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华  曾慧  宋莹 《辽宁丝绸》2013,(3):54-55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对服装史综合能力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逐渐成熟,同学们在这项教学活动中,已经不仅仅只是掌握理论知识,而是在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普遍得到提高。现结合问卷调查探讨一下服装史综合能力教学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课、基础课的知识,更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深入挖掘每一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映射点。在《中外服装史》原有实践教学改革中,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课程思政专项的又一次新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纷纷转型成为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针对目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脱节"的问题,辽宁省丹东市辽东学院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探索,成为辽宁省转型试点学院,在辽宁省首次开创"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服装专业新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校企深度有效的合作、"产教研"的融合,竭力将学生打造成为贴近市场、实践能力强、艺术与技术兼具的综合人才。探索了服装专业改革与创新的新模式,为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服装最为直观的要素,色彩对服装产品的艺术性和市场的适应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服装设计专业对“服装色彩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学生实用能力和市场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关键。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对“服装色彩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职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朱华  陆鑫  贾天杰 《辽宁丝绸》2013,(1):44-47,38
服装史综合能力教学改革,生动活泼,盛况空前,每一个章节都有很多新的课题,在这些课题当中又有代表性的课题,《中国服装史》教材第一章先秦服饰中的“深衣”,是本章最有代表性的课题,下面我们就以深衣为例,谈谈综合能力驱动下中国服装史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善于专业交叉、专业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务实的精神和未来视野。在学校的学科布局中,服装材料,服饰设计与艺术设计融为一体,为服装纺织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近期和未来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已形成广泛共识,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产业用纺织品》2007,25(8):50-50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具有从纺织、染整到服装的“大纺织”学科门类齐全的学院。学院现有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方向)、纺织工程、轻化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有服装工艺技术、服装设计、染整工艺技术等3个高职高专专业,现有在校生997人。  相似文献   

9.
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专业毛衫方向的教学改革为例,阐述了在当前服装产业背景下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现状。针对目前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全力栽培与专业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教学成果显著,表演专业学生虚心好学、积极上进,多次在各级模特大赛中获奖。  相似文献   

11.
《广西轻工业》2019,(4):192-193
针对目前纺织院校服装工程专业中《纺织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使用教材方面入手,结合服装工程的专业特点,探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中外服装史》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主干课程,以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的文化修养,授课形式以理论讲授为主。随着当今社会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本着迎合国家对本科教学模式转型的要求,《中外服装史》教学已经不能只局限于理论教学,应该在培养学生理论修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人才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以大学应用技术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分析对象,以辽东学院轻化工程系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为例子,提出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的内容。为构建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一直都倾向于将专业实践性技术操作与理论结合,或以基层操作为主,其中服装设计专业更是将服装衣服造型设计、服装服饰搭配等多个要素合在一起,对此需要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学习.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输血"与"造血"不断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带动学生提高自身学习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社会援助的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服装创作思维想法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服装及流行时尚设计专业领域更上一层楼,同时帮助培养更多的服装专业设计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5.
王雁 《辽宁丝绸》2008,(4):37-3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在我国纺织服装院校服装理论课实行综合课程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深化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出综合课程模式是服装理论教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黄立新  曹斯通  王花娥 《纺织教育》2011,26(6):443-445,454
地方性本科院校只有紧密依靠区域产业背景,探索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集群,培养工程应用性人才,才能办出专业特色,以服务求发展。嘉兴学院以浙江纺织产业集群为依托,以构建纺织、服装专业现代工程化能力培养机制为目标,借鉴CDIO教学模式,以五大教学改革措施为抓手,探索基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服装专业是高校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服装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更加关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是一种符合服装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现分析和研究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创新的因素,并从专业方向、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探讨创新和改革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以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课《分析化学》为例,提出了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远胜  徐逸  韩纯宇 《纺织教育》2011,26(2):139-142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对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以提高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金芬 《服装设计师》2023,(10):139-142
创新能力是中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竞争力,而当前教学中存在创新教育渗透不足、创新教育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导致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质量较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实施教学改革和创新,强化创新教育效果,切实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中职服装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指出当前相关工作开展中面临的挑战,并立足改革教学模式的角度,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