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合发酵与纯种发酵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中西方文化底蕴不同,形成混合发酵与纯种发酵两种不同发酵工艺路线的历程。混合发酵具有多菌共生,酶系互补,省工节能、简化工艺设备,克服中间生成物浓度过大的特点。宜于生产成分复杂,风味要求高的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纯种发酵基质、菌株单一,污染少,宜于生产成分单一,纯度要求高的酒精、味精等产品。举例说明工艺路线用错了的不良后果和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种类繁多,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功能而深受欢迎,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传统行业的革新,本文主要介绍现代发酵方式的食品与传统发酵方式的食品发酵工艺与发酵形式的不同,以及对两种发酵形式的微生物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生姜为原料,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为实验菌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纯种乳酸菌混合接种发酵生姜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发酵时间、剁辣椒添加量和食盐添加量为自变量,以亚硝酸盐含量、姜辣素含量和感官评价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纯种乳酸菌发酵生姜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为7.5 d,剁辣椒添加量10.50%,食盐添加量4%,此时纯种发酵风味生姜的亚硝酸盐含量、姜辣素含量和感官评价分别为0.048 mg/kg、0.526%和8.3分,与预测值0.040 mg/kg、0.538%和8.5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优化条件参数可靠。   相似文献   

4.
中外传统发酵食品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食品原料发酵可以提高食品的保藏性,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丰富食品的花色品种。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曾影响着日本、朝鲜等国家。东方传统发酵食品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与西方国家相比,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使得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形式、风味和食用特点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发酵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微生物或酶 用于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有酵母菌、霉菌、细菌多种(如表1)。中国等东方国家多使用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而西方国家多采用细菌、酵母菌中的一种或几种。以酒类为例,中国等东方国家多使用“曲”进行糖化发酵,…  相似文献   

5.
傅金泉 《中国酿造》1993,(3):21-21,23
毛豆腐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它是白豆腐干经自然发酵而成。因为它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故为人们所喜爱。 据载,毛豆腐的历史可追溯到300年前。据传,在清朝康熙八年,有一位北京应试的落第举子王致和为谋生而发明的。因毛豆腐味鲜闻臭,故名曰:“臭豆腐”。  相似文献   

6.
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品种众多,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其风味受原辅料、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环境、操作等方面影响很大,稍有不当就会产生不良风味,传统发酵食品不良风味调控是传统发酵食品加工的关键。该文通过剖析传统发酵食品的等主要不良风味物质及其来源,对传统发酵食品的不良风味的感官评价、不良风味物质基础、生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传统发酵食品生产加工过程风味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酱香风味传统发酵食品的风味物质构成复杂,涉及微生物种类及其代谢途径繁多,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演替对其特征风味的形成及质量安全影响显著,阐释微生物与风味物质形成的相关性,有利于明晰酱香风味发酵食品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综述几种典型酱香风味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演替规律,以及对酱香特征风味形成的影响,为酱香风味传统发酵食品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发酵调味品的主要功能是调味.先民用综合思维方式,把握矛盾的总体,追求产品风味改善,创造出菌发酵工艺,产品风味优良.在近代工艺改革中,人们偏重分析,混淆了矛盾的总体,应用新工艺追求产品产量的提高,降低了产品固有的品质,说明思维方式对传统发酵调味品生产工艺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多样微生物形成了发酵食品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赋予发酵食品特殊的活性,和发酵食品品质和风味紧密相关,但微生物代谢时也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因此,关于传统发酵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当前发酵食品的研究热点,采用科学有效的微生物分离技术,能将有害物质分离出来,使发酵食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降低发酵食品中的含盐量,开发研究低盐发酵食品已成为国内外发酵食品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低盐发酵豆制品、低盐发酵蔬菜制品、低盐奶酪及低盐发酵肉制品等传统发酵食品方面的开发研究进展。目前针对低盐发酵食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菌种混合低盐发酵技术;利用钾盐(KCl)、乙醇、姜等与食盐协同作用降低发酵食品中的食盐用量;低盐发酵食品贮藏性能;延长货架期;新技术及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以雪莲果和西番莲果为原料,研究了双酵母组合、酵母接种量、亚硫酸氢钠用量、pH值、初始加糖量对雪莲果-西番莲复合果酒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梨酵母-活性干酵母组合较理想;影响雪莲果西番莲复合果酒发酵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为酵母接种量、亚硫酸氢钠用量、pH值、初始加糖量,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接种量15×104个/mL、亚硫酸氢钠用量为0.006%、pH值为4.0、初始加糖量25%.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株分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与酵母协同完成酒精发酵,再接种醋酸菌发酵制作鲜枣发酵醋,减少了枣醋的尖酸感,增加了柔和度,改善了枣醋的风味口感,提高了枣醋的品质。研究得出多菌混合最佳酒精发酵工艺:酵母接种量为2.0%,乳酸菌最佳接种量为2.0%,发酵pH为4.5,发酵温度为28 ℃,初糖为15%,产酒精度为8.4%vol;产乳酸2.13 g/L。最佳醋酸发酵工艺:接种量为12%,发酵温度为34 ℃,搅拌转速 200 r/min,总酸含量达到5.7 g/100 mL。  相似文献   

