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乙醇生产及其产业链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巴西乙醇生产、消费及其产业链的拓展.到2007年底,巴西约有400座乙醇工厂,已有超过500万辆汽车采用混合燃料乙醇汽油.巴西乙醇生产不断扩能,将向世界其他地区增加出口.巴西基于甘蔗原料以乙醇生产乙烯和丙烯,并发展生物乙醇拓展塑料产业链,生产聚乙烯.  相似文献   

2.
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水为分散介质,研究了纳米Al2O3纳米SiC单相粉体以及Al2O3/SIC复合粉体悬浮液的分散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入适量的分散剂,改变分散介质,调节pH值,可以获得分散性良好的纳米Al2O3纳米SiC及其复合粉体的稳定悬浮液;蒸馏水是较好的分散介质;球磨、六偏磷酸钠的用量、pH值对纳米Al2O3粉体、纳米SiC粉体及其复合粉体的分散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刘阳  陈涵  郭露村 《中国陶瓷》2008,44(4):15-17
研究了微量(07~0.15mol%)CuO添加剂对3Y-PSZ陶瓷材料烧结和机械性能的影响。适量添加CuO可以促进5Y-PSZ的烧结并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经1500℃下2h烧成,添加0,45mol%纳米CuO的试样具有最高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其值分别为620MPa和12.2MPam1/2,比同样条件制备的纯3Y-PSZ分别提高了38%和46%。  相似文献   

4.
《天津化工》2005,19(3):60
据悉,中国石化与其控股公司上海石化近期签署了催化剂资产收购协议,经评估,该催化剂资产为4991.62万元,定价为4991.62万元。此项收购虽然金额不大,却标志着中石化对我国催化剂行业整合的开始。我国的催化剂行业目前仍然比较分散,集中度较低,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因此中石化通过业内整合充分利用研发优势,以打造亚太地区最强的催化剂企业。从行业发展看,催化剂市场有较大的潜力。目前,世界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产量大约为8000万t/a,  相似文献   

5.
《塑料制造》2005,(5):12
在上海市市长韩正和拜耳材料科技集团董事会主席诺仁博博士、拜耳材料科技北美自由贸易区总裁Greq Babe及拜耳材料科技聚氨酯全球总裁Peter Varlacker,拜耳材料科技大中华区发言人戴慕博士的见证下,与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阮延华主任共同签署了一份在中国上海化学工业区的拜耳MDI工厂与相关设施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协议。该签署仪式于2005年4月1日举行,正值上海市市长韩正访问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柏镇工业区的拜耳工厂。  相似文献   

6.
继港台、东南亚紫砂热之后,韩国紫砂热正在悄然形成。加上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地理方面的因素,近年来韩中陶艺交流日见频繁。2004年春,毛国强、杨勤芳等携200余款砂艺作品在汉城(今韩国都城  相似文献   

7.
春节前后,吉安市遭遇到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连续出现了低温、阴雨和雨夹雪,成为全省灾情最严重地区之一.特别是1月25日以后,出现了持续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冰冻损坏了市区的电网,压垮了树枝,封锁了道路和桥梁.  相似文献   

8.
收集了2010年7月~2011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0~2011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苏石 《玻璃纤维》2005,(5):42-42
欧文斯科宁公司(以下简称OC)创建66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玻璃纤维的新用途,是建筑材料和复合材料行业的领先创新者和制造商,OC进入亚太市场也已超过30年,长久以来他们专注于推广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以及扩大其供应基地.最近,欧文斯科宁在印度扩充了生产能力,并在上海设立了技术中心.至今为止,欧文斯科宁在亚太区已有超过1800名员工,从事建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生产,销售和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0.
花粉症又称季节性鼻炎或枯草热,是敏感个体对花粉的一种超敏反应.在美国,每一百个人当中就有两个以上的人患花粉症;现在日本有1300万人饱受花粉症折磨,超过总人口的10%[1].我国的发病率为0.5%~1%,高发区达到5%,虽没有上述一些国家那么严重,受害者亦相当可观.全世界花粉症发病人数到1999年就已有5000多万[2],可见花粉症患者是一个绝不可轻视的群体.图1显示了花粉过敏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