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灰色理论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鹏  张德军 《山西建筑》2007,33(20):88-89
系统介绍了灰色理论预测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并对灰色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五个灰色理论预测模型,通过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得出灰色理论预测模型适合于沉降过程曲线发展缓慢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而采用灰数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和改进的灰色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无偏灰色预测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来对变形监测中的沉降进行预测。首先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存在灰色偏差与抗干扰能力弱的局限性,以及随机波动大的动态过程,提出采用无偏灰色—马尔科夫组合模型进行沉降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组合方法预测结果的精度要明显优于无偏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3.
将灰色理论中的GM(1,1)灰预测模型运用于加筋土挡墙的沉降预测中,充分利用GM模型建模方便、预测精度高的特点,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此理论与模型在加筋土挡墙的沉降监测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单国峰 《山西建筑》2009,35(18):266-267
引用灰色系统理论,构造了公路路基沉降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结合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监测实例,对路中和左右路肩处路基沉降分别进行了预测,经与实际观测数据对比,预测精度良好,说明GM(1,1)灰色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表沉降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可以预测其发展趋势。本文分析讨论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及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灰色GM(1,1)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进行加权组合得出新的模型来预测地表沉降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的建筑地基沉降预测模型中,Asaoka公式参数意义明确,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存在局限性。根据灰色模型理论与Asaoka法一阶微分方程的一致性,通过构建满足白指数率预测无偏性的变权灰色预测模型,避免了Asaoka法应用的局限性。实例应用结果显示,变权灰色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对非等时距沉降序列的分析预测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京某建筑地基的沉降监测与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沉降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地基沉降数据的灰色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相关性好,模型精度较高,灰色理论用于建筑地基沉降预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理论对高层建筑沉降变形进行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思忠  王利民 《建筑科学》2007,23(11):13-16,55
提出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并基于MATLAB计算程序,对实际工程进行了分析和检验,实践表明应用该理论对高层建筑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尤其是应用于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之间后浇带浇灌时间确定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路堤沉降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兰州—海石湾高速公路高69 m黄土路堤沉降资料为研究样本,采用经修正了非匀速填土和非等步长沉降观测时间的GM(1,1)灰色理论预测模型进行黄土高路堤工后最终沉降量预测,与等比级数曲线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认为这两种预测模型都能很好地预测黄土高路堤工后最终沉降量,且灰色预测模型能较等比级数曲线预测模型更好地反映黄土高路堤不均匀沉降趋势。同时认为,考虑了沉降观测时间非等步长性和路堤填土速度不均匀性的灰色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更符合黄土高路堤沉降变形趋势,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时变参数预测模型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灰色GM(1.1)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等时距的时变参数灰色预测模型。模型参数假定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并表示成多项式形式,根据前期已有的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参数多项式中的待定系数,可得参数的预测公式,然后根据参数预测公式来建立响应的预测公式,即时变参数预测模型。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沉降预测,实例计算表明时变参数预测模型有望提高沉降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工程实践 ,详细讨论了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及框支梁构造设计 ,阐述了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刚度的增强有利于减小房屋的不均匀沉降以及结构构造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深圳市益田村高层住宅为例 ,介绍了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的桩基选型及高密度大直径预应力管桩的施工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高层建筑及其城市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润敏  于长海  王波 《工业建筑》2002,32(3):16-18,13
提出了高层建筑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在回顾高层建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指出高层建筑的城市生态问题 ,关系到城市居住区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结合国外高层建筑的建设 ,提出了可行的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阎成玉 《工业建筑》2000,30(10):79-80
带塔楼高层建筑中塔楼和主楼结构刚度相差较大。根据有关规范 ,对于塔楼的鞭鞘效应以及对主楼的影响 ,有关塔楼抗震结构方案的选择和在主楼结构上的生根等有关抗震结构计算和构造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郑文忠  刘铁  王英 《工业建筑》2002,32(9):79-80
哈尔滨市二建公司自有生活区B1栋住宅为一 18层高层建筑。为使该住宅室内无柱楞 ,竖向构件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窄肢剪力墙 ;为尽可能使室内无梁壳 ,楼盖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边梁宽度与窄肢剪力墙厚度取同。介绍了该住宅的建筑及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分析方法及有关设计计算结果。可供设计建造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志荣  王振宇 《工业建筑》2001,31(11):76-78
从某高层地下室梁裂缝入手 ,介绍了裂缝检测方法 ,分析了梁裂缝成因 ,从施工角度采取了处理措施 ,并提出几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夯扩桩已在桩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 ,施工中时常发生事故。本文介绍某高层建筑夯扩桩基础出现不合格桩的状况 ,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基础加固补强 ,是一项取得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带高位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一 18层商住楼的动力时程分析 ,研究了转换层的设置位置、转换层以下和以上结构的刚度、刚度比、层屈服强度等因素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影响 ,从而得出带高位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19.
滨海平原地带某钢结构厂房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平原地带往往是软土地基分布地区 ,在该地带进行工业建设时 ,应特别注意地基工程地质评价和回填土的处理。通过对滨海平原地带某钢结构厂房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分析 ,揭示了钢结构厂房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超高层建筑深基础沉降研究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超高层建筑深基础沉降计算进展和主要问题 ,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