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硅对Mn-B系空冷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对中低碳和中碳MnB系空冷贝氏体钢的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为14%~18%时,钢中的贝氏体组织是由残余奥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所组成的无碳化物贝氏体。冷却后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高硅中低碳钢和中碳钢的断裂韧度分别达到119MPa·m1/2和73MPa·m1/2,显著高于硅含量低的钢。  相似文献   

2.
铬和钼对奥氏体——贝氏体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本茂  王执福 《铸造》1996,(1):25-27
进行了在高碳(0.6~0.8%)、高硅(1.5~2.0%)普碳钢中加入适量铬(1.0~1.5%)和钼(0.5~0.8%),880~900℃奥民体化、280~330℃等温淬火,从而获得高强韧奥氏体-贝氏体钢的试验。结果表明,铬和钼对钢有明显强化作用。同时试验并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型分级淬火工艺生产高硅贝氏体球铁,将试样奥氏体化后,人常温介质中分级淬火,使球铁在230℃箱式电炉中等温转变成贝氏体组织,与传统的盐浴等温淬火贝氏体球铁进行比较。利用SEM、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级淬火工艺生产高硅贝氏体球铁时,在Si含量大于3.3wt%时,对贝氏体相变具有显著的诱发作用,从而使贝氏体球铁组织细化,力学性能提高(52—56HRC、αK达12—15J/cm^2),并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硅在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球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在新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球铁中的作用。结果在明:硅提高新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球铁的马氏休相变开始温度(Ms),在实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硅减少残余奥氏体(γ残)数量。但硅促进贝氏体转变,因而减少了复相中的马氏体数量。在2.5%~3.7wt%范围内,哇含量提高,新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球铁的冲击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硅对中低碳贝氏体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硅对Mn-Si-Cr-B系贝氏体铸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量在我风中为1.6 ̄2.4%时,脆性的渗碳体被韧性的残留奥氏体代替,得到无碳化物贝氏体,其组织特征为含过饱和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和分布在其中的薄膜状富碳残留奥氏体。在其硬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冲击韧度显著提高,由5 ̄6J/cm^2提高到8 ̄12J/cm^2(U型缺口)和由12 ̄13J/cm^2提高到20 ̄30J/cm  相似文献   

6.
硅和少量钼对Mn—B系贝氏体钢转变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不同硅含量和少量钼对中碳Mn-B贝氏体钢连续转变动力学的影响,发现随钢中硅含量的增加,C曲线的高温转变部分向左移动,并使转变温度升高,耐中温贝氏体转变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推迟了贝氏体转变,少量钼能有效地推迟珠光体转变,使获得贝氏体组织的冷速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7.
ULCB熔敷金属组织与碳、氧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少飞  钱百年  国旭明 《金属学报》2005,41(10):1082-1086
不同保护气氛下焊接得到的超低碳贝氏体(ULCB)熔敷金属的组织由贝氏体板条和少量针状铁素体组成,贝氏体主要在原始奥氏体晶界及先形成的贝氏体条侧面形核,形成相互交叉的分布形态.Ar+1.5%O2保护熔敷金属性能最好;Ar+4%CO2保护时由于焊缝增碳,组织中生成了碳化物,熔敷金属强度升高,韧性降低;Ar+4%O2保护时由于组织中生成大量氧化物夹杂,韧性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硅含量和少量钼对中碳Mn-B贝氏体钢连续转变动力学(CCT曲线)的影响,发现随钢中硅含量的增加,C曲线的高温转变部分向左移动,并使转变温度升高,而中温贝氏体转变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推迟了贝氏体转变,少量钼能有效地推迟珠光体转变,使获得贝氏体组织的冷速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9.
稀土/钛变质贝氏体铸钢的高应力冲压磨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硅贝氏体钢变质前后的高应力冲压磨损性能和失效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变质处理后贝氏体铸钢的磨损性能明显提高,其磨损量约是变质前的1/2。这是因为稀土/钛变质剂能有效地改善铸钢的晶粒和组织粗大,成分偏析造成的组织不均匀等问题,使铸钢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
回火温度对高硅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硅中碳和中低碳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增加可提高贝氏体钢的回火抗力,中碳和中低碳钢的屈强比在400℃回火后分别达到0.87和0.89。300℃回火使两种实验钢的韧度达到最大值,。450 ̄500℃回火出现韧度的最低值,即出现贝氏体冲击回火脆性。分析认为贝氏体回火脆性与残余奥氏体的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11.
贝氏体磨球具有高的整体硬度,Φ110mm的磨球表面硬度HRC,心部硬度HRC,金相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贝氏体,回火氏体,碳化物和少量残留奥氏体。无缺口冲击韧工aK=(500-800)kJ/m^2。贝氏体钢磨球磨耗为(50-70)g/t。水泥;破碎率为0-1.0%;失圆尺寸在球径技术标准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铸态奥氏体-贝氏体耐磨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硅、锰为主,研制了一类新型中碳低合金耐磨钢即铸态奥氏体-贝氏体耐磨钢.其特点是铸态下获得奥氏体、贝氏体为主的混合组织,具有高硬度(40~58HRC)、高韧性(αk≥15~45J/cm2)、优异的抗磨料磨损性能,铸态下使用不需重新热处理.奥氏体-贝氏体耐磨钢是传统奥氏体高锰钢的理想替代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室温油分级等温淬火时,硅和锰对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硅含量在3.3%~3.8%时,对贝氏体相变具有诱发作用,使贝氏体球铁组织细化,力学性能提高,锰使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硬度提高韧性降低,合理的硅锰量可提高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Gleeblel 5000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下含钡贝氏体球铁的基体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成份为3.69%,3.03%,Si,2.5%Mn,0.5V,0.02%S,0.03P的贝氏体球铁,当冷却速度小于0.025℃/s,基本组织主要为珠光体,当冷却速度为0.5-10℃/S,基体组织以贝氏体为主;当冷却速度达到20℃/s时,基体组织为全马氏体。  相似文献   

