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气道是通过鼻子,嘴巴或气管切开将导管插入气管而建立的一种气体通道,它是危重病人的呼吸的重要通道。通过人工气道的建立,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然而,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上呼吸道的正常过滤和防御功能,造成人体水分的严重流失,痰液不易排出,从而就很容易引起气道阻塞。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实施有效的吸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对吸痰的方法,气管内吸痰的管理和人工气道吸痰技术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探讨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应用早期运动护理干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康复水平更好;研究组的VA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好;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表明,早期运动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加速整体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朱正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3):769-773
目的探讨膳食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统一给予规范化脑出血术后护理,实验组根据患者原发病、具体生理调节,额外给予膳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便秘改善情况及疗效差异。结果 2组患者术后3 d排便次数显著降低,排便间隔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d和第10d,实验组排便次数显著大于对照组,排便间隔显著缩短,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便秘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护理可有效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促进排便,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饮食科学》2018,(18)
目的探究吸痰管加热处理在小儿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护理,观察组预先加热吸痰管再行吸痰操作,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吸痰操作无阻力、黏膜损伤、患儿哭闹的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吸痰护理中,预先加热吸痰管再进行吸痰,可降低阻力,从而降低风险,令家长满意,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点切除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肠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有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并对其试试延续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出院前接受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并接受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一年结肠息肉复发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1年后出现结肠息肉为2例,复发率2.6%;对照组患者1年后防护县结肠息肉为9例,复发率为12%;实验组患者未出现术后出血现象,对照组患者有4例,出血率为5.3%。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息肉患者接受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配合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患者复发率和术后出血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输液泵注射硝普钠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195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的对象。此次研究中,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在术后对1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输液泵注射硝普钠。对1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的观察记录,从而总结出输液泵注射硝普钠的治疗效果。结果:1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经过输液泵注射硝普钠及有效的护理后,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输液泵注射硝普钠时,要仔细的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及时的作出反应,并对注射剂量、注射速度以及患者的血压和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记录。及时的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解决,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有效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都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42%,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饮食科学》2018,(20)
目的:研究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接受胆囊切除术病人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术后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护理期间病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骨头在人体中主要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能够为人体提供保护,使人体具有运动功能。骨头具有生命力,也有弹性和韧性,是人体中最为坚硬的器官,一般在进行骨科手术之后,需要经历较长的恢复期,并且比较容易产生疼痛感,这就需要在护理时注意方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治疗效果及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01月-2017年07月时期)收治,以高血压脑出血为诊断并行微创引流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4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将两组术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结果:3个月复查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0.41%,对照组为76.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护理组的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引流术,配合循证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运动功能,效果理想,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使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长,甚至有患者不得不通过胃肠道手术来摆脱疾病带来的痛苦。一般来说,症状轻微的常规胃肠道疾病,在给予药物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可消除,恢复健康水平,而对于病情严重且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来说,临床医生则选择手术治疗以促进患者病情及早康复。胃肠道手术有常规开腹手术与微创手术之分,尽管近年来大多微创手术类型可消除患者病痛,达到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讨论分析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肛肠科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本院肛肠科门诊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将应用针对性预防和整体护理理念到整个护理过程,观察分析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及手术满意程度评价。结果:加强尿潴留护理之后,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降低,手术满意程度评价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加强尿潴留护理在肛肠科日常护理当中的重要性值得关注,理应推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11)
目的:探讨与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共80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期肠外营养支持联合后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和临床治疗情况,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营养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干预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心理干预在宫外孕病患术后护理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宫外孕手术的14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病患接受本院传统护理服务,研究组病患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服务,对比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通过自评量表分析对比两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的综合评分。结果:研究组病患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病患不良情绪综合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宫外孕病患术后护理方式中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病患疼痛症状,改善病患不良情绪,同时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冠心病在全球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严重增加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快速灌注患者已经闭塞的血管,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无法使患者已经患病的冠脉得到逆转。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仍然需要接受良好的居家自我管理,仍然需要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避免再次发生危险事件。根据研究可知,自我能够有效管理则需要掌握良好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医护人员则需要给予患者良好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自我效能、自我管理以及护理支持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55)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55)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的WPMAC评分(疼痛、僵直、功能困难/躯体功能、总分)、干预前后的SF-12v2评分(躯体功能、躯体功能对角色的影响、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心理健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WPMAC评分比较(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F-12v2各领域评分比较(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12v2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膀胱造瘘术是一种治疗膀胱癌或其他膀胱疾病的常见手术,这种手术的施行需要将患者的膀胱切除,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而在切除膀胱之后,医生还需要将患者的尿液从下腹部引流到体外,以达到通便的目的。如果患者接受了这种手术,那么患者的家属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为患者提供适当的照顾和支持,以帮助他们顺利地恢复。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膀胱造瘘术患者的家庭护理知识,以便为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高龄患者探究对其展开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数字表随机选择在我院展开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50例(于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25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另选25例为观察组,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占比达到96%(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0/25);并发症发生概率上,观察组共有8%(2/25),对照组有20%(5/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 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高龄患者展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34例,将其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干预前,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睡眠质量和心理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 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 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