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对严寒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活力进行评价,首先建立了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统计学分析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景观活力评价指标的权重集,进而建立了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的评价模型。模型分析显示,文化活力、自然活力、空间活力三个评价指标对活力评价起主要作用。研究成果为严寒城市设计和改造具有高活力度公共空间景观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菲  朱逊  张安 《中国园林》2020,36(3):92
严寒城市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景观活力度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气候恶劣的冬季,差异性更加明显。差异的存在不仅会对市民使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更会使整个城市的户外空间活力降低。为研究严寒城市中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景观活力度差异,从使用者角度对各景观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在已建立的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若干典型场所进行调研,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按公共空间类型的不同分别建立3个基于公共空间类型的严寒城市景观活力评价模型,并对3个评价模型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若干设计导则。该研究成果可为严寒城市中不同类型公共空间设计高活力度景观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菲  林建群  朱逊 《风景园林》2016,(1):118-125
为建立具有高景观活力度的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本研究对该类空间冬、夏季景观活力评价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利用文献法、观察法、认知地图法、焦点小组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建立了两个季节的景观活力评价模型。依据模型的差异性,提出五点针对该类空间的设计建议,即创建适合季节变化的微气候环境;美化公共空间外围的步行道路景观;配置实用、舒适的设施;建立冬、夏季差异化管理机制;增添体验式艺术小品。研究成果可为严寒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严寒城市的季相特征、公共空间的要素特点与使用者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研与对比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对国内外3个典型高活力度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实例的解析,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可信性。该研究旨在为建立高活力度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一定依据,从而激发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动力,促进城市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从寒地城市公共空间老年人使用者对景观活力感受出发,利用EAPRS和NGST评价方法提取寒地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影响因子,建立老年人对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获得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借助统计学分析软件,以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老年人对寒地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指标权重集,进而建立了量化了的针对老年人的寒地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可为寒地城市中设计和改造吸引老年人使用的公共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严寒地区城市冬季活力低下,基于微气候的视角,研究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活力与微气候的关联性,可以为提升公共空间冬季活力寻找途径。选取严寒地区典型城市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场微气候和人群行为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探究微气候对空间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条件是限制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活力的重要因素。(1)不同活动主题的广场中,微气候对广场活动参与人次的影响不同;(2)微气候对不同类型活动人群的影响不同;(3)太阳辐射是人群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此研究结果可为严寒地区城市广场冬季活力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人群的差异特征决定了其对于冬季景观的需求是具有差异性的,通过对严寒城市人群进行冬季公共空间景观使用的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20.0进行方差分析,针对不同群体特征作差异性分析,归纳并总结出人群差异对冬季景观需求的影响。在科学采样的实地调研基础上,聚焦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人群使用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为严寒城市公共空间的冬季景观设计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不断建设发展中,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活动高频率使用的场所之一,也是城市活力展现的重要一环。而这类场所空间活力性普遍偏低。该文以汉阳区江汉二桥街文体站为例,对文体站周围环境、内部设施、景观绿化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并进行了针对性改造设计,旨在通过该设计满足周围居民的日常活动需要,可持续提升空间活力,为更多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提升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宇 《南方建筑》2006,(3):102-104
城市空间是城市特征和特征的物质体现,公共空间是市民进行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功能的多样性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公共空间的活力来源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适宜的尺度,优美的景观环境,文化的传承等要素。  相似文献   

10.
韦峰  黄向球 《中州建设》2008,(18):52-52
“城市的精华在于空”。这里的“空”,主要是指城市形体环境的公共空间和城市建筑实体的半公共空间。这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分布广、容量大、对城市环境质量和景观特色的塑造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严寒城市的居民进行冬季公共开放空间景观使用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20.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严寒城市居民冬季参与户外活动的7个影响因子,分别为外部环境因子、文化活动因子、人群特征因子、美景度因子、空间形态因子、内部舒适度因子、设施完善度因子。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因子提出严寒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冬季景观设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汤超 《中外建筑》2010,(1):51-5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公共空间存在种种弊病,比如形式单一、尺度失当、服务设施不足等,使城市公共空间因使用不便而缺乏活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影响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要素及塑造空间活力的途径。希望对今后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对于主办城市公园、广场和绿地的要求,本文以四个公园为例介绍了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专项行动的公园、广场和绿地的改造效果,并分析总结了北京市景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改造设计策略。希望对全国各城市推进城市景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具有带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静  杨建华 《华中建筑》2014,(8):96-101
对现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品质的准确评价与判断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特点构建一套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因素体系,即7个一级评价因素,25个二级评价因素;为今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评价,规划设置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并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对景观设施规划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和城市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环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实体。城市环境和城市建筑是城市设计领域讨论的主题。在现代主义阶段人们没有环境和城市设计意识,那时的城市环境呆板单调。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时期,人们对环境、城市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一期间美国的城市环境设计强调的不再是那种大尺度的城市景观,而是尺度宜人的城镇景观,创造出了有情趣的、有地方特色的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同时特别强调步行街的建设以及沿街建筑的细部处理,从而使城市重新充满了活力。文章指出城市环境包括实体建筑与城市空间两个要素,并以旧金山“夜巴波拿公园”为例,就设计中如何体现这两个要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严寒城市的冬季由于受到室外低温的影响,人们的日常交往、休闲活动受到了影响,为了给严寒城市冬季的居民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环境良好的交往空间,提升严寒城市居住区整体质量,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以严寒城市乌鲁木齐为例,在IFD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既能够提供冬季交往又能兼顾夏季使用的公共活动空间的方案即广场暖房设计,并基于这一建造设想提供可供参考的推广策略及可持续性发展方案,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专业人士对严寒城市冬季交往空间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7.
当前,安全性问题日益得到广泛关注,而针对城市户外景观设施的安全性研究则相对薄弱。为此,从公众对景观设施的使用安全感受出发,基于专家和公众的建议,筛选出影响景观设施安全的因子;以南昌市为例,通过对30处公共空间的837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设施安全评价指标权重集,进而建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安全性量化评价体系,为城市户外公共空间安全性设计和改造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严寒城市的冬季由于受到室外低温的影响,人们的日常交往、休闲活动受到了影响.为了给严寒城市冬季的居民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环境良好的交往空间,提升严寒城市居住区整体质量,文章以严寒城市乌鲁木齐为例,经调查研究,在IFD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既能提供冬季交往,又能兼顾夏季使用的公共活动空间的方案,即广场暖房设计,并基于这一建造设想提供可供参考的推广策略及可持续性发展方案,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专业及人士对严寒城市冬季交往空间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当代城市的快速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性营造,而城市公共空间的缺乏又影响城市生活的质量,因而本文提出了以景观装置作为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策略,并从三个不同层面入手分析此策略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存量发展与精细化设计的背景下,既有地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城市活力营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不少既有地下公共空间环境使用状态不良及空间环境恶化等问题致使空间活力丧失。故将“活力提升”作为推动中心城区既有地下公共空间再生的目标,对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尝试。通过专家和公众参与的调研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中心城区既有地下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初步研究,选取重庆3个中心城区既有地下公共空间作为案例进行活力评价体系的检测与反馈,反映当前关注度高、矛盾突出的中心城区既有的地下公共空间问题,为活力提升设计策略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