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消费心理谈包装设计的视觉冲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辉 《包装世界》2010,(3):118-119,121
在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琳琅满目的时代,包装的样式五花八门,人们迷失了判断的标准。包装设计不仅是一门设计艺术,它更是一种销售手段。要促进销售必须重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必须对消费者心理做仔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寻找它和包装设计视觉元素的相互关系,针对消费心理来设计包装,使包装引导销售,最终给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
大型超市和大卖场凭借先进的经营管理和现代化的开放式销售服务理念,给广大消费者购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其看似规范的管理模式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生意蒸蒸日上。但是,河南省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期进行的定量包装商品及预包装商品监督抽查表明,超市购物并不能令人完全放心,其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尤其是预包装散装商品计量超差比较严重和普遍,广大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要细看“净含量”。  相似文献   

3.
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表象来识别商品的属性,与抽象的概念说服相比较,前者更易识别易记。包装设计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引导消费者理解新的生活方式,让购买者的行为及心理认识得到提升,并根据人类各阶层的心理需求来制定包装销售战略,这是企业制定商品消费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地选择目标市场,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是设计师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既包括他们的生理和物质需求,也要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如购买菜、奶粉、服装、鞋帽等物品,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温饱、营养等生理需求,而购买书籍、杂志、电视机、DVD等则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如今已成为一种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住房……各种打上绿色标志的商品风靡市场,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无论是什么样的商品,只要和绿色沾边,价格立马就涨。与此同时,相关法规滞后、市场管理欠缺,绿色消费市场鱼龙混杂,各种"伪绿色"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很容易步入不法商家设下的"绿色"陷阱,被各种各样的"伪绿色"所忽悠。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餐饮企业设置最低消费、包间费等现象,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商务部将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工作中对包间费和包间最低消费进行清理规范,严禁餐饮企业价格欺诈、误导消费者。他表示,收取包间费和设定包间最低消费额是餐饮企业针对档次定位、地域特点和差异化产品服务,对消费者提供餐饮包间服务的通行做法,是长期形成的市场习惯行为。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吉林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和吉林省消费者协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案件,积极调解消费纠纷,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倩 《中国计量》2012,(9):28-3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这些政策措施对工业计量和法制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2001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决定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对我国越来越多的定量包装商品实行“C”标志管理制度。近几年,随着各省推行“C”标志管理制度的力度不断加大.获得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体系确认合格证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广东省开展“C”标志评价工作总体来说比较顺利.但由于执行过程中行政监管不到位、计量岗位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企业诚信度不高等因素导致实际推行和使用“C”标志的状况与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和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