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于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比较三种口服液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大鼠胃黏膜的急性损伤指标及慢性溃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口服液样品均能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在急性损伤模型中,当样品浓度偏低时,三种样品的护胃功效无明显差异;随着样品浓度的升高,样品的护胃功效增强,其中,当给药剂量为10.00 mL/kg时,猴头菇口服液B(多糖含量≥200 mg/100 mL)的功效最好,其损伤抑制率为33.66%。在慢性损伤模型中,当给药剂量为10.00 mL/kg时,猴头菇口服液A(多糖含量≥120 mg/100 mL)能够将大鼠胃黏膜的溃疡面积减少至0.181±0.056 mm2,其功效优于其他两种样品。以上结果表明,猴头菇口服液B(多糖含量≥200 mg/100 mL)及猴头菇口服液A(多糖含量≥120 mg/100 mL)分别对大鼠急性、慢性胃黏膜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猴头菇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免疫应激小鼠胸腺和脾脏显微结构、细胞因子分泌、抗氧化功能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猴头菇多糖在缓解应激状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试验Ⅰ-Ⅲ组(n=10)。除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在试验结束前3 d腹腔注射0.6 mL/kg/d的LPS(1次/d)。试验Ⅰ、Ⅱ、Ⅲ组分别灌胃80、160、320 mg/kg的猴头菇多糖,持续2周。测定胸腺和脾脏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抗氧化功能及细胞增殖和凋亡基因表达,并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胸腺和脾脏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显著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脾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通过建立无水乙醇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探讨核桃低聚肽(walnut oligopeptides,WOPs)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雄性SD大鼠根据体质量被随机分为8 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清蛋白组(440 mg/kg mb)、奥美拉唑组(20 mg/kg mb)、3 个WOPs剂量组(220、440、880 mg/kg mb)及1 个WOPs与牛骨胶原低聚肽(bovine collagen oligopeptides,BCOPs)的配伍组(WOPs 440 mg/kg mb+BCOPs 1.5 g/kg mb)。WOPs灌胃干预30 d后,采用无水乙醇5 mL/kg mb灌胃造模,随后进行胃黏膜损伤观察及评分,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及胃组织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黏蛋白(mucin,MUC)、胃泌素(gastrin,GAS)质量浓度。结果发现,WOPs干预明显减轻乙醇所致的胃黏膜出血、水肿及糜烂,抑制血清ALT、AST水平的上调和胃组织PGI、PGII、GAS质量浓度的升高,促进MUC的合成。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WOPs对无水乙醇所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减轻乙醇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抑制PG、GAS的合成分泌,促进MUC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吲哚美辛诱导建立GES-1细胞损伤模型,研究猴头菇菌丝体多糖和子实体多糖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采用水提醇沉提取法优化猴头菇粗多糖初步提纯的工艺,并在细胞水平上探究提纯前、后多糖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差异。研究显示,猴头菇菌丝体粗多糖和子实体粗多糖对GES-1细胞都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并能明显提高受损GES-1细胞的存活率。以多糖纯度及其对GES-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为评价指标,得到猴头菇粗多糖提纯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 ∶ 15、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菌丝体多糖纯度由40%增至50%,子实体多糖纯度由35%增至42%,受损GES-1细胞的存活率也明显增强。研究表明猴头菇菌丝体多糖和子实体多糖对胃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种猴头菇复合物对无水乙醇诱导的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辅助保护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配方1(猴头菇提取物+壳聚糖+沙棘籽油)低、高剂量组,配方2(猴头菇提取物+壳聚糖)低、高剂量组, 10只/组,连续灌胃30 d。末次给药后,无水乙醇造模,游标卡尺测量出血点或出血带的长度和宽度,计算积分,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评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肉眼观察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配方1和配方2高剂量组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肉眼观察评分降低(P0.05)。结论 2种猴头菇复合物对无水乙醇诱导的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富含"食药同源"食材提取物的米稀和饼干(基于茯苓-山药复配提取物开发的米稀和基于猴头菇提取物开发的饼干)对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口服给予大鼠无水乙醇,建立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茯苓-山药复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米稀低、中、高剂量组、猴头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饼干低、中、高剂量组。在此基础上,探究4种受试物对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观测大鼠生长状况和胃黏膜损伤状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部可见明显出血条带及大量出血点,胃黏膜腺体结构紊乱,上皮细胞脱落及黏膜严重充血,胃黏膜损伤指数也极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4种受试物各剂量组大鼠胃部出血条带和出血点显著减少,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结论:4种受试物对乙醇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均有较好地预防保护作用,且茯苓-山药复配提取物及其米稀的效果优于猴头菇提取物及其饼干。本研究结果可为改善胃、肠道功能健康产品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江苏地产浒苔多糖对酒精性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浒苔多糖各剂量组(100,200,400 mg/kg)以及阳性对照组(奥美拉唑,300 mg/kg),每组各10只。采用酒精灌胃致胃黏膜损伤模型。给予浒苔多糖7 d后,观察胃黏膜组织的大体和病理组织改变,测定胃液分泌量、胃酸浓度,胃组织中黏液蛋白、丙二醛(MDA)、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环氧酶(COX-2)等生化指标的活力或含量。结果表明:浒苔多糖能明显改善胃黏膜组织损伤情况,降低损伤积分(p0.01),提高酒精性损伤抑制率;在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胃液量的分泌(p0.05),提高胃组织GSH-Px,降低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释放(p0.01);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胃组织中MDA的含量和COX-2的活力(p0.05或p0.01),显著提高SOD的活力以及胃黏液蛋白的浓度(p0.05或p0.01)。江苏地产浒苔多糖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提高抗氧化、降低脂质过氧化、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基于茯苓-山药复配提取物开发的米稀和基于猴头菇提取物开发的饼干对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构建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茯苓-山药复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米稀低、中、高剂量组,猴头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猴头菇饼干低、中、高剂量组,连续14 d灌胃相应受试物。研究结果显示,灌胃四种受试物显著增加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体重、采食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速率、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显著(P<0.05)降低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此外,灌胃四种受试物还显著(P<0.05)增加结肠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水平。