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轮坞修海管停运期间,采用海水进行封存,海水对海管会造成腐蚀,影响海管解封后的使用。通过模拟海管的工作环境,采用失重法对海水封存期间选用的缓蚀剂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缓蚀剂及最佳加注浓度。结果表明,封存介质为海水时,HYH-28缓蚀剂效果最好,从缓蚀性和经济性考虑,HYH-28的最佳加注浓度为40mg·L-1。  相似文献   

2.
采用SEM、EDS和XRD对失效管段进行了宏观腐蚀形貌、微观组织、化学组成和腐蚀产物测试分析,结合管道工况条件和内检测数据,分析了西部某成品油管道投产前内腐蚀成因。结果表明,管线高程起伏较大,试压水清扫不彻底,试压水在管线低洼点残留,水线上下形成的氧浓差电池效应导致水线腐蚀发生,带压封存促进了水线腐蚀的发展。提出了试压后进行深度扫水甚至吹扫干燥,不立即投产,管线进行干燥和注氮封存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为了节能减排,在渤海湾某油田开展了天然气利用项目,天然气外输海管选用X65管线钢铺设完成。随着油田不断深入开发,天然气中CO2和H2S含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使该海底管线在运行过程中面临潜在的不确定性腐蚀风险。因此,本文研究了在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的X65钢海管焊缝区及热影响区的腐蚀形态和腐蚀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管线钢的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均匀腐蚀,而点蚀相对比较轻微;试样整体均匀腐蚀速率达0.1~0.3mm/a,属于中等偏高的腐蚀程度;pH降低、温度升高会使腐蚀速率增大,在管线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需针对均匀腐蚀采取控制措施。本研究可以为今后海底管线选材、焊接工艺以及后期运维等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某天然气管线典型管段的腐蚀特性,明确管线的腐蚀原因及机理。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管道内壁不同方位的腐蚀形貌进行表面和截面微观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和EDS方法进行成分定量分析。结合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成分、清管记录等服役状况进行天然气管线的内腐蚀特性研究。结果 CO_2腐蚀是造成该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的主要原因,管段12点钟方向腐蚀坑深度约为0.18 mm,3点钟和6点钟方向腐蚀坑深度均约为0.1 mm,腐蚀产物以Fe_2O_3和FeCO_3为主,6点钟方位的腐蚀产物厚度最大,3点钟方位的腐蚀产物厚度最小,3点钟和6点钟方位的腐蚀产物主要以Fe、O、C为主,12点钟方位的腐蚀产物含有S元素,同时可能存在细菌腐蚀。SiO_2是管线内残余的污泥本身所含,该管道在投入工作前可能已经发生了腐蚀。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腐蚀防控措施,采取措施后换管频率降低了56%。结论天然气管线存在的内腐蚀多为局部腐蚀,运行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腐蚀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郭琦龙  辜志俊 《腐蚀与防护》1996,17(5):195-197,203
埋入海底泥土中或者浸于海水中用来输送石油、天然气、海水、淡水和污水的海底管线是投资巨大的永久性工程,一般要求在不加维修的条件下正常服役20年以上.但在腐蚀条件苛刻的海水、海泥环境中,钢质管线的外部腐蚀比陆地管线严重得多,而且很难维修,因此,做好防腐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某海洋油田生产管线中的一段取样进行腐蚀分析,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分析手段,详细研究了生产管线外表面涂层及内管壁的腐蚀状况,分析了腐蚀产生的原因。生产管线外表面涂层容易受到氧和氯离子的侵蚀,生产管线内壁受海水和硫化氢腐蚀,对生产工艺和维保措施进行合理管控,可减轻腐蚀发生。  相似文献   

