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烟煤和无烟煤价格高,褐煤价格低,使用褐煤的水泥厂越来越多。有关资料表明,世界范围内褐煤的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煤炭总可采储量的40%,我国褐煤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3%。1煤炭分类与褐煤发热量分级煤炭分为硬质煤和软质煤,硬质煤包括烟煤和无烟煤,软质煤即为褐煤。根据《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5751-2009),煤炭分类指标见表1。根据我国煤炭行业对褐煤按发热量分级,褐煤的发热量范围见表2。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7年3月、2000年7月两次受缅甸三“A”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该公司在缅甸曼德勒兴建规模为年产24万t回转窑水泥厂一、二期工程的设计任务,2002年9月工程全面竣工投产。前期工作阶段,燃料的选择就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缅甸,项目的可选燃料有烟煤、天然气、褐煤、柴油。从资源上看,褐煤在缅甸很多,储量很大,褐煤质量见表1、表2,自有矿山,自采自用;该国也有烟煤,主要分布在东芝省,烟煤储量有限,由国家控制开采,国家规定只能用作发电用煤;柴油和天然气由国家统配,供给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褐煤干燥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英  程靖  孙国恩 《广州化工》2011,(3):38-39,55
褐煤在我国储量巨大,但由于褐煤含水量大,一直阻碍着褐煤的高效利用。本文介绍了褐煤干燥技术的概况,同时,重点介绍了适用于高含水褐煤的干燥技术。褐煤干燥技术对于我国清洁煤的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合适的褐煤干燥在煤化工行业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俎继兵 《广州化工》2011,(24):34-35
褐煤的高水分量几乎影响褐煤利用的每一方面。为了实现褐煤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中利用煤的形成过程设计了一套褐煤提质工艺,主要是模拟一个高压、高温的环境加速褐煤转变。工艺中要求合适的压力和温度,可以明显提高脱水率。  相似文献   

5.
褐煤的利用     
不用粘结剂的褐煤砖1.概况褐煤砖的有效利用是目前煤炭加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既提高了褐煤作为燃料的使用性质,又能大大改善这种煤的加工特性。2.工艺描述下面的工艺描述适用于一个日产4000吨  相似文献   

6.
阳离子褐煤中腐殖酸及阳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离子褐煤是一种重要的钻井液处理剂。腐殖酸含量及阳离子含量是评价阳离子褐煤处理剂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指标。对阳离子褐煤中腐植酸及阳离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现有腐殖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后,提出一个新的腐殖酸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分析阳离子褐煤的生产工艺及分子结构后,通过17%的硝酸脱色,采用银量法测定Cl-含量来实现阳离子褐煤中阳离子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田广 《水泥工程》2016,29(6):28-30
缅甸金山水泥厂1500t/d熟料生产线采用褐煤为燃料。该厂针对褐煤挥发分高、热值低、灰分比例高,分解炉系统易发生结皮、结圈导致堵塞的特点,设计中进行了烧成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优化配置,以及窑尾预分解系统结构的设计优化。文章针对该预分解窑系统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1选择适宜的配料方案(KH=0.93±0.01,SM=2.5±0.1,IM=1.6±0.1);2按制好煤、料、风、窑速的匹配;3稳定烧成系统热工制度,做到"三稳一快"。同时,对系统可能进一步实现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泥》1982,(3)
刁口两口口刁户.门.Zement一Kalk一Gips水泥一石灰一石膏(西德)褐煤煤粉的生产和使川51 .52皿z~226煤粉的燃烧和爆炸特性81.5 227~233从同业协会角度看煤磨系统中的生产安全问题 81。5 234~么37L五gerdorf水泥厂煤磨安全生产经验 81。5 238~242川微分计量秤计量煤粉81.5 243~24  相似文献   

9.
程金  朱刚  陈蕾  袁向炜 《水泥工程》2022,35(1):20-22
埃塞俄比亚地质形成期较短,且具高原国家构造活动复杂的特质,埃塞俄比亚的水泥厂所使用的原料、燃料、混合材料等具有其特定的资源禀赋特征.其中,砂岩的成熟度较高,对于生料粉磨和烧成均具有一定的影响;黏土中铁质含量高,一般不需要加入铁质校正原料;混合材主要为天然物料-浮石、火山灰、凝灰岩、石灰石等;当地的燃料以褐煤为主,其热力...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褐煤资源清洁高效高值化利用,分析了我国褐煤资源的地域分布特征和基本煤质特性,系统梳理了褐煤主要利用方式,并对褐煤高效清洁利用方向进行展望。我国褐煤资源储量丰富且地域分布集中,其中内蒙古和云南省褐煤储量约占全国褐煤资源总量的90%;与云南褐煤相比,内蒙古地区褐煤成煤年代较早,其水分、灰分、硫分均较低,褐煤蜡含量也较低。燃烧是当前褐煤主要利用方式。褐煤化工利用技术众多,除液化制燃料油技术在我国实现工业化,少有其他技术工业应用成熟。今后需深化褐煤燃烧技术研究,积极推进褐煤燃烧清洁高效化发展;科学规划褐煤化工利用途径,加速突破褐煤化工利用技术关键壁垒;加速配套环保技术研究,探索适于褐煤利用过程的环保工艺路径。  相似文献   