灌胃四种受试物均可有效改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其中茯苓-山药复配各组的改善作用总体优于猴头菇各组,提取物与产品作用相似,且以中剂量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可为改善胃肠道功能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草苷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从中药饮片甘草中提取分离出甘草苷,经鉴定为正品,纯度>90%。取32只SPF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甘草苷组(20 mg/kg)和阳性对照组(奥美拉唑,10 mg/kg),每组8只。每天早上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除空白组之外,其他各组在第7天灌胃1 h之后,进行一次性负重力竭游泳运动。麻醉后处死所有大鼠,计算胃溃疡指数(UI),经HE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胃黏膜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检测胃黏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前列腺素E2(PGE2)等保护因子含量。结果: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I值与胃黏膜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胃黏膜组织PGE2和EGF含量显著降低(P<0.01),且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和模型组比较,甘草苷组大鼠UI值与胃黏膜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胃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燕麦多糖对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致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 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均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西米替丁100 mg/kg mb),燕麦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 mb),分别灌胃相应受试物;14 d后采用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建立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测定脏器指数并进行胃黏膜损伤评价,同时测定胃液pH值、血清NO浓度及胃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rukin-10,IL-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及胃蛋白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燕麦多糖各剂量组小鼠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燕麦多糖高剂量组效果最好,胃黏膜损伤抑制率达76.04%,各剂量燕麦多糖均能提高胃液pH值,血清NO浓度以及胃组织GSH、VEGF质量浓度和SOD活力,降低胃组织胃蛋白酶活力和LPS质量浓度,其中高剂量燕麦多糖对以上指标的改善效果显著。结论:燕麦多糖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中燕麦多糖高剂量组保护效果最佳,作用机制可能和燕麦多糖能够使胃液pH值、血清NO浓度、胃组织VEGF质量浓度增加,LPS质量浓度、胃蛋白酶活力降低及胃黏膜抗氧化能力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彭瀛  宋晓琳  沈明花 《食品科学》2012,33(9):244-246
目的:观察猴头菌多糖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H22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22瘤株接种于小鼠,制备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猴头菌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以体质量计),正常组10只,其余各组12只,连续灌胃10d。阳性对照组以20mg/kg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计算肿瘤抑制率、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测定白细胞数和白蛋白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猴头菌多糖抑瘤率均高于26%,显著提高胸腺指数,提高血中TNF-α和IL-2的水平,降低实体瘤组织VEGF的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白蛋白水平;猴头菌多糖组白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猴头菌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进行多糖的初步提取;粗多糖除去蛋白质杂质之后,进行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凝胶分步柱层析纯化,获得的多糖组分经过纯度检验之后,进行多糖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猴头菌丝多糖主要含有D-木糖和D-果糖,并且,多糖分子容易发生酯化反应而表现出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猴头菇在中国及国外均有悠久的食用历史,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药食兼用型真菌,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菌丝体和子实体中含有诸多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克疫力、保护胃黏膜、神经保护等生理功效。因此,猴头菇是开収药物及功能性食品的重要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广泛涉及到医药和食品领域。本文从猴头菇的培育、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猴头菇产品的研収4个方面综述了猴头菇的研究现状,为猴头菇迚一步开収与利用提供新思路,也为其他食用菌的研究开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猴头菌丝多糖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为材料,提取猴头菌丝多糖进行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大脑、肝脏中SOD、CAT的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大脑、肝脏中MDA水平;具有重要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猴头菌是传统的食药两用菌,具有猴头菌多糖、猴头菌素、猴头菌酮、麦角甾醇等多种活性成分,对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具有有益调节作用。猴头菌有子实体和菌丝体两种形态,菌丝体又分为固态发酵菌丝体与液态发酵菌丝体。本文主要对比阐述了猴头菌子实体与液态发酵菌丝体活性成分差异以及它们在改善胃部疾病中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猴头菌液态发酵菌丝体规模化、工业化、自动化生产,以及功能食品和食用菌基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猴头菇多糖工艺及多糖分子量测定和红外光谱扫描进行了研究。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了超声波提取猴头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即超声功率413W,超声时间11min,水料比16∶1;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6.22%。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猴头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20074,与热水浸提所得多糖的分子量相同,且红外光谱扫描表明所得多糖具有多糖类物质的一般红外吸收特征,证明了超声波法提取猴头多糖不会破坏多糖原有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纯化得到了猴头菇多糖,初步研究了对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作用。通过研究猴头菇多糖对小鼠血清中SOD、CAT、MDA含量的影响作用之后,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猴头菇多糖可以明显地提高小鼠血清中SOD、CAT的含量,而且提高作用与多糖剂量正相关;同时,猴头菇多糖可以有效地降低小鼠血清中MDA的含量,而且,降低作用与多糖的剂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猴头菇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樊伟伟  黄惠华 《食品科学》2008,29(1):355-358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是珍贵的药膳兼用菌.近年来,很多学者从猴头菇子实体、菌丝体及菌丝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多糖.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对猴头菇多糖的药用功效概括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介绍了猴头菇多糖提取、分离、纯化方面的技术进展,着重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猴头菇多糖的组成、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