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战场侦察监视信息融合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框架研究方面,借鉴典型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框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和成熟的体系结构框架描述工具,对战场侦察监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作战视图、系统视图和技术视图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湾系结构框架需求分析、功能定义、流程分解、信息交换等的研究,提出了满足战场侦察监视作战需要的信息融合体系结构框架,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宝林 《通信工程》2007,(1):32-36,53
本文首先定义了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内涵,并简要地分析了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需求;然后又阐述了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组成要素及其作战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结构、系统体系结构三者间的关系。文中以美军联合技术体系结构JTA为例,重点描述了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结构及其信息处理标准、信息传输标准、信息建模(以及信元定义、信息交互)标准、人机接口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构架;最后指出了对JTA还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意义,并对我军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是指导系统设计、建设、评估、管理的准则和标准。从有利于通信网集中统一管理,适合通信网络的特点,立足现状,着眼发展和采用适当的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需求,然后采用基于CORBA的TMN架构,从功能体系结构、信息体系结构和物理体系结构进行体系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与军事物流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磊 《通信技术》2012,(2):87-89
首先简要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以及军事物流体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然后从总体上对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设想,并分别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战场物资管理方面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军事仓库物资管理方面对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体系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最后以此为基础对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构建网络中心、信息主导的联合作战体系是新时期现代化军队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对预警探测技术和装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军,作为联合作战的主要力量,在转型发展中把提升体系作战能力作为重点要求之一,文中从海战场军事需求和战场环境出发,描述联合作战条件下海战场信息体系特征,分析我军目前体系作战能力的短板弱项,提出海战场联合作战对信息体系的新要求,明确预警技术和装备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万洪容  陈怀新 《电讯技术》2007,47(3):131-135
多源信息融合是海上目标综合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分析了海上目标的多源异类信息融合的特点,给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海上目标判证仿真系统体系结构,并建立了信息融合功能模型.系统采用分布式处理结构,包含战场目标模拟、信息感知、航迹关联与融合、目标判证、性能评估、态势评估与显示等功能.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体系结构和各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皇甫一江 《现代雷达》2018,40(11):14-17
从体系结构的角度,基于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对海基反导体系进行了可视化建模,建立了OV-1、OV-2等多个作战视图产品,对海基反导体系的使命任务、战场环境、资源交互等要素进行顶层抽象描述,并从作战流程、状态、顺序等方面,直观地描述了海基反导作战活动。该文可为海基反导体系的顶层优化设计和相关装备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战场数字化与战场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电子战中信息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这就对战场的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战场数字化的概况,阐述了美军战场数字化的近况,分析了战场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并就未来战场通信体系结构的选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伊鑫  李鼎 《中国新通信》2010,12(9):68-69
体系结构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系统顶层设计方法,是保证系统之间可集成可互操作的关健。美军在已有体系结构框架及支撑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全面的体系结构框架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体系结构的开发与应用。分析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及其最新2.0版,对于我军信息系统的建设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航空装备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现有的航空装备保障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保障系统模型.与传统的航空装备保障系统相比较,将指挥系统中的三体系结构应用于综合保障系统中,提出综合保障系统的系统体系结构、应用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结构.全面分析确定了这三种体系结构在该系统中的功能,并对这三种体系结构进行独立设计.该系统能够保证在航空装备保障的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信息和装备之间的完整结合,使各种航空装备保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航空装备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全空域相控阵测控系统作为下一代地基航天测控系统发展趋势,其系统架构和波束形成等关键技术值得深入研究。介绍了全空域相控阵测控系统实现方案,分析比较了3种备选波束形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共形球面阵波束形成技术进行了分析与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波束形成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Disk system architectures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ollowing a brief review of the fundamentals of disk system archite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s that demand high I/O system performance are described. Conventional ways to improve disk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New developments in disk array systems are introduced, and controller architecture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3.
B3G时代的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业务体验的开放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因此面向B3G的业务模型及业务架构的研究对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具有基础性指导作用。基于B3G演进趋势及业务特征,业务参考模型及业务架构可分解为业务支撑范围、业务能力定义和适配特征元素维度的三维业务参考模型,从而形成B3G分层业务架构;相应地,业务提供支撑技术包括虚拟归属环境(VHE)、业务支撑环境、业务能力开放、分布式计算、智能技术、轮廓(Profile)等。VHE体系在结合功能分布、能力开放粒度、智能元素支持、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扩展后,将成为B3G时代业务提供的主流架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传送技术特性的异同,概括了无连接传送网在功能抽象方面的特性;比较了无连接与面向连接传送网的功能体系结构;介绍了流的概念和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UML与文本描述结合的方式,从管理对象的行为、属性、操作、通知、以及管理对象的关系等方面定义了一个与协议无关的通用的无连接传送网的管理信息模型。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rchitectures,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testing results of modified time delay digital tanlock loop (TDTLs) system. The modifications to the original TDTL architecture were introduced to overcome som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original TDTL and to enhanc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particular systems. The limitations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include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phase detector, the restricted width of the locking range and the overall system acquisition speed. Each of the modified architectures was tested by subjecting the system to sudd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frequency steps and comparing its response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TDTL. In addition, the performance of all the architectures was evaluated under noise-free as well as noisy environments. The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MATLAB/SIMULINK demonstrate that the new architectures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they addressed and the overall results confirm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TDTL system.  相似文献   

16.
基于研究软件系统架构的发展方向的目的,通过从各方面对云计算与SOA这两种架构的分析,比较了两种架构的架构模型、应用场景等特点,对两种架构在已有应用中的交叉与结合进行了总结,推翻了业界对于云计算即将取代SOA架构的一种观点,得出了软件架构尤其是分布式系统架构将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将云计算与SOA架构结合应用的结论,并提出了这两种架构在将来的信息化建设中融合应用的两种不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In the all-IP wireless networks beyond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ity management can be effectively achieved by applying mobile IP (MIP) and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jointly. Nevertheless, an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both protocols remains an open research issue. Conventional hybrid MIP-SIP mobility architectures operate MIP and SIP almost independently,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redundant cost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presentative hybrid MIP-SIP architectures and explores the joint optimizations between MIP and SIP for a more cost-efficient mobility support whilst utilizing their complementary power. Two novel design approaches are presented. The first approach culminates in a tightly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which merges the redundant mobility entities in MIP and SIP to yield maximum system efficiency. The other approach leads to a loosely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where necessary interactions are introduced between MIP and SIP mobility servers while their physical entities are kept intact. Major mobility procedures, including location update, session setup and handoff, are discussed in these architecture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oth proposed architectures outperform typical hybrid MIP-SIP architectures in terms of clear-cut reduced signaling costs  相似文献   

18.
在对各种网管体系结构进行比较以及对Web技术的特点做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并对这一网管体系结构及其特性进行描述.接着给出了3种实现技术,并在一定条件下研究了3种不同技术实现的这种网管体系结构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光学波束合成技术是利用光信号作为载波携带射频信息而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宽带射频波束合成技术,即用光信号来传输以及分配射频信号,实现射频信号的光波控制.文章介绍了基于微波光子的光学波束合成原理,重点介绍了光非相干和光相干波束合成架构,通过详细的理论公式推导以及软件仿真,表明上述两种光学波束合成架构可对多天线接收信号实现信号合成.针对目前大阵列天线单元系统对光学波束合成技术的迫切需求,利用光相干和非相干波束合成的各自优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千量级天线阵列规模的光学波束合成架构,为光学波束合成技术在相控阵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