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网络设计时,既要实现内部网络访问互联网、还要保持内网安全性、节约公网IP地址等,这就要用到NAT技术。本文介绍了NAT技术的工作原理,再通过企业网中的设计案例分别对动态NAT、静态NAT以及端口多路复用PAT技术进行实验与仿真,展示了NAT实现的原理和过程。经实验结果与展示,让学生能够理解NAT协议的工作特点,并能灵活应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进的NAT双向访问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科  张海盛 《计算机应用》2004,24(Z2):18-20
针对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的双向访问模型在应用和扩展上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NAT双向访问模型.该模型仅用一个外部合法IP地址就能够提供灵活且受控的安全双向访问,使位于内网和外网的主机都能够主动地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3.
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是指将网络地址从一个地址空间转换为另一个地址空间的行为,NAT的功能是将企业的私有地址IP地址转换为Internet公网上可识别的合法IP地址.本文通过Cisco Packet Tracer 6.2模拟器中NAT技术实现内外网访问的实验设计,讨论了路由器中三种NAT技术(静态NAT、动态NAT、端口复用NAPT)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网络,如何使用NAT技术让自己的局域网能够安全的访问互联网,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本文对NAT技术作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以便于用户更好的理解和使用NAT。  相似文献   

5.
最早NAT是用来解决互联网IP耗尽问题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安全需求的提升,NAT逐渐应用到防火墙技术里,把个别IP地址隐藏起来不被外部发现,使外部无法直接访问内部网络设备,从而成为了隔离内外网络、保障网络安全的一种手段。本文基于Linux平台环境详细阐述了NAT服务的技术原理,通过应用实例描述了NAT配置、管理过程,分析了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网络,如何使用NAT技术让自己的局域网能够安全的访问互联网,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本文对NAT技术作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以便于用户更好的理解和使用NAT.  相似文献   

7.
针对IP地址资源的匮乏和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化,NAT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文章研究了在NAT环境下的安全策略,并引入人侵重定向的概念。在Apriori算法挖掘的基础上,引入关联规则兴趣度,对入侵行为进行深度挖掘,将具有威胁的网络访问重定向到特定环境中,通过访问规则数据库与防火墙规则、IDS数据库的交互,提高了网络防御的主动性,与结合NAT的防火墙技术实现了对网络的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8.
校园网多出口路由优化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阐述了综合运用策略路由技术、NAT技术以及策略DNS技术解决在多出口环境下提高通过校园网访问Internet的速度、降低费用以及提高从外部访问校园网内部资源的速度等方案研究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NAT的应用使人们在只拥有私网IP的情况下也能访问互联网,解决了IP数量有限、联网计算机数量日益上升而导致IP短缺的问题,但同时也造成了私网计算机之间无法通信,如何穿透NAT,实现私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UPD穿透NAT技术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ACE框架.分析了实现该技术的服务器和客户端代码。  相似文献   

10.
公网主机访问私网服务器时,为了避免在服务器上配置到公网地址的路由,同时隐藏报文的源IP地址,引入反向地址转换技术。分析了正向地址转换和反向地址转换的原理,通过实验证明双向NAT的可行性,对NAT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汤彬  刘玲  周蓉生 《计算机工程》2006,32(7):231-233
介绍了内网和外网之间的IP地址转换技术(即NAT技术),探讨了利用Cisco公司PIX(私有Internet交换)防火墙实现内网和外网(Internet)隔离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同名IP地址转换技术(即同名NAT技术)的新概念。通过在PIX防火墙的内网和外网之间实现同名NAT技术与内网路由策略,将比PIX防火墙的停火区技术(DMZ技术)具有更多的优点和更广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网络地址转换是指内部网络的主机要访问外部Internet网络时,具有地址转换功能的设备(路由器)将其内网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公网IP地址进行访问外网。通过地址转换可以将内网与外网隔离开,让外网用户无法知道内网的拓扑结构,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地址转换技术实现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合法IP与外部Internet进行通信,有效缓解公网IP地址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13.
NAT技术主要是解决IP地址紧缺的问题,并能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主要是Internet)隔离,为网络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与网络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Internet网络中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产生的背景,NAT技术的主要内容与内部转换机制,NAT技术是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及与其它网络安全技术相比的优点,并介绍了基于NAT技术的防火墙的特点与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是Internet上最常见的网络技术之一。论文就如何在NAT环境下实现网络测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了穿透NAT以实现网络业务流测量的方法及技术难点,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NAT技术在网络处理器IXP2400上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是目前最常见的网络技术之一,论文就如何在高速网络中实现NAT技术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利用网络处理器IXP2400开发NAT技术的具体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NAT的网络防护技术及安全网关的研究是安全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研究了基于NAT网络防护技术及网关方案的设计及实现,它使得网络管理员可以在Linux平台上对每个用户根据他们的权限来决定是否允许他们与外部网络连接情况,很好地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率先在北院、南院两个院区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的集中管理.并同时把整个网络划分为内网和外网,为了杜绝外网对内网的影响,需要将它们分离。目前医院的情况,难以把它们从物理上完全分开,因此采用VLAN技术从逻辑上把它们隔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DHCP的存在使得主机即插即用成为一种可能;移动IP技术使主机可以在网络中任意迁移。可是对于有静态配置的主机,使用DHCP将丢失原有配置;移动IP因涉及主机注册和切 换而效率低下。本文介绍的PnP网络通过使用ARP伪装和NAT扩展的方法,给使用静态或者动态配置的主机提供了一种快速上网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