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010年上半年,上海纺织制造行业出现了恢复性的经济增长趋势,主要是缘于区域性纺织品内销市场向好、国际市场局部地区需求有所改善、上海纺织行业运行质量出现恢复等诸因素的带动。2010年6月末上海纺织规模以上正常生产的企业有2000多户,比去年底增加恢复生产76户,6月末纺织行业从业人员人数30.0万人,同比下降5.1%。其中服装制造行业1099户,增加恢复生产企业39户,6月末从业人员人数18.6万人,同比下降5.4%。  相似文献   

2.
<正>人所共知,"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近代彩色印刷技术则都由西方引入,甚至日本也走在我国前列。早年的印刷工艺有"平"、"凹"、"凸"之别。如印版图文是"平"的,乃称"平版",最早是"石印",后改称"胶印"。如印版图文是"凸"的,乃称"凸印",其时报刊、书籍的文字都以铅质铸成字模排版,故称"铅印"。如印版图文是"凹"的,乃称"凹印",  相似文献   

3.
上海近代建筑彩画的题材特征是近代时期社会思想解放在建筑装饰领域的映照,同时也体现出上海近代建筑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特点。本文创新地将近代建筑彩画题材分为传承类与创新类两类,分型论述其产生的源流及其独有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彩画这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建筑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4.
丁乾琨  张竞琼 《丝绸》2020,57(3):84-89
基于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近代档案、上海市地方志及近代报刊等史料,结合统计学、产业经济学、数值分析的相关理论,还原近代上海西服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探究其集聚规律。结果表明:近代上海西服业既有集聚也有分散现象,西服店的分布面极广。集中路段都曾是外国租界区域,其中淮海中路上西服店最多,其次是南京路和四川路,零散分布的西服店也接近西服店总数的一半。上海开埠后租界设立带来的海派文化为西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和西装的平民化等因素共同促进了近代上海西服业的发展及空间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十一黄金周.商场里蜂拥而入的人群,一浪高过一浪的销售高潮,商家们都是眉开眼笑,热火朝天的黄金周还是结束了,进入十一月人潮渐渐平息,销售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十一月份全市十大商场服装零售总额为9018.42万元.比上月平均下跌9.79%我们来看看对比图表。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上海近代纺织图书进行检索整理,获得统计数据,包括图书的数量和种类、作者队伍和出版机构分布,结果表明:上海近代纺织图书有599种;在7种图书中,工业技术类图书最多,约占总数的1/3;个人作者的出版量最多,将近总数的70%;在出版机构中,书局出版的图书最多,将近总数的1/2.所得结果与近代上海在全国纺织工业的地位相匹...  相似文献   

7.
上海近代丝织业起步虽晚,却在短期内超过江南传统的丝绸产地,成为江南丝织业的重镇。通过对上海、江苏、杭州三地丝织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原料、生产工具和生产动力的对比分析,探讨上海为何能够超越苏杭,成为近代江南丝织业的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特征及其建筑立面的装饰,归纳了近代上海四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在其建筑立面的装饰上,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聂艳艳 《西部皮革》2023,(9):139-141
英语是各国之间文化、经济交流中重要而又十分活跃的工具。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服装业也越来越多地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中运用到了英语。因此对该行业来说,如何提高其英译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翻译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可使人们对服装行业发展理念、管理方法以及市场销售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从而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不断帮助人们正确理解服装英语语言特征、功能特性、文化内涵等信息,以适应现代国际商务交往所需的外语能力。基于此,应明确英语翻译在服装行业的特点,同时加强英语翻译在服装行业的有效应用。本文围绕英语翻译在服装行业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解读近代上海木家具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分析了近代上海木家具发展轨迹及各个阶段的特点,指出近代上海木家具经历了开埠后西式家具和中式家具的分道扬镳,而发展到了三四十年代又呈现出西式家具本土化和中式家具西洋化的妥协态势,表明中西合璧是二者共同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罗亦乐 《西部皮革》2023,(20):90-92+102
文章以20世纪初蓬勃发展起来的广州国货运动为背景,基于广州市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等单位的馆藏文献对当时的女性服饰消费观进行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消费文化与民族主义紧密相连,爱国主义从抽象的精神层面被牵引到具体的行为层面。而在这一场民族主义服饰消费观的构建过程中,广州政府机构、民间团体、企业商家等群体通过广告舆论、宣传活动、国货展览、实业发展、政策强制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女性的国货消费行为,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代上海流行的西方女鞋类别进行梳理,阐述了每种款式类别的造型特征与艺术特色。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上海女鞋在遵循西方流行的基础上,呈现出本土化改良的发展趋势,分为以中为主的材料改良、以西为主的鞋楦改良和中西合璧的帮样改良三种类别,针对这三类改良展开设计分析,得出近代上海西式女鞋本土化的发展路径。研究成果可补充中国近代女鞋发展史,为探求当代中国女鞋设计的本土化之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段君 《西部皮革》2024,(3):142-14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服装行业作为全球性的产业之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个多元化的环境中,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服装行业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加强与行业实际的紧密结合,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文章以服装行业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为中心,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服装行业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与出口国。纺织企业为参与市场竞争,需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企业确定自身在行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通过建立纺织服装行业综合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综合竞争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服装行业的物流通过引入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自身物流管理工作层面的服务体系建设,大幅提升了服装行业物流管理模式的网络信息化发展水平。通过构建服装行业物流管理工作的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显著提高了传统物流运输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并针对运行方式与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帮助服装行业领域的企业显著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与管理成本,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与水平,并且有效促进服装行业领域企业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针对我国服装行业的物流管理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总结,并对现行的服装行业物流发展模式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等限制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与化解路径,期望打破我国服装行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发展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衣》2009,(10):82-84
2007年10月,在中国时尚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的上海时装周,按照其每届开幕式都会选择一个最具潜力的时尚场所的原则,将当届时装周的开幕晚会,定在了位于洛川中路近沪太路的名仕街时尚创意产业园区。 自此,"名仕街"的名字开始被众多创意人士所频频提及,逐渐成为上海的新时尚地标。 一年多的时间,仅其"1150发布中心",就承接了40多场次的各类时尚活动,如Everlast服装展示发布会、鄂尔多斯ERDOS 2008发布会、NIKE sports wear春季新品发布会、法国纪梵希Givenchy新品发布会,以及新生代设计师郑彤、凌雅丽、许林等的个人设计作品发布会……  相似文献   

18.
现今,电商服装行业蓬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发展质量,需要加强对柔性供应链管理思路的认识和了解.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生产环节需要遵循零库存的原则,并且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发展的变化,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转变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柔性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电商服装行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沈雷  朱美云 《纺织导报》2016,(11):142-144
本文以郑州地区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总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媒体互动、整合营销、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和定制营销等4种自媒体营销策略推动郑州纺织服装行业快速发展,以期为未来我国中部地区纺织服装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赵燕 《纺织报告》2022,(6):16-18
随着智能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新科技手段不断升级完善,服装行业因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挑战。目前,大多数服装企业依然沿用比较传统的服装设计方式,主要特征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导致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差,面临淘汰的危机,而CLO 3D虚拟技术可助力服装行业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主要基于服装行业数字化背景,探讨CLO 3D虚拟技术解决的问题、应用领域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