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装药量对塑料导爆管传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装药量的聚乙烯导爆管的传爆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时,装药量在13.64-21.90 mg/m的范围内,爆速的变化范围为1887-1931 m/s,爆速随装药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装药量为21.90mg/m时管壁被击穿;装药量为13.64 mg/m时,未见其感度降低和传爆不可靠。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速摄像技术,对导爆管的正常起爆与传爆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导爆管的起爆与传爆过程的高速摄像图像。对高速摄像图像进行了分析与测算,得到1745 m/s爆速导爆管起爆过程的爆轰成长规律及其成长长度为18.5cm左右的结论,得到了稳定爆轰波结构模型及其有效反应区长度为7cm左右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导爆索-导爆管复式起爆系统中的盲炮问题,从导爆索-导爆管联接角度、导爆索能够安全起爆导爆管的安全距离、传爆方向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导爆索-导爆管起爆系统的起爆特点,建立了正向、反向传爆的数学模型,获得了最佳起爆角度范围;接着根据能量起爆机理,计算了导爆索爆轰引起的冲击波可引爆导爆管的最大搭接半径;最后,进行了不同搭接角度、不同搭接半径的导爆索-导爆管复式起爆系统的起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导爆索-导爆管搭接角度在70°~110°传爆较为可靠,最大搭接半径在6~8.4 mm内能够可靠引爆导爆管,这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低爆速炸药,选用的原材料有氧化剂、军用废火药及少量助剂.研究了火药的粒度、助剂对炸药的爆速和感度的影响.得到的低爆速炸药密度在 0.95~1.05g/cm3,45mm药卷炸药的爆速能控制在1800~2000m/s之间,作功能力在340~370ml之间,传爆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单一、连续破孔特殊情况下的导爆管传爆可靠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的导爆管爆速平均为1750m/s。通过对高速摄像图的精细观察和测量分析,得出破孔导致导爆管管道效应被破坏后,对于单一破孔,维持导爆管可靠传爆的半破槽长度最大为15mm;1530mm之间可能传爆,传爆几率随着半破槽长度增加而减小;超过30mm传爆失败;20mm单一半破槽导致的传爆延迟时间至少为195μs。对于连续破孔,半破槽长度及密集度越大,传爆可靠度越低,连续3个5mm半破槽的导爆管整体传爆时间延迟255μs。试验结论可对爆破施工现场的网路连接提供防范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平 《工程爆破》2012,18(3):93-95
介绍了一种低爆速粉状乳化炸药制备方法,通过乳化、钢带冷却、固化、粉化的工艺流程,采用控制炸药粒度的方法得到1种低爆速炸药。该炸药外观为细颗粒状,粒度1.2~2.5mm、装药密度0.90~1.05 g/cm~3。试验证明,该低爆速炸药具有雷管起爆感度,爆速2200~2700 m/s、猛度8~12 mm、传爆长度>12 m(装药直径32mm),储存期>6个月。该低爆速炸药生产工艺简单、爆速调节方便、安全性好,可满足特殊控制爆破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贵阳花果园V区孔桩爆破中塑料导爆管多次产生拒爆的实际情况,为降低盲炮的产生、提高准爆率,特对导爆管传爆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高速摄像机进行完整导爆管的传爆试验,获得所使用导爆管的稳定爆速为1650 m/s;然后进行切缝试验,得出切缝长度在12 cm以上导爆管将产生断爆,断爆爆速临界值为525 m/s;最后进行注水试验,当注水长度达2 mm必断爆。结果表明:施工误操作破损后的塑料导爆管使用在含水的孔桩内,盲炮率较高,切缝是导致拒爆的诱导因素,注水是主导因素;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孔内积水及确保导爆管完整无缝隙,防止积水渗入导爆管导致拒爆,可有效降低盲炮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180°对折、缓结、轻度死结和严重死结4种特殊情况下的导爆管传爆可靠性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导爆管爆速平均为1750 m/s.通过对高速摄像图片的精细观察和计算分析,得出:导爆管经过180°对折后仍能成功传爆,但整体传爆时间平均延迟29μs;缓节和死结不会导致传爆中断,但打结力度越严重,对打结处传爆速度下降和传爆时间延长的影响越大,死结导爆管结点传爆时间平均延迟32 μs,整体延迟37.2 μs.爆轰波经过对折点和死结处后,爆速剧降,通过精细观测定量确定了爆速复原正常值的历程和时间.实验结论可对爆破施工现场的网路连接提供防范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一种新型导爆药及由其拉制成的新型变色导爆管进行了相关性能研究。采用起爆药SY(三乙烯二胺乙二胺高氯酸共晶)作为导爆药的主成分,提高了起爆感度与安全性。该导爆药配比为w(SY):w(变色粉):w(Al)=88:9:3;以感温变色粉作为新型变色剂,实现激发前后导爆管颜色由有色到无色的变化,从而对导爆管的使用情况进行鉴别,同时使得导爆管的回收较传统导爆管更为便捷;由于主成分为爆轰威力更小的起爆药,对高温下导爆管易穿孔的矛盾有一定的缓解,同时爆速稳定,满足国标大于1 600m/s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震源药柱用低爆速炸药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黄文尧 《爆破器材》2001,30(2):12-15