14.
传统发酵食品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当前主要的豆制品、米制品、蔬菜制品等传统发酵食品在其生产工艺、微生物分布、营养生理功能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发酵食品的工业用菌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常用的评估菌种的安全性方法、有益菌的安全性原则等方面对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将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葡萄球菌接种到川味香肠中,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低酸度川味香肠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期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12h,葡萄糖添加量0.10%,发酵相对湿度75%;成熟期最佳工艺条件为:成熟温度13℃,成熟时间4d,成熟相对湿度60%。最终得到低酸度的川味香肠p H5.50,感官评分为92分,产品酸味适中,麻辣爽口,具有传统四川香肠的特有风味。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0):241-247
魏斯氏菌是一类存在于酱油、泡菜、豆豉、香肠等多种发酵食品的乳酸菌。它是参与食品发酵的重要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在食品发酵过程中,魏斯氏菌对食品中有机酸、酯类及短链脂肪酸等风味物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魏斯氏菌属的有些菌株具有合成细菌素、低聚糖、胞外多糖和纤维素等特性,具有潜在的益生菌特性。该文主要对魏斯氏菌的分离鉴定、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菌株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特性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从东三省各地采集家庭自制豆酱254份,通过分离培养,获得纯培养真菌菌株389株。采用脱脂牛奶平板初筛获得具有蛋白酶活性的菌株31株,其中曲霉属真菌12株、青霉5株、毛霉4株、镰孢菌3株、帚霉1株、芽枝孢3株、犁头霉1株、红曲2株。通过发酵复筛提取其粗酶液,用福林酚法测定粗酶液的蛋白酶活性,筛选出了两株具有较高蛋白酶活性的米曲霉。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7):111-116
以从酸粥中分离的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 h8-c作为发酵菌株,进行了酸粥的发酵工艺研究。使用不同的接种量和原料处理方式对糜米进行发酵,并以乳酸、自由氨基酸含量和感官评价作为酸粥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以1%接菌量生米发酵48 h,酸粥风味最佳,酸度适口、自由氨基酸含量较高,达到177. 23μg/m L。以相同工艺使用不同谷物为原料进行发酵,不同谷物的酸粥自由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区别,依次为小米>大米>糜米。与混合菌株发酵产品相比,以戊糖乳杆菌h8-c作为初始菌株发酵的酸粥,乳酸含量无明显差别,自由氨基酸含量是混菌发酵的2倍,且单一乳酸菌发酵的酸粥口味更加纯正,没有异味。该研究确定了酸粥发酵的基本工艺,相关数据为酸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脂肪酶属于羧基酯水解酶类,能将甘油三酯逐步地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该研究从东北三省传统的家庭自制豆酱上获得纯培养真菌389株,通过三丁酸甘油酯平板法初筛获得具有脂肪酶活性的菌株41株,其中青霉属的真菌27株、曲霉5株、毛霉3株、犁头霉2株、酵母菌1株、镰孢菌2株、帚霉菌1株。结果表明,青霉属的真菌无论从数量还是酶活都高于其他属的真菌,其中橘灰青霉(Penicillium aurantiogriseum)数量最多。在分离到的菌株中,毛霉属的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酶活最高,是具有生物催化潜力的功能菌株。  相似文献   

20.
将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葡萄球菌接种到川味香肠中,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低酸度川味香肠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期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12h,葡萄糖添加量0.10%,发酵相对湿度75%;成熟期最佳工艺条件为:成熟温度13℃,成熟时间4d,成熟相对湿度60%。最终得到低酸度的川味香肠p H5.50,感官评分为92分,产品酸味适中,麻辣爽口,具有传统四川香肠的特有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