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300MW开式循环水带胶球装置吸收式热泵余热供热进行系统研究。系统自配置胶球清洗在线装备嵌入型4流程吸收式热泵系统尚属国内第1次集成应用,年均回收余热量169万GJ,按当地近年燃烧煤种热值计算,相当于年节煤10.12万t,减排CO22.54万t,减排SO21156t,减排烟尘867t,减排灰渣1.5万t。通过各采暖季每月热泵供热量及回收余热量变化曲线,分析曲线趋势变化,准确反映了各采暖季的运行状况及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群 《中外能源》2009,14(4):96-98
分析了某石化公司油页岩干馏系统加热炉、冷却塔等装置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潜力,指出回收该部分余热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了该部分余热的回收利用方案,即采用BR型板式换热器对循环水进行换热回收。介绍了BR型板式换热器结构与特点。方案实施后,节约了采暖用蒸汽180t/d,减少软化水外排量约60t/d,节约费用约140万元。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燃煤电厂的能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提取发电机组的循环水余热用于城市供暖,在热电厂内设置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站,利用机组循环冷却水作为热泵的热源水,提取余热加热热网水,从而显著提升热电厂的供热能力及热效率,进一步降低综合供电煤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热电联产机组中,汽轮机乏汽的热量被排放到环境中,致使机组冷源损失较大,机组热效率难以提升,并且会造成环境的热污染,为了回收大量循环冷却水余热,本文以某电厂N200/CC144-12.75/535/535/0.981/0.245型机组为例,利用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建立余热回收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与原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并选定不同的工作参数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择选出较为经济的工作参数,为以后余热回收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高效利用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论述火、核电厂循环冷却水冷却过程中向其余热受纳环境释放出的热量之巨大和对其排放环境的负面热影响,提出了采用热泵技术回收回用此余热的意义及开展此项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新世纪和谐电力建设进程中,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高效利用正顺应了加快推进环保清洁电源建设,把电厂建设成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热电厂的余热资源、可利用的热泵技术,分析吸收热泵在热电厂余热回收中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出吸收式热泵适合在热电厂中应用的结论,为热电厂选取余热回收技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采用高温水源热泵等新技术装备,回收糖厂用于蒸发和煮糖的循环冷却水中大量的低品位热能,同时也降低了循环水池对冷却水的降温负荷,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冷却水用量.采用该项糖厂节水及回收低温余热的新技术,既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可获得节水及环保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汽轮机排汽造成大量余热及循环冷却水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热泵系统对排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方案。以N600-16.7/537/537机组为例,设计了机组回收余热系统方案,建立了余热利用后机组热经济性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机组热经济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机组发电负荷的增加,热泵系统对机组余热回收效益增大;在一定的厂用电率范围内,机组热经济性得到了提高;如果厂用电率大幅攀升,热经济性有所下降,但节省了大量水资源,热污染也有所减少,社会意义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蕴含较为丰富的低温余热资源,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将这一部分热量回收能够大幅度提高机组的热效率。采用热力系统能效分布矩阵方程(EEDM)对采用5段抽汽驱动热泵的某300MW机组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热泵技术使机组循环效率和热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46%和10.67%,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水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和工业废水利用现状,主要对河北省某工业余热回收的水源热泵供热项目的项目概况、系统组成和水源条件等进行了具体介绍,通过对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概算,分析了项目的节能和减排效益,得到项目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何晓红  舒斌 《节能》2012,31(12)
综述火电厂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并对各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集中式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在当前应用最广泛,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苇湖梁电厂低温余热利用项目是集中式吸收式热泵125MW水冷机组技术在国内的首次工程应用,项目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可实现年节约标煤41688t,节水65.88万t。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源热泵回收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的余热,挖掘低品位热能,既能提高电厂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冷却水的蒸发量,减少向环境排放的热量和水汽,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通过水源热泵与低真空供热技术的计算对比分析,得出水源热泵技术在回收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张理论  赵金辉  张力隽 《节能》2013,32(3):38-41,3
为了利用电厂中产生的大量温度高于环境温度10℃左右的低温循环冷却水,从提高系统热力学完善性出发,选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系统,对电厂余热加以利用。详细分析了吸收式机组的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以300MW机组为例,进行了热力计算,并对机组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进行电厂余热回收时综合性能系数可以达到1.78,可供给55万m2采暖面积,与原热电联供系统相比,每年可节约蒸汽15669.7t,经济效益达1389088元。  相似文献   

14.
复合相变换热技术是一种回收锅炉排烟余热的新型技术,其壁温可控可调,具有防止烟气侧低温腐蚀的突出优势.介绍了宝钢采用该技术回收利用本厂内一台低压锅炉排烟余热生产生活热水的节能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5月投运,至今运行良好.运行结果表明,该复合相变换热器可使锅炉排烟温度由194℃降至138℃,同时获得90℃热水19.1 t·h-1.通过实施该节能项目可回收烟气余热约1 400 k W,年节约标准煤约1 300 t,推进了宝钢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5.
为总结热泵在热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现状,促进热电厂乏汽余热回收技术进步,论文综述了利用热泵技术回收热电厂乏汽余热的技术特点和研究现状,对各种热泵回收热电厂乏汽余热技术进行分类,并对比分析了热电厂乏汽余热直接回收和间接回收的区别。建议应根据热电厂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热电厂乏汽余热的回收方式。本综述可望为同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回收利用余热废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是我公司一直追求的目标。原有燃气锅炉采用高温水源热泵技术,回收冷却水余热,提供80~85℃高温热水,用于生产线清洗用热水是我公司节能技术的又一举措。1改造前情况某乳业公司酸奶工厂在生产酸奶制品过程中,牛奶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需要把牛奶冷却到2~4℃,先通过冷却塔做一级降温(图1),再通过冷冻水进行二次降温后进入制作酸奶的下一步工艺流程。为降低空压机排气温度,冷却润滑油,需使用循环冷却水对空压机进行冷却(图2)。  相似文献   

17.
吕向阳  吴华新 《节能》2010,29(6):69-71
介绍热电联产相结合的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并结合实例工程的计算与分析,指出该技术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该方法可回收利用大量冷却水的低温余热,大大增加现有热源的供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针对某矿井总回风蕴含热能较大、回收利用价值高的优势,提出了利用回风源热泵技术将回风热能交换到循环水中,作为热泵系统低温热源的方案,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和实测数据出发,进行了方案实施。经使用验证,该方案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年节约煤炭2 500 t,减排CO26 365 t,减排SO249 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双碳”背景下,清洁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特别是热泵技术在煤矿产业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邢台某煤矿余热回收项目一期自投入至今已产生较好的效果,现以二期改造项目为实例,在分析其现有热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场余热现状,提出了基于水源热泵技术的改造策略,并对该项目的经济性和节能性进行了论证,为类似改造项目提供了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蒸汽型吸收式热泵技术在霍煤集团热电二分厂的应用,项目通过回收电厂低温冷却水余热,并结合原汽/水换热系统为附近家属区集中供热。通过理论计算、工程实施和实际供热效果的验证,表明该系统在热电二分厂的应用获得了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