2):18-22
列举了老子,万里,钱学森等的哲学思考,以及文学家,国内外建筑师的建筑哲学实例,论述对建筑哲学需求的普遍性,多层次性,继承性与批判性,并指出国内建筑哲学方面的差距,简化论哲学的不可取。  相似文献   

6.
探讨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祖刚 《建筑学报》2002,(11):22-25
本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内容提出了六论六化,包括:一、在建筑哲学思想方面,1.城建园林一体化、2.自然社会结合论、3.城市不同现代化、4.混沌空间和合论、5.综合效益节俭论;二、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法方面,1.空间创造生态论、2.城市网络定位论、3.空间环境文化论、4.空间形象意境化、5.院落组织自然化、6.技术构造艺术化、7.开放空间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排队情况,如上、下公交车出现的有形排队,如多人同时拨打一个电话号码因占线导致电话忙音出现的隐形排队。由于无论是有形排队还是隐形排队,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科技工作者关注各种各样的排队问题;研究排队现象的科学理论就是排队论。尝试将排队论用于建筑给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8.
和布正伟先生交往已有20年的历史了。从第一次接触起就感到他是个热情洋溢.有才华、善于思考的建筑师。随着多年来不断地了解.这种印象就变成了不争的事实。在建筑创作方面,从很小的“独一居”到几个大的机场航站楼等各具特点,在建筑理论上讲.从“结构构成论”、“自在生成论”.“建筑语言论”一直到这本“创作视界论”。他在实践与理论的双轨上行驶数十年,成就了一位名建筑师。  相似文献   

9.
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斌 《建筑学报》2008,(2):30-33
介绍了环境行为学的学科框架,说明了其跨学科的特点;整理了环境行为理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和相互渗透论;并以相互渗透论为基础,提出了人、环境和文化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从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方法以及建筑师作用的三方面,考察了环境行为学与建筑学的关系,并分析了在学科使命和研究现状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它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和学科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梁思成先生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前后史料的研读分析,论述梁思成先生借鉴外国经验,顺应国际新建筑发展潮流,反映本土思考,进而最早且最具系统性地提出建筑教育"体形环境论"的中国模式的历史贡献,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以此在世界范围内寻到了一个锚点,以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建筑学教学体系,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教育范式之一,并将继续指引着中国建筑教育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西方建筑》一书是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焕加先生在教学之余所作的13篇教学札记,内容包括近代建筑革命、建筑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与结构、当代西方建筑审美意识的变异、建筑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文章,全书对现代西方建筑发展演变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下面就(论现代西方建筑卜书中有关现代西方建筑发展演变理论的核心内容,作一简要的概述。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20世纪前半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代和30年代,西方建筑舞台上出现了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  相似文献   

12.
王铎 《建筑》1994,(8):37-38
我们之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讨论风景区的建筑,是因为“文化”的涵盖更为宽广,是全方位的系统构架。事物的产生往往是系统的发展和多方位辐射的交织汇集,认识它,变自在为自由,避免就形式论形式,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文化,广义的理解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是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作用部分。风景区的建筑文化,应包括其社会功能属性,工程物质技术,环境场所文化,建筑形态艺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时代,其风景区的建筑文化,显示着不同的文化光彩。东西方盖然不同。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建筑,除了山居、小…  相似文献   

13.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德霖 《建筑师》2009,(1):22-30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针对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相信将西式建筑中的构图要素替换为相应的中式要素,就可以将建筑转变为中式风格。本文探寻19世纪以来,在梁思成理论表述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的”西译中”建筑实践。作者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一个曾经同时被中国和西方建筑史视为边缘的领域及其对于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它在对一种看似混杂的建筑现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将厘清若干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线索。此外,它还试图引发人们对于“建筑可译性”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对应词汇的选择及其与社会文化和专业的语境的关系,翻译所导致的语义转变,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别所导致的“非互换性”。更进一步它还将质疑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主义史学中的”折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14.
分形几何与建筑形式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小松  吴越 《中外建筑》2003,(6):58-61,48
本文提出了“分形是超越传统的统一与变化原则的全新的建筑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的观点;说明了全息论与分形理论的共同特点范它们都研究物体的自相似关系;引用生物学、地质学、生态学、水文学、天体与地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自相似现象在自然界的普遍性;阐述了分形时传统形式美的三点超越,即局部和更大的局部、或者是局部和整体的对称.分形图形的丰富性和不规则性,对人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启发性;最后论文介绍了三个具有分形意义的著名建筑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本世纪末城市建筑在能源、环境、资源等各方面遭遇到的困境,分析了现行社会机制下建筑设计思维方向上的缺撼,阐述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合理性。认为绿色建筑并不是遥不可及,并提出了3R论点(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作为当前建筑设计中可行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与建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原 《新建筑》2004,(1):66-68
性别因素的影响存在于空间生产或建筑话语的任何层面。试图从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差异论和社会性别构成论两方面探讨其对建筑学的影响,并探讨了新的建筑学基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郦伟  唐孝祥 《南方建筑》2014,(1):99-104
从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和建筑学研究的视野,通过对何镜堂建筑论著的文本研究,指出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是在"实践—理论"的辩证互动中发展与成熟的;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形成与发展的哲学基础,和而不同的"和谐观"是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徐震  王磊 《华中建筑》2023,(3):32-36
牛顿纪念碑是法国建筑师艾蒂安·路易·布雷职业生涯晚期对古典形式的反思与对建筑新形式的一次概念性尝试,其设计也象征着布雷对建筑个性论理解的日臻成熟。该文从牛顿纪念碑的圆形剖面出发,梳理布雷在创作中对纯粹几何形体应用的先锋性,并分析牛顿纪念碑将圆与球体作为自然与理性的具象表现的手法。由此探讨牛顿纪念碑的形体象征性对18世纪之后法国建筑思潮流变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新陈代谢的观点阐述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通过将新陈代谢这一概念引入到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域,说明其发展是以社会文明发展为线索,并受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并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和社会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样式与风格。对我旧占代及世界的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理论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以社会文明为主线的新陈代谢观的论述,并结合建国后我国本土的建筑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新陈代射”观。  相似文献   

20.
倪锋 《南方建筑》2003,42(2):52-55
建筑评论是一个需要大多数人参与的活动,而广泛的参与需要有平等和真实的对话环境作保证。本通过对建筑和社会、公众、行业、过程等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建筑评论如何在交流中丰富建筑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