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视角的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评估: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落实“上海2035”总体规划,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载体,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上海市新一轮单元规划要求向上承接总体规划,向下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调整,重点统筹协调生态空间、公益性设施和文化风貌等底线型内容,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选取上海市黄浦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采用步行指数方法,试图揭示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可步行性和合理性,以及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布局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新一轮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可步行性较高的街坊主要分布在老西门街道和半淞园路街道;单元规划居住用地空间布局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格局具有高度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编制与优化布局提供参考,并可为其他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构建15分钟生活圈已经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方向,目前已经在上海、济南等一、二线城市进行了推广。文章从城市人理论指导下的生活圈概念入手,分析南昌市提出的以邻里中心为抓手的1+5+x生活圈模式,并且以成功实践的南昌市南钢社区为例,分析其在15分钟生活圈模式上的创新与不足,由此为未来15分钟生活圈的深化建设和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缺乏县域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现状,本文提出以“行政区”为单元转变成以“生活圈”为单元统筹布局设施,基于“总量控制、分级配置、需求导向、镇村分类”原则,构建“保障生活圈、基本生活圈、拓展生活圈、品质生活圈”四级生活圈体系,并明确各级生活圈的建设重点与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由重绝对数量转向重精细质量。供需矛盾突出、评价方法落后、精确定量化程度低等问题均影响着城市公共绿地服务评价有效性和策略针对性。现有评价方法倾向从区域整体衡量服务水平,然而通常情况下,日常生活圈才是使用者享有公共服务的主要范围,已有评价体系未能准确评估公共绿地的实际能效。以广州天河区为例,展开需求导向的15分钟生活圈视角下城市公共绿地服务评价研究,复合应用多重数据和分析方法,对城市公共绿地服务进行了多指标、多层级评价,并针对不同类型空间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7.
社区是城乡生活最基本的单位,社区生活圈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活理念逐渐为人们熟知和了解.自上海在国内率先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以来,近年来,规划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成了很多城市积极开展的项目.通过分析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及价值,影响15分钟生活圈便利性的主要因素以及15分钟生活圈规划策略,并以柳州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镇化的下半场,以人为本、存
量规划和集约发展成为当下城市的主旋律,作
为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城区社区生活圈亟待更新
优化。以宜宾市老城组团为例,采用连锁网络模
型和基于真实路网的设施可达性分析等方法,结
合10大类公服设施POI数据、当地居民对设施的
重要性评价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了10分钟社
区生活圈的测度探索,并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
以生活圈为视角提出了相应公服设施的优化及
择址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宜宾老城共可
划定出4个10分钟社区生活圈,平均用地规模较
小于平原、省会、特大型城市;第二,4个生活圈
整体都存在公园广场、社会福利、科教文化这3
类设施数量较为欠缺及覆盖范围较小的共性问
题;第三,各生活圈生活便利度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未来宜侧重优化过渡区、边缘生活圈欠缺设施;第四,基于设施覆盖率及居民可达程度
考虑,每个生活圈宜提供中心度前三的地块中心点作为10分钟层级设施的推荐设置点。 相似文献
9.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出台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对生活圈有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和规划,15分钟、10分钟和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也逐渐走入社区.但我国生活圈起步较晚,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我国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与布局历程,以生活圈的视角对我国公共服务社设施现状从需求、特性、品质、交通四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关布局优化策略,探讨如何进行改善人居环境与便民服务,以此满足人们对于更高生活品质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12.
本科一年级是本科教育的基础阶段,而公共基础课程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落脚到学生的学习才能使实在且有意义的学习发生。教师和学生分别是学习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两大主体,只有供需互相匹配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是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在剖析公共基础课程及其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基本的教学能力框架,并以此框架对供需双方展开调查发现,二者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偏差成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探讨纠偏的切实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