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谢云涛 《城市住宅》2021,28(10):136-137
阳台作为功能性的建筑构件,在提供实用空间的同时,对调节室内的物理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以济南地区为例,结合设定的模拟方案,运用CFD模拟的方法分析阳台外挑宽度、阳台窗开启扇的位置、尺寸等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提出1.5m阳台外挑宽度、开启扇正对阳台后房间布置、适当增加开启扇面积等优化措施,力求进一步改善室内通风效果,优化室内通风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层住宅外窗设计样式对室内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文章通过总结高层住宅起居室和主卧室外窗常见设计样式,使用CFD软件Fluent对建筑外窗常见的典型设计样式的室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外窗尺寸和开启扇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外窗开启扇相对位置对室内流场分布影响很大;在外窗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窗户分格数和开启扇数量增大,室内平均风速和R值增大,但其存在临界值,超过临界值,R值明显减小。文章依据模拟结果,并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对高层住宅外窗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珂  张彤 《当代建筑》2021,(9):34-39
本文以南京市碑亭巷110号居住建筑为例,结合民国时期建筑的空间特征及通风特征,归纳了三种房间类型,应用Fluent软件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内墙洞口对各类房间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多组模拟结果对比,得出优化方案,为同类建筑的自然通风改造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建筑热工模拟软件DeST-h和ePMV热舒适模型研究了自然通风下福州市住宅围护结构性能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选择一栋11层高层住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该建筑标准层7个不同朝向典型房间在自然通风环境下的逐月、全年热舒适状况,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外墙、外窗、外遮阳、房间朝向等因素对改善自然通风下室内热舒适的效果和相关规律,并提出室内热舒适性改善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全阴天工况下卧室窗墙比、地面面积、房间进深、外遮阳出挑长度对室内平均采光系数的影响显著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全阴天工况下,室内平均采光系数的影响因素的影响显著度为建筑进深窗墙比地面面积,全阴天情况下外遮阳出挑长度变化对室内光环境影响不显著。因此在住宅户型设计时,应将控制房间进深作为改善室内光环境的主要措施,而并非一味地降低遮阳板的出挑长度及增大窗墙比。  相似文献   

6.
吕杨 《福建建材》2011,(8):36-37
外窗对于建筑室内通风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就此从建筑物外窗的朝向、开窗的位置、窗洞口高度、可开启扇的面积、外窗的形式对建筑室内通风效果、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芦岩  伍晨  陆游 《建筑节能》2016,(5):49-5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自然通风时外窗的室内外风压差提出了要求,但并未考虑室内热舒适均匀度的问题.通过结合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对天津地区过渡季自然通风室内热舒适区的确定,对不同外窗风压、房间进深及门窗组织形式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发现室内热舒适均匀度与室外风压、房间进深均存在比例关系,室内热舒适均匀度随室外风压的上升而下降,并给出了ADPI在不同房间进深、风压及门窗组织形式下的预测图表,供建筑师参考.  相似文献   

8.
拉萨市建筑冬季热环境影响因素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建筑朝向及外窗等因素对拉萨市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为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和采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笔者对该地区建筑冬季室内、外热环境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即使没有采暖系统,当地南向房间仍可基本达到人体热舒适中的温度要求;白天窗帘开启比窗帘关闭可提高南向房间日均室温1.1℃。即使南、北向房间分别采用单层、双层玻璃窗,当白天窗帘关闭时,前者日均室温也比后者高4.0℃;而当白天窗帘均开启时,前者更可高出7.4℃。北向房间双层玻璃窗全关闭与仅外扇关闭相比,日均室温可提高1.2℃。根据测试结果,建议增强北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增大南向房间透光面积,有利于改善当地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自然通风时外窗的室内外风压差提出了要求,但并未考虑室内热舒适均匀度的问题。通过结合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对天津地区过渡季自然通风室内热舒适区的确定,对不同外窗风压、房间进深及门窗组织形式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发现室内热舒适均匀度与室外风压、房间进深均存在比例关系,室内热舒适均匀度随室外风压的上升而下降,并给出了ADPI在不同房间进深、风压及门窗组织形式下的预测图表,供建筑师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过渡季节自然通风节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建筑节能》2011,39(10):19-22
外窗和透明玻璃幕墙的开启对建筑自然通风效果影响很大,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在项目前期对主要公共空间的幕墙开启进行优化,得出过渡季节60%的时间可以通过自然通风满足公共空间室内热舒适要求,报告厅因建筑功能和使用上的特殊性,建议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运行模式,提高室内舒适度的同时减少系统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1.
12.
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山西建筑》2014,(10):110-111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机理,并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起高架桥上BRT公交车火灾事故的详细勘察和缜密调查,分析提出制定特殊火灾事故调查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建立重大火灾事故多部门尤其是刑侦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以及从火灾事故调查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文晋  王成荟 《山西建筑》2011,37(29):75-76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管桩模型,对成层土中桩身处承受水平荷载的基桩受力性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对桩身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的分析,得出了水平荷载下桩身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2):1772-1774
"辛以润之"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辛润"是"辛散"功效作用于脾、肺、肾而依次派生出的功用变易,是天地阴阳、五行五脏之间紧密联系的体现;另一方面,对"辛润"的运用不该只局限于治疗"肾苦燥",而更应将其追溯到"发越脾气"与"从阳引阴"上去,以使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更加深刻、广泛;最后,对于药物性味的合理运用与理解应该与药味之间的相互配伍、中药归经理论结合起来,使其得以互相为体为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6.
卢春祥 《煤气与热力》2007,27(11):36-37
分析了燃气表滑阀与滑座、输出轴、计数器对产生跳字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孙健  丁国忠 《山西建筑》2008,34(6):57-58
对MVRDV 的理论进行了探索,指出MVRDV 建筑事务所热衷于研究城市空间扩张与自然空间发展的关系及城市空间和建筑本身的密度实践,并通过对MVRDV 案例的分析,论述了提高建筑密度的手法和优化城市空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住宅楼分户排水可基本杜绝以往管道穿楼板导致的"跑、冒、滴、漏"和随意往管道投垃圾而导致堵塞下层管道(尤其是底层排水横管)等弊病,有效解决卫生间"臭味"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许兆凤 《山西建筑》2009,35(2):185-185
指出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元件,对其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利用PSIM软件建立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该模型仿真精度高,能够准确地反映其物理特性,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