15.
新型准贝氏体钢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贝氏体钢是在贝氏体负合金化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硅而组成的。准贝氏体是含碳过饱和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和以不同形式分布的富碳奥氏体的复合组织。应用实践证明,准贝氏体钢具有高强、高韧、耐磨等特性,而且工艺性能良好,在许多工业部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准贝氏体是高强度超级钢的一种理想的基体组织。  相似文献   

16.
Cr12钢马氏体—贝氏体复相处理强韧化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化春 《金属热处理》1997,(5):11-12,18
研究了Cr12钢贝氏体含量与马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力学性能关系和工艺参数对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回火,马氏体-贝氏体复要组织中含15%-25%下贝氏体时,钢的强韧性及模具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纯度Fe-0.06%C-1.8%Mo和Fe-0.19%C-1.81%Mo合金恒温贝氏体转变。结果表明,550~580℃转变是完全的。两种合金分别在600℃和585℃左右保温时,转变中途会出现暂时停滞现象,而后恢复并加快转变。两合金TTT图均有一明显稳定区(称为河湾或T_b)。750℃保温形成铁素体和平行于奥氏体晶界的片状或杆状碳化物沉淀,700~600℃保温在较高碳量和用量形成少量节瘤状贝氏体,700℃保温转变后可观察到珠光体,T_b温度上下铁素体形貌明显不同,t_b以下形成的贝氏体铁素体为变异型,在晶内生成。  相似文献   

18.
对中碳和中高碳系贝氏体钢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进行了观察。研究钢的铸态和正火态均可得到以贝氏体或贝氏体/马氏体为主的组织。加入微量元素可使钢的组织显著细化。经低温回火或正火回火处理,铸态显微组织获得了改善,提高了冲击韧度。用研制的贝氏体钢制作产品工艺简单,性能良好,铸成的摆(板)锤粉碎矿石的使用寿命为高锰钢摆锤寿命的2.5倍,成本降低20%。  相似文献   

19.
组织遗传对粒状贝氏体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组织遗传对12Cr1MoV钢粒状贝氏体组织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Cr1MoV钢板条马氏体非平衡组织经加热获得条型粒状贝氏体,且贝氏体小岛排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有着遗传特征的粒状贝氏体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和较高的热强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表明贝氏体铝热焊剂铸态组织中,锰硅含量比为1.6和1.4时,合金元素在晶内发生偏聚,产生高硬度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并且在残余奥氏体组织中发现了微裂纹的存在;当锰硅含量比为1.2和1.0时,组织由贝氏体、少量铁素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比较均匀;而当锰硅含量比为0.8时,晶界上产生大量低硬度的铁素体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