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安全》2016,(2)
为了将新实施的、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反映到实际的核设施环境影响文件审评工作中,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讨论。首先,引入生态文明的目标、内涵和原理将进一步丰富环境影响评价的理念,探索性开展政策环境影响分析或评价。其次,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积极促进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再次,严格执行环评制度,持续提升核设施建设项目环评质量。具体包括:持续开展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细化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内容,如重视环境辐射影响评价和温排水等影响评价、加强非辐射的环境影响因子评价等:高度重视核设施新厂址的选址环评;进一步加强环评的选择和导向功能;加强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机的核设施环境评价软件包—NGAS,NLIQ,NACC,NRE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基于微机的核设施环境评价软件包的主要内容、设计原则和特点。该软件包包括:核设施气态流出物常规和事故释放环境评价程序、核设施液态流出物常规和事故释放环境评价程序以及核设施环境数据库。核设施气态流出物常规和事故释放环境评价程序,用于大气弥散计算和公众剂量算,给出了核设施周围放射性核的空气浓度、地面沉积浓度和动物物产品中的浓度,并进而估算核设施周围的集体剂量和最大个人剂量。  相似文献   

3.
核设施退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利于消除其潜在放射性危害,保护环境,保护公众健康,退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是其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本文根据核设施退役的特点,结合核设施退役规划环境保护目标,对核设施退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结合某一具体核设施退役规划进行评价,为核设施退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我国核设施退役治理标准化现状,总结了我国核设施退役治理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核设施退役治理标准规划和体系、核设施退役治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以及标准的实施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核环境信息系统主要通过研究与核环境相关的各类数据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数据结构,以适应核设施周围环境的地理、经济、人文、地质、放射性背景和监测数据的储存与管理,并建立数据库,开发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统计查询、综合分析、自动报警等功能的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应用系统,以便在对核设施辐射环境管理、防护、监测、分析预测,决策支持方面能够直观快速地反馈管理人员所关心的结果(污染程度、污染范围、污染区经济地理人文信息等),并能够对关心区域安全性指标作出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为上级决策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6.
核设施退役的环境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设施退役的环境安全是退役的最终目标,是制约整个退役活动的关键,已成为世界各国公众关注的问题。我国在核设施退役活动中,在方案设计中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措施,且退役活动严格遵照预定的安全措施实施,因而退役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完全控制在预定值以下,对公众及其后代是安全的。也提到了可能对环境安全造成影响的核设施退役活动。本文对我国已实施的几项核设施退役活动对环境安全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是为了引起有关人士的共鸣,达到深入讨论,逐步统一认识,推进我国核设施退役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国内开展核空气净化系统性能评价的行业标准是在参考美国、法国两种体系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工程实践经验起草的;实际应用中,一般情况下只是采用单一体系内的试验方法开展性能评价试验;本工作结合应用实践提出,将两种标准体系的试验方法灵活地进行融合应用或互相补充,可更好地适应核设施核空气净化系统的特征,对核设施管理的要求和对人员防护的需要等都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潘自强 《辐射防护》1998,18(3):167-174
本文讨论了核和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从综合环境评价观点看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值得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切实贯彻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辐射防护最优化和集体剂量,以及估算评价的不确定度,执行核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制度促进了核和辐射设施的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同时还有必要加强行业,地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评价工作,为此,有必要发展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学。  相似文献   

9.
核设施实物保护系统作为保护核设施免遭恐怖主义袭击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对于确保核设施安全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核设施实物保护系统的设计过于依赖法规标准,缺少针对不同威胁的区别化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的有效性分析验证缺少数据支撑,影响了实物保护系统功能的发挥.为了探究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核设施实物保护系统有效性的方法,本文从影响核...  相似文献   

