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整体流型的粉体料仓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各种料仓流型,分析了影响料仓流型的因素,并应用到整体流料仓设计,在料斗形式、曲线、材料的选择以及改流体的设置上,作了详细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粉体物料和料斗材料对料仓流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现有的实验数据 ,分析了粉体物料和料斗材料对料仓流型的影响。认为料仓设计的首选流型为整体流 ,形成整体流的料斗材料依次为不锈钢、铝合金、普通碳钢 ;料斗半顶角由实际物料和料斗材料确定。指出在一定半顶角下设计的“标准”整体流料仓 ,只适用于很小一部分粉体物料。  相似文献   

3.
粉体料仓的设计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介绍了料仓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流型选择、流型设计以及卸料口尺寸的确定方法等, 最后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粘着性粉粒料轻质碳酸钙在料仓中的流动性能,并通过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证实了作者设计的楔形料仓具有结构简单,流动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搭建的有机玻璃料仓下料平台上,分别以自由流动粉体玻璃微珠和黏附性粉体煤粉和聚氯乙烯为实验介质,针对无改流体(No-In)、封闭改流体(Con-In)和开放改流体(Ucon-In)三种情况所形成的不同流道结构,开展了粉体料仓下料及其流率建模研究,定量分析了改流体对粉体下料流率的促进作用,对比给出了玻璃微珠、煤粉和聚氯乙烯在不同流道结构料仓内的下料特性。研究表明,改流体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料仓下料流率,Con-In促进流动效果最明显,对于流动性弱的煤粉,下料流率提升幅度达到最大的58%。基于剪切摩擦区的概念,提出流率校正因子F对最小能量理论方程进行了修正,将理想的料仓下料模型拓展至实际下料过程。进一步,对于Con-In,根据流道结构特征结合对粉体的受力分析,修正了模型中的锥角项;对于Ucon-In,基于粉体下料流动竞争机制,提出分阶段下料模式并关联了内层和夹层的下料流率,最终建立了复杂流道结构料仓的下料流率预测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粉体物性、下料流型和流道结构的影响,可有效预测自由流动粉体和黏附性粉体流经传统料仓(No-In)和改流体料仓(包括Con-In和Ucon-In)的粉体下料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料仓中物料的流型、阻流原因、提出设计中的考虑因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500 m~3聚丙烯缓冲料仓设计实例,分析粉体内部的动态应力和粉体在料仓内的流动状况,探讨料仓结构对粉体流动性能的影响,从而完善料仓的结构形式,保证物料顺畅流出。  相似文献   

8.
9.
粉体料仓下料不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诚 《化工设备与管道》2002,39(3):24-25,39
本文从主观设计和客观生产因素两方面全方位分析了卸料口堵塞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止料仓卸料口堵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于流体有层流和湍流两种截然不同的流动型态,它们的性质差别很大.研究它们需用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判别流型是解决一切关于流体问题的前提。本文从著名的雷诺实验入手,说明为什么应采用雷诺数这个无量纲数作为判据较为合适,并分析了不能用临界流速作为判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倾斜管内两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洪升  张雪  徐学考  史雨夕 《当代化工》2015,(4):709-710,714
为了进一步了解倾斜向上管倾角对管内空气和水二相流流型转变的影响。本实验在两相流实验室进行,记录和总结实验数据,进而获得流型图。分析了空气-水形成两相流通过管长8 m,有机玻璃直径20 mm,分别将管倾斜5°,15°和25°,所得的数据采集。通过在相同管径条件下的倾斜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流型出现的区域对比,得到管的倾斜角度对流型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DEM and experimental method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flow pattern of the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process for two-dimensional plane silos. Two kinds of inserts (conical insert and BINSERT®) are used in the silo to change the flow fields of the silo. The placement of inserts improves the flow behaviors of funnel flow type to mass flow type during discharging. The wall normal stress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change of the flow type. The effects of using differently shaped inserts on the flow pattern and wall stress a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controlling parameters include the silo half-angle, the orifice width, the shape of the insert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granular materials.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4.
以角式调节阀为研究对象,应用CFD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流量特性曲线、流道内的速度场及压力场分布。通过不同流向时的流动特性对比分析,说明流闭型可相对提高流量系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和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别提出了一种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的新方法。建立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流型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Tikhonov正则化原理并结合SIRT(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算法进行图像重建。Tikhonov正则化原理用于克服图像重建过程中的不适定问题,SIRT算法用于提高最终重建图像的质量。根据流型的随机和模糊特性,提出了一种根据管截面重建图像进行流型辨识的模糊流型判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流型辨识新方法是有效的。对于层状流、核心流、环状流、均相流等流型,流型辨识的准确率高于95%,辨识一个流型所用的时间小于0.3秒。对于塞状流,流型辨识的准确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16.
丁馨  赵刚 《辽宁化工》2010,39(11):1158-1161
多相流是一种复杂的流动现象,而对其的计量又必不可少。根据计量时分离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分离式,部分分离式和不分离式,以及新兴的取样分离式。介绍了各种多相流计量的原理及计量方式,并比较了各项计量的利弊,最后提出了现存计量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运用声发射检测技术,对Unipol气相流化床中声发射信号沿床高的规律性变化进行考察,对声信号进行复杂性分析,提取信号的涨落复杂性及Lempel-Ziv复杂性作为特征参数,成功获得了工业流化床中的颗粒流动模式。对声发射信号进行能量分析和复杂性分析均发现,Unipol工业气相流化床中的流型是带有滞留区的双循环流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复杂性分析和声发射检测的流化床中流型的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12电极阵列电容传感器提供的电容测量信息,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获得了与流型相关的电容关联式.基于最小方差预测准则,提出水平管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流型辨识方法仅通过管截面电容分布就有效地辨识了两相流流型,且具有简单、快速、不干扰流场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