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冷轧带钢表面缺陷识别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冷轧带钢常见表面缺陷的种类、识别以及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论述,提出了主要预防和控制措施,对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提高带钢表面质量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结合莱钢冷轧生产线带钢表面质量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带钢表面清洁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各项对策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冷轧带钢表面清洁度。  相似文献   

3.
德国尤格尔 ( Ungerer)公司开发出冷轧带钢表面缺陷自动识别系统“Fire”,它可在线自动并完整识别冷轧带钢表面缺陷。该系统完全采用软件数据处理 ,并配置了目前最先进的图像处理器。因而“Fire”系统从传感器到完成数据交换功能的数据库接口均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尤格尔 ( U ngerer)公司的“Fire”系统的特点是 :可在冷轧带钢高速运行状态下可靠检测带钢表面微小缺陷并加以分类 ,以连续报告带钢表面质量。该系统可根据下游工序 ,如纵剪机组的要求进行目标控制 ,也可为本工艺过程的优化提供重要信息。为满足用户对冷轧带钢表面质量的更高要…  相似文献   

4.
白振华  司红鑫  周庆田  李秀军  吴首民 《钢铁》2011,46(6):60-62,73
针对以往二次冷轧生产中工艺润滑制度设定目标不全面,不能同时兼顾带材的板形、表面质量以及机组的油耗、轧制稳定性等问题,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充分结合二次冷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首次提出了一个板形油耗清洁度综合控制指标的基础上,以保证带钢板形质量、降低带钢表面残油、提高带钢表面清洁度、降低油耗作为控制目标,将打...  相似文献   

5.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严重影响冷轧生产,为减少带钢表面氧化铁皮,通过对热轧基板表面氧化物分布的形貌分析,验证氧化物形成的原因,最终提高产品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莱钢低碳窄带钢在冷轧中出现起皮、麻点等质量问题,基于生产实践安排了专门的铸坯表面、低倍、带钢表面酸洗跟踪试验,通过成分、金相、裂纹、夹杂以及扫描电镜分析,对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从冶炼到轧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的适合性。基于生产实践工艺条件并结合研究分析结果,制定了工艺改进措施,促进了低碳窄带钢的表面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带钢在冷轧前必须进行酸洗,以消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本文通过对涟钢紊流酸洗浓度控制及液位控制的分析,加强对紊流酸洗工艺控制方面的研究,便于进一步提高酸洗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军 《本钢技术》2007,(2):36-38
50"轧辊磨床加工的支持辊所产生的表面质量缺陷是许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磨床操作者共同面临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冷轧带钢生产中,支持辊作用在工作辊上.而工作辊又直接作用在带钢表面,所以带钢表面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工作辊、支持辊磨削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和几何形状精度。由于支持辊磨削加工在冷轧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带钢生产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酸洗质量的好坏对冷轧带钢的表面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酸洗温度,酸液浓度,带钢速度是决定酸洗质量的三要素,本文就如何提高酸洗带钢的表面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根据莱钢低碳Q195窄带铜在冷轧中出现起皮、麻点等质量问题,基于生产实践安排了专门的铸坯表面、低倍、带钢表面酸洗跟踪试验,通过成分、金相、裂纹、夹杂以及扫描电镜分析,对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从冶炼到轧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的适合性。基于生产实践工艺备件并结合研究分析结果,制定了工艺改进措施,促进了低碳Q195窄带钢的综合实物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不锈冷轧带钢表面光洁度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诚  单芳 《山西冶金》2003,26(4):43-45
不锈冷轧带钢表面光洁度是重要的产品质量指标,讨论了热轧带钢的表面粗糙度和冷轧工艺对成品表面光洁度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轧辊表面产生剥落是冷轧工作辊的主要损坏形式,冷轧厂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如何减少和预防冷轧工作辊表面剥落,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辊耗,对带钢的表面质量的提高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冷轧带钢表面质量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用多个面阵CCD摄像头同步采集带钢表面的图像,通过DSP系统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钢板表面质量情况。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实时性好,可有效地检测到带钢表面的各种缺陷。  相似文献   

14.
在相同热轧工艺条件下,针对含钒及不含钒带钢在高压射流工序进行表面除鳞处理后冷轧,研究钒元素对高压射流后带钢表面宏观形貌以及冷轧过程中轧制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射流表面除鳞处理环节中含钒带钢相对不含钒带钢的除鳞难度更大,表面清洁度较差,但在冷轧工序中含钒带钢相对不含钒带钢的轧制力略低。  相似文献   

15.
充分考虑到二次冷轧(DCR)机组生产特点,从设备与工艺两个方面入手,兼顾到带钢的表面质量与板形控制,开发出一套新型切水装置与喷淋控制工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轧辊喷淋冷却控制新技术,消除了原设计因使用挤干辊组进行"切水"的弊端,在保证了带钢表面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成品带钢的板形精度,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宝钢DCR机组,大大降低了机组的板形与表面缺陷封闭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冷硬卷表面水印色斑是1种较严重的冷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会导致电镀锌带钢表面出现色差,影响冷轧产品质量档次。通过对带钢表面水印色斑的物理研究分析,查明了冷硬卷表面产生水印色差斑缺陷的原因。结合实验室试验与现场生产实践,提出了减少水印色斑缺陷的方法,同时为优化轧制油配方提供了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产品转型升级,带钢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轧后带钢表面水印则成为产线经济效益提升的制约。本文从热轧原料、轧辊表面质量、辊缝润滑、乳化液浓度、轧制策略、压下分配等工艺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邯钢2 180 mm酸轧机组带钢表面水印的形成原因,认为水印缺陷主要由带钢表面粗糙度均匀性太差、轧辊粗糙度在带钢表面不均匀复制所致。通过降低轧辊表面粗糙度,提升轧辊粗糙度RPC,降低F5机架压下率,提升末机架乳化液浓度,加强轧辊喷嘴检查,提高原料表面质量等措施,轧后带钢表面水印缺陷得到有效控制,为后序生产汽车外板创造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冷轧退火带钢表面的白斑缺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仪,从热轧、冷轧、连续退火工艺等方面对白斑缺陷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实践证明,降低白斑缺陷的有效措施为:制定连退产线清洗段挤干辊更换周期为3个月,保证胶辊表面质量;酸轧机组生产过程中严禁60℃以上高温卷上线生产;提高酸洗工序的酸液浓度、温度,提高带钢酸洗后表面质量,减少氧化铁皮残留;将DC05热轧温度从1 243℃调整到1 210℃,防止晶界过烧。  相似文献   

19.
冷轧薄钢板的表面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它的使用性能,因此,生产出无氧化的光亮表面冷轧板,是对退火工艺最重要的要求之一。由于冷轧带钢紧卷退火中发生氧化,多年来,我厂生产的Ⅰ组表面的钢板仅有两吨。为解决这一问题,1979年进行了许多试验研究工作,探索了无氧化  相似文献   

20.
带钢表面清洗主要解决带钢表面残留物对后部工序的影响问题,由于残留物的性质不同,清洗工艺也不同,主要对冷轧生产电解碱洗工艺原理和设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