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瀛 《中国水利》2012,(8):20-20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标志着太湖流域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记者日前就《条例》在江苏省的贯彻实施情况采访了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 中国水利: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您认为《条例》的施行对加强太湖流域综合管理有何现实意义? 吕振霖: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条例》对进一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建立有流域特色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条例》建立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防汛抗旱和水污染防治等各项制度,完善了保障机制和监督措施等,对于促进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国英 《中国水利》2011,(21):1-4,6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1年8月24日原则通过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是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对推动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太湖流域生态安全,保障太湖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流域立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叶建春 《中国水利》2012,(16):26-28
2011年8月,《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经过多年努力,流域水利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流域性重大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已通过水利部审查。2011年,基本实现了太湖流域380个水功能区全覆盖监测,在流域片初步实现了重点水功能区水质信息共享。2005年年底制定并印发了《太湖流域"一湖两河"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国务院颁布了《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机制和水利工程调度权限,强化了流域洪水和水资源统一调度,为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5.
近日,水利部、环境保护部、法制办3个部门在京召开会议,介绍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相关情况,《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第604号国务院令公布,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6.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颁布施行.是太湖流域水利事业改革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纳入了法制轨道,将为保障太湖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推动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部流域管理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对于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流域管理和保护,推进综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对于推动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流域生态安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太湖流域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用水总量控制、节水减排、用水定额管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201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简称"太湖局")和流域各省(直辖市)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促进社会各界知法守法,推进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太湖流域步入了依法治水、科学管水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利》2011,(17):I0002-I0003
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审议并原则通过“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太湖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为将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有必要制定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条例草案对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规范流域水资源配置和保护,加强水域岸线保护,强化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地方人民政府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对各类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董大维 《中国水利》2012,(10):54-55
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太湖流域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这是水利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对上海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结合上海水利行业行政执法特点和上海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  相似文献   

11.
巫菡蕾  刘国红 《中国水利》2012,(10):52-53,66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流域综合管理和保护的一项重大法律制度建设,也是立法工作服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立法是基础,执法才是关键,好的法律制度仍需一个付诸实践的艰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嘉毅 《中国水利》2012,(8):21-22,28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从流域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今后太湖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作为太湖流域的一部分(除崇明三岛),上海在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的统一指导下,以贯彻落实《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与流域内兄弟省(直辖市)的协调配合,全面系统、科学严格、长期不懈地实施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正>《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出台为依法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推进河湖水系连通、保护重要河湖水体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流域立法是加强流域管理和保护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近年紧密结合流域水利实际,以贯彻执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抓手,完善配套法规体系,依法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  相似文献   

14.
周浩清 《中国水利》2011,(21):11-12
在《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之际,2011年10月30日水利部在上海召开《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水利部对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条例的出台非常及时,无锡市作为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试点市,有条例的保障,必将更好地实现无锡市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推动太湖  相似文献   

15.
关注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草案)》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审议并原则通过《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太湖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为将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有必要制定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条例草案对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规范流域  相似文献   

16.
叶建春 《中国水利》2011,(24):59-60
2011年,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太湖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把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流域水利工作目标,不断加强流域综合管理与治理,流域水利"十二五"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17.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行政法规。在条例制定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三条原则:一是认真总结几年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践经验,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管理体制机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更华 《中国水利》2012,(10):49-51
实施流域综合管理被认为是解决水问题的出路,《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明确了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通过对我国有关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协调机制、流域和区域关系分析,对太湖流域管理体制的制订和实施作出了详细的评析,认为《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所确定的太湖流域管理体制既体现了流域综合管理的理念,又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太湖流域的实际情况。在这一体制框架下实现流域综合管理,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建立常设的流域管理协调机构,制订和完善流域管理的专项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叶建春 《中国水利》2012,(24):53-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部署,针对水利工作也提出了加快水利建设的明确要求.太湖局在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工作中,将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理念,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跨越迈进,为流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回眸2012,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太湖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积极践行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细化实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调度依法治水,统筹协调合力兴水,为推动太湖流域水利事业再上新台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障太湖流域防洪和供水安全,改善流域水环境的需要出发,以水利信息化推进流域的水利现代化,切实提高流域综合管理与治理水平,全面总结了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流域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