11.
0 前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煤转化应用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即使在石油过量充斥整个世界市场时,也一直继续进行着褐煤和褐煤低温焦炭的气化。目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利用褐煤型煤通过固定床加压气化用于国营黑水泵煤气联合工厂生产城市煤气。这项工艺将来还会继续使用,并通过一些措施来提高效率和生产能力。然而,对褐煤及其它合适的碳素物进行气化的更广泛的开发需要提供一个新的高效的气  相似文献   

12.
从褐煤分散性抽提腐植酸时反应混合物并不需要外部加热,与常用浸渍法相比,抽提时间缩短一个数量级,对农业利用时省去了固体除去这一步骤,因而过程变为一步完成,褐煤的可燃部分有87%可被利用,而在常用法中褐煤的可燃部分则仅利用63%。  相似文献   

13.
煤与水的表面相互作用是洁净煤技术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然而,褐煤与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微观机制在原子尺度和电子结构方面仍不明确。尤其缺乏褐煤中不同官能团与水之间相互作用能量、稳定性结构特征、相互作用本质的系统考察。基于多尺度分子模拟研究了褐煤与水微观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基于量子化学计算重点考察典型褐煤模型结构中不同官能团与单分子水的相互作用,获得水分子在褐煤不同位点吸附的局域极小构象,以及稳定吸附构象的几何结构特征。基于独立梯度模型的直观绘景阐释了褐煤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主要为范德华作用和氢键。借助能量分解分析方法定量描述并确定了静电作用是稳定煤-水相互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此外,还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不同数量褐煤分子与大量水分子相互作用的组装行为和演化特征,阐明了褐煤分子结构在大量水中的团聚现象。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同样印证了褐煤和水分子主要以静电作用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褐煤水分,提高褐煤利用效率,通过研究在不同湿度环境中内蒙古和云南2种褐煤的持水能力,分析了褐煤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大分子骨架对褐煤持水作用的贡献,以及表面含氧官能团对褐煤持水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褐煤的持水能力与褐煤中羧基和羟基含量之和成正比。煤炭大分子骨架对褐煤持水能力影响不明显。环境的湿度对褐煤的持水作用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综述褐煤煤化工利用现状,比如褐煤热解、褐煤液化、褐煤气化、褐煤生产腐植酸等。介绍其在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中的地位,并提出褐煤用于煤化工的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炭质吸附剂和褐煤微生物转化等比较有前景的领域。未来褐煤在煤化工利用方面应当会朝着清洁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为泥炭在适度压力下转变而成,煤化程度低,用作气化原料存在许多缺陷,如高水分、高灰分、熔点变化大、机械强度低、热稳定性差、煤气粉尘含量大、料层透气性差等。但将褐煤提质后制备高浓度水煤浆,再通过水煤浆气化加以利用是褐煤利用的一个新途径。本文通过对褐煤原煤和提质型煤成浆特性的研究,通过级配试验、添加剂试验、成浆浓度试验等,得出褐煤经提质后成浆性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为褐煤应用拓宽了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褐煤是燃烧值低的劣质煤,其腐植酸含量较高。以褐煤为原料,展开了对腐殖酸提取技术和工艺的研究。褐煤腐植酸提取的过程实际上是褐煤的氧化、氨化和磷酸盐处理的过程。褐煤腐植酸产品在农业﹑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广泛,加上我国褐煤资源丰富,说明褐煤腐植酸行业发展空间广阔。褐煤腐殖酸的提取技术研究对褐煤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绿色工艺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新型煤气化技术对褐煤的要求出发,对比分析了蒸发式与非蒸发式褐煤干燥技术处理过程中对褐煤产生的不同作用,并着重叙述了非蒸发式褐煤干燥技术对褐煤的改质作用,提出非蒸发式褐煤干燥技术给处理煤化工用褐煤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褐煤储量丰富却是劣质燃料,但氧含量高使其成为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前驱体。褐煤降解及其产物分离是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关键。通过褐煤有机质的降解,褐煤降解产高值化学品,既能提高褐煤的经济效益,又能减轻褐煤直接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实现褐煤的非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昭通褐煤中添加褐煤焦和NaNO_3的微波提质实验,研究褐煤焦与褐煤质量比、NaNO_3质量分数和微波功率对昭通褐煤的微波提质特性的影响行为,用几种常用的薄层干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探讨适合褐煤焦和NaNO_3对褐煤微波提质的最佳干燥模型,利用修改Arrhenius方程计算出褐煤干燥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随着褐煤焦与褐煤质量比、NaNO_3质量分数和微波功率的增大,褐煤干燥平衡时间减小,而褐煤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增大;Page模型最适合描述褐煤焦对褐煤微波提质的影响行为,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最适合描述NaNO_3对褐煤微波提质的影响行为;用修改Arrhenius方程分别计算褐煤焦与褐煤质量比为0.25∶5的不同微波功率和NaNO_3的质量分数为5.0%的不同微波功率的表观活化能,数值分别为579.44W/g、286.87W/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