文章根据地震勘探震源药柱对低爆速炸药的要求 ,确定炸药的组分、配方及其混药工艺 ,产品经 2 3m井下传爆试验表明 ,该炸药爆速满足 16 0 0 m· s-1~ 2 30 0 m· s-1的要求 ,起爆和传爆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使导爆管具有良好的可溯源特性,研究了示踪剂在导爆管中的添加方法以及检测方法,通过改变示踪剂的组分及其添加量,得到含有不同种类示踪剂的导爆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对爆前和爆后样品中的示踪剂配比及含量进行研究,探讨了导爆管的装药均匀性、导爆管取样长度、导爆管取样位置对爆后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爆管的装药均匀性及取样位置对示踪效果影响较小,长度为10cm的导爆管取样量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半定量设计配比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导爆管的溯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型气源气相起爆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液化石油气加氧气为气相起爆系统新型混合气源,对其在细长管道内传爆性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气源在内径3mm长度500m的细长塑料管道内,经激爆形成的爆轰波传爆可靠,爆速达2500m/s,其尾部能可靠激爆多根分叉导爆管;爆轰淬熄直径为07mm。气相起爆器采用气体配比、混合、反射增压、防爆等装置的系统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PIC单片机与高可靠性的扩频无线控制技术,设计出包括无线遥控器、电子起爆器及配套电容式击发针的遥控导爆管起爆系统。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击发能量稳定性高,无线遥控起爆距离大于400 m。遥控起爆系统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现有导爆管起爆方式中存在的击发起爆可靠性差和导爆管消耗量大等问题,还丰富与优化了导爆管起爆系统,极大地增强了现场操作的便捷性以及起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达到了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导爆管传爆性能设计与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导爆管传爆规律定性分析基础上,结合不同装药条件,对导爆管传爆速度、反应区长度等主要传爆性能参数进行简化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12—18mg/m的普通导爆管装药量区间内,利用爆轰反应区能量损耗一半的经验算式对导爆管传爆速度进行估算,结果精度较好且计算简便。通过数值计算进行导爆管装药设计指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爆速是研究炸药性能的重要指标,虽然传统的爆速测量方法操作简单,但是由于测量点少、精度低,经常无法采集到有效的数据,而且也很难反映出炸药在整个爆轰过程中爆速的变化。为了弥补目前炸药爆速测量的缺陷,提出一种爆速的连续测量技术,采用高速数据采集与连续电阻丝探针相结合的方法来测试水下爆炸、工程爆破、爆炸焊接等工况下的各种炸药爆速,爆轰行程每米测量点数为2.5万,测量范围从50 m/s到10 000 m/s,测量精度可以控制在小于1.0%,通过数学拟合算法和编制程序对测量数据信号进行图形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出连续行程-爆速分析曲线,可以满足不同形式炸药爆速测量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工程爆破》2022,(3):93-94
介绍了一种低爆速粉状乳化炸药制备方法,通过乳化、钢带冷却、固化、粉化的工艺流程,采用控制炸药粒度的方法得到1种低爆速炸药。该炸药外观为细颗粒状,粒度1.2~2.5mm、装药密度0.90~1.05 g/cm3。试验证明,该低爆速炸药具有雷管起爆感度,爆速2200~2700 m/s、猛度8~12 mm、传爆长度>12 m(装药直径32mm),储存期>6个月。该低爆速炸药生产工艺简单、爆速调节方便、安全性好,可满足特殊控制爆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橡胶炸药的优良特性及其广泛用途,率先将高温硫化硅橡胶与室温硫化硅橡胶混合,作为橡胶炸药的黏结剂,通过组分的配比及制备工艺的研究,得到一种能够可靠起爆、稳定传爆的临界厚度为0.4 mm的薄片橡胶炸药配方,即太安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8596,其中额外加入了两种硫化剂,即过氧化双(2,4-二氯苯甲酰)和四乙氧基硅烷,并对该橡胶炸药进行了机械感度和爆速的测定。结果表明:其撞击感度爆炸百分数为32%,摩擦感度爆炸百分数为36%,药片厚0.6 mm,密度1.50 g/cm3时其爆速达到了6850 m/s。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温压炸药的能量水平和安全性能,通过分析温压炸药爆炸反应历程,开展了CL-20基压装型温压炸药的设计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L-20基压装型温压炸药装药密度2.015 g/cm3、爆热8 361 kJ/kg、爆速7 815 m/s,30 kg炸药爆炸时在远场12 m处的冲击波超压可对人员达到中度以上的毁伤;且其撞击感度8%,摩擦感度24%;在慢速烤燃、快速烤燃、12.7 mm子弹撞击试验中,炸药响应等级均为燃烧反应,爆轰性能和安全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9.
光纤爆速仪在导爆索爆速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河 《爆破器材》2011,40(6):27-28,31
介绍了光纤爆速仪基本原理,利用设计的光纤爆速仪和BsZ-1型智能单段爆速仪对塑料导爆索的爆速进行了对比测试。在10次测试中,光纤爆速仪均测到数据,平均爆速为7060.16m/s;BSZ-1型爆速仪3次未测到数据,平均爆速为7048.67m/s。结果表明该光纤爆速仪具有测试精度高、性能稳定、结果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