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地城市建筑容积率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高,开敞空间越来越少,城市问题日益凸显,而绿地空间的优化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成效显著。针对山地城市三维立体的空间属性、山水相依的城市环境与紧凑密集的用地形态等个性特征,该文以渝中半岛为例,从保护山水资源、呼应山水格局、凸显山地特色、拓展与联系绿地空间等角度,探索了山地高密度城市绿地空间的优化策略。该研究对国内同类型城市绿地空间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展展 《南方建筑》2006,(7):109-111
目前,山地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存在着缺乏生活活力的问题.本文从提高可识别性、可达性,发展空间多样性,提高空间使用效率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再现山地城市滨江地带的生活活力.  相似文献   

3.
向星  蒋智 《城市住宅》2021,28(4):152-153,156
当前,如何充分发挥山地城市滨水空间资源优势,成为山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山地城市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人文要素和山地城市滨江公共空间价值规律,总结滨江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山地城市滨江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卢峰  雷蕾 《室内设计》2009,(3):41-4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山地城市的形态己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密切融合转向疏远对立。为此,本文以重庆市两江四岸城市设计为例,从自然景观要素保护和城市整体形态控制两个方面入手,对当前山地城市滨江地带的城市设计策略和方法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颂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10,26(3):14-18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和资源紧缺条件下,迫切需要以发挥生态功能、社会效益等综合功能为目标,符合城市空间快速演化规律,指导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发展相辅相成,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是一对耦合的关系。探索和研究二者的耦合规律和模式以达到双方共存、综合效益最大化应列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一种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生态功能、城市发展空间相互促进的耦合分析方法,基于GIS和多目标分析技术,以无锡市区为例,确定城市绿地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区域,为无锡市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城镇化发展速度与日俱增,城市的空间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约2/3的土地面积属于山形地貌结构,山地空间的建设与开发模式受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城市可建区域表现出稀缺性与异构性的空间特征.本文主要阐述由地形因素影响而成的山地城市形态及其以往的运行机制,通过对比中国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发掘出以山体为客...  相似文献   

7.
乔柳 《室内设计》2010,(2):58-61
在归纳总结山地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山地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的规划重点,综合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建设适宜性评价和禁限建要素等分析了如何对规划区空间管制用地进行有效组织、进而制定空间管制用地分区和管制导引,并依托ArcGIS9.3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山地城市空间管制研究方法,以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规划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规范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山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为主要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对山地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模式进行相应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陈群元  喻定权 《规划师》2007,23(7):72-75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发展在物质形态上的体现,是城市发展各种合力作用下的结果.我国城市空间扩展主要受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作用、交通建设的指向作用、政策和规划的控制作用、居住文化的引导作用等五大作用力影响.这五种作用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耦合,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我国城市空间扩展.  相似文献   

11.
张水清 《规划师》2002,18(3):68-70,85
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现代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了上海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条件与必要性,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并从政府政策的的角度,提出了今后上海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贾小艳  刘骏 《福建建筑》2011,(12):19-21
与平地住区相比,山地住区具有鲜明的地形特征,正是这种地形高差变化及走势使得山地住区外部空间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因此,探究山地住区的入口空间特色,需抓住地形地貌这一因素,分析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住区入口与城市空间及住区布局之间的联系,并总结出空间的多层次构成和各构成要素的细节设计,对今后山地住区入口空间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煤炭型山地城市的空间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矿区建设的影响和制约,空间上早期呈现出独立组团式发展的格局,城镇呈现出依附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模式对城市空间的拓展与城市功能布局的优化产生着较大的制约作用。文章试图以古交市为例,以城市空间面临的自然条件、矿区制约及城市功能优化等问题为出发点,在统筹自然本底条件和矿区生态修复的背景下,探索城市空间拓展、城市与矿区的功能及城矿一体发展等方面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戴彦  陶陶 《中国园林》2010,26(7):69-72
山地城市是一种生态敏感性较高的人居环境类型,面临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建立完善有效的城市防灾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构成的重要环节,其空间布局需要在客观评价防灾效能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以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城市绿地为例,通过对灾前城市灾害易发区的隔离性、灾时人群避灾救援的接纳性、灾后灾民临时安置的支持性3项内容的评价,探讨山地城市绿地布局防灾效能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系统的科学建构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的绿道具备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廊、供人们休闲游憩、连通城市公共空间等功能.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追求的提高,城市绿道也迎来了适宜的发展契机.近年来,重庆市越来越重视滨江区域的城市风貌更新与环境治理,两江四岸也迎来了环境与风貌提升的契机,而滨水绿道的规划设计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结合重庆北滨路西延伸段的场地状况,分析其存在问题,同时结合山地城市滨水道路的场地特点进行场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龙灏  唐崭 《室内设计》2011,(5):47-52
山地城市由于其自然的山水骨架构筑了有别于平原城市的城市形态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地处中国大陆西南的重庆市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立体城市。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渝中半岛为典型样本,按发展的历史时间顺序论述了山地城市形态的演变和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分析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对山地城市未来的形态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娱乐、休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滨江山地城市特殊的地理条件,其广场的设计有别于其他平原城市.本文以滨江山地城市--重庆朝天门广场设计为例来探讨滨江山地城市广场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陈明  胡义  戴菲 《风景园林》2019,26(12):74-78
缓解大气颗粒物污染、营造清洁健康的城市环境是中国绝大部分城市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城市绿地能有效缓解PM_(2.5),然而当前对绿地空间形态的研究不足,导致能在规划设计中直接应用的成果不多。基于武汉市9个城市绿地空间形态要素量化差异与实地测量的PM_(2.5)浓度大小,探索二者深层的量化关系规律。结果显示:1)PM_(2.5)消减量随绿地规模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当规模大于5~10 hm~2消减量减缓;2)绿地面积、周长及形状指数与PM_(2.5)的消减量显著正相关,分维指数与近圆形形状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PM_(2.5)的消减效率随绿地规模的增加急剧下降,当绿地规模超过5~10 hm~2,消减效率变化不明显。通过量化分析,揭示对PM_(2.5)消减具有显著影响的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指标,提出适当的规模、不规则或复杂的绿地形态及分散式的布局等绿地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娱乐、休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滨江山地城市特殊的地理条件,其广场的设计有别于其他平原城市。本文以滨江山地城市——重庆朝天门广场设计为例来探讨滨江山地城市广场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王禾 《重庆建筑》2006,(6):17-19
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变往、娱乐、休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滨江山地城市特殊的地理条件,其广场的设计有别于其他平原城市。本文以滨江山地城市——重庆朝天门广场设计为例来探讨滨江山地城市广场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