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孔令宇  徐小东  刘可  张然 《中国园林》2023,39(10):111-116
传统村落的“三生”系统是一个持续运转的开放结构,系统转型发展需要依托内外组织之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换。在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有着较好的活态基础,且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系统内外组织之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换频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以苏州东山、西山景区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三生”耦合协调度计算模型与村落“三生”系统建构,揭示传统村落“三生”系统转型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的系统特征与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黟县古黄村为例,利用GIS技术和实地调查走访、拍照记录等方式进行调研,收集信息并将当前的土地利用分类现状与“三生空间”理论相结合,对古黄村的三生空间进行分类识别,构建传统村落“三生空间”用地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描绘传统村落“三生空间”格局,针对我国目前不同的传统村落类型提出相应的空间保护的发展经验和策略,并从侧面论述了村落“三生空间”体系的构建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琪  徐小东  王伟 《室内设计》2022,(6):93-100
随着对生产、生态、生活之间相互影 响、和谐发展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村落重要性认 知的不断加深,以牺牲环境、无视生活为代价 谋求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步被“三生融合”的发 展理念所替代。然而现阶段“三生”之间的磨合 与拮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禁锢传统村落 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传统村落具有种类 多、分布广、数量大等特性,为相关研究带来巨 大的挑战。基于此,论文尝试以“三生融合”为 导向,构建基于“三生融合度”的传统村落分类 模型,旨在为基于分类基础上传统村落活态化 发展策略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以环太湖流 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分 类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分类模型可 将环太湖流域传统村落划分为成熟改善型、拮 抗调整型及失衡重构型三类,能有效结合不同 类型传统村落的“三生”特征,针对性地总结凝 练出保护发展的经验与策略,其分类过程与结果亦可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定位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乡村景观视角下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监测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困境,拟解决在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监管工作中,缺乏动态监测数据库平台的问题;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研究视角,进行传统村落的再认知;从实践出发,明确数据库构建的目标与原则;开展比对分析,确定空间数据库类型;构建“村域环境”监测内容;按照“人工景观”、“经营景观”、“自然景观”的景观分类,与“土地斑块”、“群体组合”、“单体要素”尺度层级,制定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的动态监测数据内容体系;最终完成传统村落现代营建动态监测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可用于比对传统村落“新”、“老”乡村景观的特征,为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的动态智能监管、档案资料存储、保护规划编制、乡村景观研究等工作,提供数字平台与虚拟模型。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本文在乡村自治的背景下,以福建省晋江市瑶前村传统村落为例,探讨传统村落活化路径的可行性。引入第一书记这种乡村治理方式的主要手段,成立青年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核心形成“村委会—第一书记—青年合作社—多方社会团体”相结合的联动方式。基于此,联合海外华侨等力量,以空间活化为支撑,构建改造闲置建筑、提升乡村环境、打造乡村文化大观园的传统村落活化保护途径,最终探讨传统村落保护前提下的活化振兴。  相似文献   

6.
目前陕南秦巴山区的传统村落因为地形限制、缺乏规划、保护不当等原因,难以发展。文章基于对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活力现存问题的分析,从三生空间入手,对产业振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提出更新优化意见,细化制定具体的优化策略。在对村落的文化价值最大保护的条件下,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激活村落空间的活力,从而带动传统村落转型,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活态保护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传统村落的标杆作用,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以奇口村为例,通过分析村落的资源优势,总结当前村落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结合乡村振兴发展理念,从产业经济、风貌格局、设施配置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活态保护传统村落的具体对策,为类似村落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9.
2012年启动的传统村落调查,广匿共调查了12个民族、14个地区的600多处村落,其中266个村落历史传承明显,社会关系清晰,艺术价值较大,符合上报传统村落条件。根据评选,有89个分两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他入选省级(自治区)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10.
自国家颁布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以来,各地普遍掀起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热潮。但其保护利用成效并不彰显,传统村落的“物质性衰败”与“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多数传统村落面临实施评估缺乏与建管不力的挑战。在综合分析规划实施与管理评估特征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释了由保护利用实施成效、保护措施与监管构成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与管理评估的指标体系,以期为传统村落可持续的保护利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础设施“三生”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悦  袁中金  刘明 《小城镇建设》2010,(2):56-57,61
基础设施是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核心内容,但目前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存在着依据不清晰、标准不统一、体系不健全的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全面评述农村基础设施分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农村功能演进为依据.提出了一个新的农村基础设施“三生”分类框架。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以来,全国上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视社会管理,关注民生。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积极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重视社会的科学、安全消费,节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002年,自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创建世界"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郑州市已被住建部门公布的22处传统村落和1处历史文化名村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其保护利用情况,对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进一步合理保护利用传统村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景观衰败、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再生是指通过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和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使村落焕发生机和活力的过程,提出再生是应对城镇化下传统村落衰败现象的有效途径,并基于对贵州郎德上寨的实地调研,提出应对贵州传统村落衰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界定传统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区别,明确定义营建逻辑的概念,说明营建逻辑的提取对历史村镇传统建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以遵从各种在学术界上已达共识的遗产保护和利用理念,以及相关的国际公约、重要宪章、重要宣言等内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为营建逻辑的识别原则,提出依据当地历史建构筑物所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体系、建筑结构体系、组织体系以及生长逻辑六个方面进行提取。最后提出历史村镇传统建筑营建逻辑的图表整合构想。  相似文献   

16.
详细分析了大量传统村落消逝的原因,结合传统村落的特点,从发展定位、产业规划、环境规划等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利于传统村落发展的策略,对我国民族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对河北武安伯延镇传统村落与民居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出北方传统村镇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关系,对其处理手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中国传统聚落与民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其独特的叙事空间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态智慧是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实践 智慧的完美融合。从聚落格局、选址环境、立体 单元、空间形态、宗族信仰等方面探讨西南传统 村落在复杂地质地理环境下选址布局的生态实 践智慧。解读其背后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包括 “道生万物”的整体环境观、“道法自然”的生 态技术观、“以道驭术”的生态自治观。基于传 统生态智慧,探索对新时代韧性城乡人居环境 规划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村落入手,应用海绵城市概念,把海绵的概念应用到建筑物——这一传统村落的细胞当中,结合设计方法及被动式建筑技术,完成传统村落的被动式节能设计,以更好的保护传统村落地区的资源与环境。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于“江南水乡村镇”的价值,往往侧重于古镇的旅游,而未能理解其整体水乡湿地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作为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江南水乡著名小城镇周庄在“迁村并点”规划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恰当的保护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