7.
金属材料海洋环境生物污损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海生物因素是影响海洋环境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综述了金属材料海生物腐蚀研究领域中有关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海水环境微生物腐蚀机理研究和宏观海生物附着引起的局部腐蚀等几个方面近年来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我国开展海生物腐蚀研究的现状提出建议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结合清管作业研究了C平台至CEP平台混输海管的内腐蚀情况。C平台至CEP平台海管腐蚀为中度腐蚀,微生物腐蚀(MIC)和"垢下"腐蚀是腐蚀防护重点;清管能有效清除管壁沉积物,破坏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生长环境,化学药剂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繁殖;垢样分析知主要腐蚀产物为Fe2O3和FeS;海管入口处存在H2S,应对H2S腐蚀采取相应措施。清管作业可清除管壁结垢、降低微生物腐蚀(MIC)和"垢下"腐蚀。清管加药剂的处理模式,可确保海管内腐蚀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海水输送泵的腐蚀与阴极保护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并加工的动态模拟装置,探讨海水输送泵的腐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高流速运行中的海水泵腐蚀破坏之所以如此严重,主要是由于腐蚀电化学因素与流体力学因素二者间的协同效应所致。施加阴极电流,由于抑制了腐蚀的电化学因素,从而使二因素间的协同效应大幅度减弱,腐蚀破坏显著降低。据此,对现场高流速运行中的海水源洋,实施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与涂料联合防护,经二年多的应用研究证明:泵体内无任何腐蚀迹象,几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中俄原油管道安全运行,全面梳理了俄罗斯管道投产技术标准,从管道清管、试压、投产试运技术和站场工艺检测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和俄罗斯管道标准的差异。系统阐述了俄罗斯标准的先进性,例如清管周期、紧急清管、清管器跟踪监测设置地点、高强度液体试压、试压介质泄漏监测、零度以下管道试压技术、管道投产延迟条件下重新试压、运行管道强制性试压准则、输油站紧急停输准则、管道运行参数记录分析和站场工艺管道检测周期等。最后,针对借鉴俄罗斯标准,提高我国管道投产标准水平以及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防止措施 海水管系管材腐蚀的防护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影Ⅱ向船舶海水管道腐蚀原因中可以看出,船舶海水管道的腐蚀,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消除一个腐蚀原因,只能部分地改善管道的腐蚀,不能完全解决管道的腐蚀问题。所以,海水管系的防腐防污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大致要综合考虑以下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底注水管线的运行工况,建立了室内缓蚀剂评价方法,对15种国内外缓蚀剂样品利用腐蚀失重进行了评价.研究海水温度、流速和缓蚀剂添加浓度对腐蚀速度影响的同时,对缓蚀剂的水溶性及配伍性也进行了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13.
模拟了海底管线的腐蚀情况,并利用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试验六个月情况下试片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试样在开放的海水介质中靠近裂缝处腐蚀速率较快,远离裂缝处腐蚀速率相对较慢。而在模拟海底的试验环境下,管线腐蚀规律与开放海水中测量的结果相反,即靠近裂缝处腐蚀相对较慢,,远离裂缝处腐蚀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4.
国内某核电厂1号机组循环水系统虹吸破坏阀母管与排水管上游焊接处破口断裂。本文就虹吸管线的腐蚀形式及腐蚀原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管线耐海水点蚀性能不足、管线焊缝及热影响区耐蚀性能较母材低、死水管段的运行工况、排水支管的电偶腐蚀是造成虹吸管线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缺乏检查的可达性是管线腐蚀问题的间接原因。并针对各项原因提出了防腐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某油轮排海回流管线发生腐蚀泄漏,穿孔直径约45mm,给油田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通过理化性能试验、扫描电镜和电谱分析、电化学试验研究了管线的腐蚀失效原因。结果表明:CO2生成的FeCO3等沉积导致的垢下腐蚀,是造成管线穿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铜合金在泥沙海水中腐蚀行为的研究(摘要)金威贤,靳裕康,谢荫寒,朱洪兴(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舟山海洋腐蚀研究所,舟山316003)流动海水中泥沙的存在加速了铜及铜合金的腐蚀,泥沙的含量对腐蚀的影响规律不一致.鉴于我国东海沿海海域具有低盐度、混浊、泥沙含量高和海生物附着少等自然特点,4年腐蚀数据表明,国产铜合金在舟山全浸区的腐蚀率明显高于黄海的青岛和南海的榆林.从盐度看,舟山站是3个站中最低的,从温度看至少低于榆林站,?...  相似文献   

17.
对四种不同石墨形态、基体和不同低合金成分铸铁 ,在三种流速海水中的腐蚀进行了测试 ,用化学—电化学溶解和冲蚀—腐蚀理论分析了铸铁在流动海水中的腐蚀机理 ,并相应分析了海水流动速度 ,铸铁石墨形态和合金成分对铸铁动海腐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可原位测量的管流式试验装置,利用失重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对比研究了B10管在静态和动态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通过SEM、XPS等分析了其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在两种海水暴露条件下,试样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B10管表面在静态下生成的腐蚀产物主要是Cu2O,而在动态条件下则为NiO、Cu2O和FeOOH,其中NiO和FeOOH的存在降低了腐蚀速率,提高了B10管的耐蚀性。本文研究表明冲刷状态有利于B10管表面形成更为致密的腐蚀产物膜,对基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海水管路动态条件下B10管成膜质量和服役性能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专利信息     
《全面腐蚀控制》2007,21(3):46-46
用于核电材料静态腐蚀试验的高压釜装置;动载条件下研究大气中应力腐蚀敏感性的装置及方法;耐海水腐蚀的套管式换热器;耐海水腐蚀的改性环氧陶瓷防腐层的注海水管;高耐腐蚀虹吸泵;金属管道内线状电化学防腐蚀装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核电厂设备及管线保温装置普遍。随着机组运行时间增加,保温层下腐蚀(CUI)问题日益严峻。结合核电厂实际运行工况,针对保温层下腐蚀机理、监测技术及防腐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对在役核电厂解决CUI问题提出建议及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