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 1是我厂生产的东方红 LF80 90 4WD拖拉机提升器上的提升臂隔套 ,材质为 35钢 ,要求感应淬火后淬硬层深δ=1~ 2mm ,淬火硬度≥ 40HRC。零件呈薄壁环状 ,壁厚仅有4mm。因壁很薄 ,零件极易淬透 ,按常规感应淬火工艺很难生产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为此我们在GP 1 0 0 0 2 5 C高频感应淬火设备上制订了如下 3种试验工艺。(1 )用电压 1 0 0 0 0V ,阳极电流 6 0A ,栅极电流 1 0A的工艺对零件进行旋转加热 ,喷水冷却。感应淬火结果是加热时间短 ,淬火温度达不到相变点、硬度达不到要求 ,时间稍长 ,图 1 提升臂隔套示意…  相似文献   

2.
杨晔 《金属热处理》2006,31(2):85-86
试验了GCr15钢轴承套圈的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工艺,确定了中频感应加热淬火的各种参数和加热时间。结果表明,淬火后硬度达到62~65HRC,淬硬层深度>2.5mm,能满足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感应器是感应淬火技术的核心 ,它直接影响零件的加热效果、淬火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 ,感应淬火的工艺研究和新产品的淬火工艺试验大多围绕感应器进行。对于模数较小的各种锥齿轮进行高频和超音频淬火的感应器设计可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1,2 ] ,而对于模数较大的锥齿轮利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制造出的中频感应器在加热时齿面的温度很不均匀 ,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 ,严重者导致齿面开裂。作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修正 ,总结出一套经验设计方法。对模数为m =6mm~ 10mm的锥齿轮 ,在频率为 8kHz的GC 2 4 0 5型中频…  相似文献   

4.
对涡轮轴感应淬火表面裂纹进行了分析,通过工艺试验优化了感应淬火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预处理后存在上贝氏体及组织不均匀是导致涡轮轴感应淬火开裂的主要原因.采用降低加热功率、延长加热时间的中频淬火工艺来降低加热速度,能有效避免淬火开裂.  相似文献   

5.
中颇感应加热淬火由干可以获得较深的淬硬层,并可避免氧化和脱碳,因而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但中频淬火后的零件通常采用电阻炉整体回火,虽可消除残余应力,获得满意的回火性能,但却有能耗大、周期长等缺点。我厂生产的S195柴油机曲轴就是采取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后电炉整体回火的,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自热回火代替箱式炉整体回火,不但简化工艺,而且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一、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后自热回火的理论依据自热回火又称自行回火,利用控制喷射冷却时间,使硬化区内层的热量传到硬化层,而达到一定温度进行回…  相似文献   

6.
《铸造技术》2017,(8):1854-1858
针对凸轮轴零件中的凸轮部位感应淬火工艺淬硬层不均匀、局部残余应力过大的问题,采用SYSWELD软件中的热处理模块,建立凸轮感应淬火工艺有限元模型,基于可变换热系数及奥氏体动力学理论,对GCr15凸轮轴中频感应淬火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获得淬硬层厚度、硬度以及凸轮残余应力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加热功率为110~120 kW,频率为5 600 Hz,加热时间为6 s时,过渡轮廓面淬硬层最薄处为1.34 mm,表面硬度均达到700 HV以上,桃尖表面残余压应力为-50 Pa,过渡轮廓面达到-350 MPa。  相似文献   

7.
主油缸活塞是我厂东方红菲亚特拖拉机的一个关键零件 ,材质为 4 0钢 ,形状如图 1所示。要求2 5mm平面及80mm区段圆柱面感应淬火 ,硬度≥ 5 0HRC ,淬硬层深 1~2mm ,且要求两相邻淬火区段的间距≤ 6mm。为了零件达到产品图的要求 ,我们在GP 10 0 0 2 5 C高频  相似文献   

8.
6 0 0MW汽轮机中压调节阀壳体外形尺寸大、技术要求高 ,为满足该零件喷雾淬火后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均匀性要求 ,研制了用计算机控制温度的 3m× 2 .2 5m× 5 .5m台车式燃气炉 ,通过试运行证明温差 12℃~18℃ ,加热过程可实现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9.
5CrW2Si大型圆盘剪剪刃的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清 《热加工工艺》2005,(12):46-47
通过5CrW2Si中频机床整体加热淬火试验,研究该材料中频感应淬火后的硬度分布及金相组织状态。试验所得数据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差速锁拨叉轴是我厂东方红菲亚特拖拉机的一个重要零件 ,材质是 4 0钢 ,形状如图 1所示。要求淬火部位硬度≥ 5 0HRC ,淬硬层深δ =1mm~ 2mm ,为此 ,我们在GP 6 0 C高频感应淬火设备上制定了如下 3种工艺进行对比试验。  工艺 (1)首先在设计感应器时 ,为使两部位同时加热 ,我们设计了具有同向电流走向的蝶形感应器 ,形状如图 2所示 ,因电流方向相同 ,电流集中在感应器的外侧 ,致使两淬火部位同时受热 ,这证明感应器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但淬火部位有尖角 ,呈缺口状 ,因而在感应淬火过程中产生尖角效应。经检测 ,图 1 差速锁拨叉轴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