10.
夏益华 《辐射防护》2005,25(5):257-262
随着核设施退役、环境恢复、核技术应用等活动的日益增多,我们必须面临的“纳入”和“移出”辐射防护体系的审管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在简单论述相关概念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分析和指出了对管理边界问题审管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能源局标准NB/T20039.15—2012《核空气和气体处理规范 通风、空调与空气净化 第15部分:吸附介质》规定了用于核设施空气和气体净化系统中吸附介质的性能、设计、验收试验和质量保证等内容的最低要求,是保证核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文件。本文对该行业标准与国外标准各版本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也对相关于此类吸附介质的导则或标准的立场进行了综合说明,便于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核设施对于该类吸附介质的相关要求及其背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微机的核设施环境评价软件包(NGLAR)的主要内容、设计原则和特点。该软件包包括:核设施气态流出物常规和事故释放环境评价程序(NGAS和NACC)、核设施液态流出物常规和事故释放环境评价程序(NLIQ)以及核设施环境数据库(NRED)。核设施气态流出物常规和事故释放环境评价程序,用于大气弥散计算和公众剂量估算,给出核设施周围放射性核素的空气浓度、地面沉积浓度和动植物产品中的浓度,并进而估算核  相似文献   

13.
《辐射防护通讯》2013,(3):42-43
核污染环境整治(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from radioactive or nuclear contaminant)是指受到了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核设施(包括核试验)在核活动结束后,对场区和环境实施的放射性污染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对国内外核设施流出物与环境放射性监测方法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此调研了大量有关的国内外标准(国外标准主要为ASTM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1)国内标准与对应的ASTM标准(对应的ASTM标准存在时)的技术内容;2)该类标准体系的结构特点。通过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总体来说ASTM标准在技术上要先进一些,其结构特点是数目较少但每个标准可测同一元素的多个核素并偏重仪器测量,这也是国内标准的发展方向。国内标准的结构特点是数目较多但每个标准只用于一种核素并且偏重于放射化学分析,这对目前我国的国情还有相当大的适应性。2)ASTM标准主要用于流出物的分析(每个标准都对其他浓度的使用作了说明);我国标准则偏重于环境样品的分析。考虑到既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相适应.又要与国际标准适当的接合,建议:调整标准体系,增加指导性标准,适当增加某些标准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我国核设施配套的低放废水处理设施退役阶段环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论述,针对该类设施退役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及其评价标准,通过工程分析和可能的环境影响后果预测,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同类工程退役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核设施配套的低放废水处理设施退役阶段环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论述,针对该类设施退役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及其评价标准,通过工程分析和可能的环境影响后果预测,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同类工程退役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彭海成 《辐射防护》2022,42(4):368-373
对核设施安全监管分类阈值制订背景和所依据技术文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所参考的美国能源部相关标准升版中主要考虑因素,及其对我国核设施分类阈值修订的适用性,并提出相关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8.
袁之伦  赵善桂 《核安全》2010,(3):42-45,58
核设施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体系是核设施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核电建设的不断发展,监测技术和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低水平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并调研美国和欧盟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给出我国解决监测中探测限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森  陈辞  刁非  陈超 《中国核电》2023,(6):780-785
国内核设施在建设、运行等生命周期中收集记录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但目前对核设施的安全隐患尚无规范适用的分类准则,无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合适的分类和精准识别,以甄别出安全薄弱环节及整改措施重心、提升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针对核设施具有产业链长、类型多等特点,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核行业及核安全监管领域以及其他大型行业有关安全隐患的分类方法和经验做法,结合核设施的特点及国内监管实践,形成适用于我国核设施安全隐患管理的分类方法建议。在此基础上,最终提出按安全隐患的直接产生原因作为分级准则,包括人、设备、环境、管理4大类要素及19项细分小类的分类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中大部分的钚来自于核武器爆炸试验、核设施事故和后处理活动,其同位素组成与其来源密切相关。准确测量环境样品中钚的同位素比值及其含量水平,是评估环境中钚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了解核设施的活动历史、为核保障提供依据的重要工作。由于环境样品中铀钚比约为10^6-7:1,对于痕量钚的分析,铀对钚同位素测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