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入手,分析由于浪费、水价偏低、不合理分配以及严重水污染等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几种制约因素,并提出若干解决方法与措施,建议走市场化、法制化和科技化的道路,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山西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22~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公室联合主办了“山西水资源管理及灌溉现代化国际论坛”。山西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0m^3,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山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供水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山西还存在水资源调控配置能力低、水源建设严重滞后和水源结构不合理、地下水超采严重等现象,水的社会管理矛盾十分突出。论坛以山西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精心谋划山西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治本之策。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作了“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山西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科学论述了建设节水型社会对山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刊摘要刊发胡四一副部长的专题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田顺林  刘颖 《河北水利》2004,(3):21-21,23
廊坊市属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的先天不足和需水量的剧增使廊坊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已成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一现实,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承载力,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是一严峻的课题。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树立节水为本、节水为先的理  相似文献   

4.
1节水型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1水资源问题 (1)哈尔滨市区多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91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0。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水紧缺指标”分类,哈尔滨市区属严重缺水地区。按照人口预测,2010年哈尔滨市区人口将达到392.2万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60m^3。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包头市水资源利用的严峻形势,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节水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把节水放在突出的位置,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可利用水资源总量逐年下降 多年来,山东省德州市的缺水问题一直依靠引调黄河水解决,但是随着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引黄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引黄水量由最高年份的19亿m3下降到不足10亿m3,黄河水变得可用而不可靠.  相似文献   

8.
新乡市水资源紧缺,利用效率偏低,利用方式粗放,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了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水资源,要采取优化配置水资源节水、依靠政策引导节水、价格杠杆节水、产业结构调整节水、法治节水、宣传教育节水等科学举措,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工程计量设施、多方筹措加大节水资金投入,从而加快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河北节水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节水,要作为一项战略方针长期坚持.要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全过程,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温家宝总理要求"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应该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资源短缺 ,用水结构不合理 ,生态系统恶化 ,严重影响着张掖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针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立节水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刘伟民 《中国水利》2005,(13):204-206
青海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省情、水情决定了青海必须走节水型社会之路.针对青海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按照优先保证城乡生活用水,满足重点工业用水,统筹协调农业和生态用水的原则,以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为出发点,以节约用水为工作重点,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范恒山 《中国水利》2005,(13):26-27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使"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具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必然要对前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反思的结果,我们能得出一个总的结论,即前几个五年计划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方面的任务要求或超额完成,或提前实现.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一些方面,特别是在某些关键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缺状况日益严峻。为此,德州市应抓紧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华 《中国水利》2005,(13):175-179
经济因素与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远高于水资源丰枯条件与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的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但是推进难度更大,是我国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掣肘因素.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 关键要使有限的投入产出最大化,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增加投入.由此提出加快西部地区节水型社会发展的四大原则:扶贫富民为本,改善生态和环境是目的;建立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关键;尊重客观规律,科技进步是保障;多方增加投入,国家予以积极扶持.  相似文献   

15.
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以来,廊坊在城市节水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廊坊在城市节水中的一些做法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守宏 《中国水利》2005,(13):28-28,27
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出发,提出要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最为迫切、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节水型社会的法律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可以将节水型社会的法律体系理解为旨在调整因节约、高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法律规范和法律渊源所组成的系统.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体系框架结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法律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我国在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2000年,水利部党组推出了水权和水市场的理论框架;2001年,正式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2003年,张掖等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实践经验直接推动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理念的发展,试点建设经验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利建设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自然经济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水利建设特色.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研究其特点对于全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利建设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天津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天津市从战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常抓不懈.确定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并积极付诸实践,努力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政府调控、公众参与,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经济调节、指标转让,法制保障、科技支撑”的节水新机制,基本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