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常见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研究以及构件连接构造研究;对我国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3个发展阶段,分析了新一代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体系形式、构件设计、节点处理和现场施工这4个关键问题,并从安装方法、施工管理和可持续性表现等3个方面对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建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各地实施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类型少,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层数、抗震设防烈度等适用范围要求严格。保证较高的预制装配率,充分发挥预制、装配提供的技术优势,未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在构件、结构等方面可以获得很大发展。可以将预应力技术、高强和高性能材料技术、新型结构构件技术等有利于提高构件性能的技术用在预制构件上。可以将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人工塑性铰、加设支撑、关键部位性能提升技术、主次结构设计技术等有利于提高结构性能的技术应用在建筑结构上。发挥叠合构件部分现浇处理的优势,与建筑和设备专业配合,优化建筑性能和功能。通过预制和装配技术的优势,整合各项材料、构件和结构性能提高技术,扩大结构适用范围的同时,提升建筑工业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跟传统现浇结构截然不同的施工工艺及节点构造,并能方便地与预应力、新材料等技术有机结合,突破了现浇结构的一些局限,因而能带来良好的结构体系性能、乃至新颖的结构体系形式,符合我国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目前建筑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但现阶段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繁多,发展应用缓慢等突出...  相似文献   

5.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PC/PCF)是一种新型的剪力墙住宅建设方式,它是将传统施工技术的外立面装饰工程及部分非承重构件在制造厂制作后运到现场,作为外墙剪力墙的外模板进行施工。为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住宅建筑的建造质量和速度,万科房地产开发公司在上海进行了两期PC/PCF的住宅建设。  相似文献   

6.
柳建宏 《建筑》2014,(22):75-76
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厂房结构体系的特点、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8.
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施工,从搭脚手架、支模、扎筋、到混凝土浇筑,多数工作由手工劳动完成。现浇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存在着:噪声扰民,粉尘污染;模板周转材消耗大;施工人员多,手工劳动多,劳动强度大,且熟练程度要求较高;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混凝土外观及内在质量控制难:现场的建筑材料浪费严重等缺陷。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中.相较于传统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质量可靠、坚固耐用、安装便捷、适用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中.文章首先介绍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应用优势,然后详细阐述了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策略,希望能为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水平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设计规范及施工标准还没有统一,这样不利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因此,这里简要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与设计。  相似文献   

11.
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发展迅速,在国内外已被广泛推广使用。从提倡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的角度看,预制混凝土结构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和减排的优点。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对于我国北方严寒地区有着重大意义。提高工业化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是住宅建筑走向工业化的前提,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大大的提高,随之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提出在我国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意义,对装配式混凝土主要的几种结构体系进行了说明;总结了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7,(5)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建筑形式施工周期比较长,其安全性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所以,这就需要对于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创新。这样就使得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优化预制和装配两个过程,实现了建筑构建方式的创新,很好地保证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优点主要是缩短了施工的周期,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建筑结构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4.
预制和装配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的两大要素,其工艺在科技、经济发展中获得了质的飞跃,也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主要形式.本文对其中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以期指导实际工作,推动该建筑模式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BIM技术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分别对两种不同结构体系的构件建模进行研究,并提出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在我国正迎来新的发展高潮。首先介绍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国内外应用现状,主要包括规范体系和工程实例。然后针对不同框架结构体系和剪力墙结构体系,介绍其研究和应用现状。预制装配式结构的重点是节点的连接,介绍了不同节点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主要收集、对比日本、法国、美国、前南斯拉夫和新西兰5国的装配式结构体系的概述、特点、需要预制的构件、工法示意/工艺流程和预制构件连接方式5个方面进行对比,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信息.最后,通过综合对比,总结了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快速发展.其结构体系和相关技术日益成熟丰富.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剪力墙、框架两种主要结构体系的特点和应用结合设计、生产、施工进行优缺点比较.根据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和易建性、成本因素考量,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与相关技术发展中应予重视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并对6层和18层该结构体系房屋进行设计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该结构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符合建筑产业化的进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推动了建筑行业向绿化环保方向的技术进步,大力推广住宅产业化势在必行,各种工厂化生产住宅工程的新型结构体系顺应而生。作者通过对安徽省当前应用较多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的介绍以求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