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度工业化时代产生的住区规划设计模式造成居民交往日少,邻里关系冷漠等时弊,随着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人们对社会交往,健身的心理需求愈来愈强烈,文章论述了居住区中关于居民交往,健身空间环境的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2.
陈鸿 《四川建筑》2003,23(4):8-9
针对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交往空间的不合理设计,从空间构成形态和交往行为特征两方面分析传统住区街巷式交往空间,以期对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城市居民的邻里交往问题出发,指出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营造应适应居民交往活动的需要,并通过对江南城市传统居住区空间环境分析研究,探讨了现代居住区中和谐的交往空间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许松辉 《规划师》2003,19(11):58-61
当前我国居住环境空间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城市设计因而被引入居住区详细规划中,并逐步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改善居住区环境,沟通单体设计与规划设计等作用,具体可以应用于处理空间组合及体量、入口、道路、组团、中心绿地及广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王小丹 《门窗》2013,(12):230-231
居住区竖向设计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阐述了竖向规划与平面布置、空间环境、管线规划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在竖向设计中用地与建筑、地面排水、道路交通、土石方与防护工程、景观环境等关系的处理。还有充分合理地利用地下复合空间,节约土地,节省工程投资和改善人居环境,建造有鲜明特色的居住区景观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叶诗怡  卫红 《华中建筑》2022,40(4):69-73
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实际走访调研,发现当前国内住区针对儿童室外活动空间设计的关注度较低,经梳理归纳,提出了住区儿童友好型室外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该策略分别从活动区域的布局、道路与活动场地的关系、安全性规划设计原则、小品设施的选择以及室外活动空间的舒适性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将本次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居住区规划设计方...  相似文献   

7.
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聪龄  沈涛 《山西建筑》2007,33(6):11-13
从社区的自然环境、交往空间的创造、环境设施的配置、人文景观、居住区等方面阐述了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特点,指出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公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空间模式的识别有助于城市信息模型构建及空间类型化研究。研究通过开源数据处理及特征分析将哈尔滨市辖区985个居住区空间模式分类识别为开放及封闭型居住区,并通过抽样检验计算识别准确率;哈尔滨市辖区以封闭型居住区为主进行开发,封闭型及开放型居住区在建设状态和内部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边界空间作为居住区与城市相交接的过渡性空间,是居住区与城市交流的前沿地带.丰富的边界空间是居住区良好的对外展示窗口,也增强了街道的视觉效果,具有重要的城市意义.当前居住区大多以封闭的姿态面向城市,居住区边界空间呈现出僵硬冷漠的表情.论文从促进居住区与城市交流互动的角度展开对居住区边界空间的研究,以居住区与城市的衔接方式对边界空间的形式进行划分和比较,并提出了一些提出改善居住区边界空间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在分析城市居住区体育设施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总结出居住区体闲设施的设计原则及其设计策略,并探讨了适合居住社区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模式、功能多样及服务大众、整合其他设施及拓展空间、设施的全面及可达性等方面的策略。为对居住区体育设施规划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庆华 《山西建筑》2002,28(6):12-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相互间的交往,而现代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场所。人是交往的主体,而交往的场所是交往空间的载体,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空间利用和交往的效果,这也将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动态交通为主题.结合国外居住区中道路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居住区规划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寻求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模式.使居住区内部的路网结构在发挥其交通功能的同时.体现出人的活动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进而营造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黄旋 《福建建材》2022,(9):60-62+107
居住区绿化应从居民的视角全面考虑,为居民提供绿色交往的空间与机会。以长乐御景湾居住区景观项目为例,专项剖析了植物设计,对居住区入户、宅旁、儿童活动等区域的绿化配置进行了合理分解,通过植物特性简要分析、总结了居住区绿化植物空间的设计要点,分层、分区域解析了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4.
居住区道路铺装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敏 《山西建筑》2010,36(14):19-20
介绍了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分析居住区道路的特点及功能的基础上,结合道路铺装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居住区道路铺装的功能特性、设计要素,以期为居民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宁  关伟锋 《山西建筑》2010,36(1):37-39
着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居住区户外空间中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状况,以一个典型小区为例,调查了老年人活动和使用状况,以探索营造高品质老年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中活动场所的设计语言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住区开发用地日趋紧张并对居住区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以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是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论述了在居住区开发建设中要注意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出了居住区开发建设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遵循的若干基本原则和几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乌兰  闫虹 《住宅科技》1998,(12):22-24
l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总体设计中的每幢建筑不但应首先考虑与整个居住群体的统一协调,而且要创造具有多样化的空间环境。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包括住宅楼栋的平面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游戏场地以及树木、花卉、草坪等户外活动的场所,达到住宅群体内在功能和艺术上的丰富多彩,它是人们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居民优化生活条件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居住区空间环境规划的重要性迄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一些偏远郊区、矿区、山区。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先生产后生活,在开发建设部门有人甚至认为居住区设计不过是排排房…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波  王文华等 《地下空间》2002,22(4):350-355
随首经济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成21世纪居住区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本文研究了21世纪居住区建设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为实现21世纪居住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开发利用居住区的地下这间资源,同时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须在功能与布局上与居住区相协调,为此本文探讨了21世纪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布局,提出了与居住区结构、形态相协调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居住区入口作为小区与城市的连接空间和过渡空间,使人们产生对此居住区的第一印象,随着居住区质量的提升,居住区入口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仅为了满足早期的基本功能需求,而是逐渐多样化,逐步完善化。文章通过实例,探讨了国内居住区入口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户外交往空间是居住小区最为公众化的空间领域,它不仅是户外休闲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时在塑造小区整体形象方面也具有突出作用。针对当前居住区户外空间中存在的交往问题,总结居住区交往空间建设的手法,并以广地花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分析其交往空间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