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随着通信发展而发生通信机房搬迁或新建时,如何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交换设备机型、容量,合理选择传输设备、配线设备、电源设备,同时介绍了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电信集团最大的一次搬迁工程<武汉长途二枢纽TSH4交换机房新建和搬迁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通信建设管理工作中的现场随工管理,指出现场随工人员应把工程质量控制和施工进度控制作为随工管理的重点,并就随工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9月下旬,成都铁通完成了火车北站通信站有人值守机房搬迁工作。按照搬迁方案,成都铁通将北站通信站35台网管设备、办公设备以及值班用品全部搬迁至南站通信站,南站因此新增电源设备3台共计14000W,以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北站机房搬迁后,两个程控交换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EWSD交换端局的最大容量为16万门,而邵阳平均每个EWSD端局的容量还不到5万门,显然设备的运行效率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曾进行了优化部分局的工作,即将小局搬迁进大局。但这不仅工程量巨大,而且网络安全性也不高。最近,BISC公司介绍的EWSDV15技术,尤其是RSU技术,不仅省去了搬迁的麻烦,而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样的、安全灵活和经济的组网方案。1EWSDV15技术介绍EWSDV15能够兼容现有的硬件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增强了原系统的能力,即提供60万用户线的本地交换系统(原系统为25万)、24万中继线(原系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随着通信发展而发生通信机房搬迁或新建时,如何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交换设备机型、容量、合理选择传输设备、配线设备、电源设备、同时介绍了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由于城市化建设、租用合同到期、局房资源整合等原因,通信局房搬迁成为了一项棘手的工作。文章着重探讨通信局房搬迁工作中的设备、线路搬迁方案要点及搬迁进度计划。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来源 在2006年5月,中国联通珠海业务区进行了网管监控中心搬迁合并.将原珠海上;中交换机房的技术人员及监控终端全部搬迁合并到珠海新时空大楼机房6楼监控中心.相应地需要对现有的各网元的网管监控网络进行改造:实现所有网元的维护工程师和网管终端,全部集中在新时空大楼监控中心中,同时对本大楼4.5楼机房和上冲交换中心机房的数据,传输移动网络进行网管监控。  相似文献   

8.
阿尔卡特BSC为分离式架构,BSC、MFS、TC之间通过DDF链接,当DDF需要搬迁时,会直接影响BSC的链接及现网业务,本论文以7套阿尔卡特BSC的DDF搬迁为例,提出了目前网络建设中日益增多的设备替换或搬迁时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9.
空管新建工艺设备机房过渡搬迁核心设备主要涉及到自动化、内话、转报等管制相关设备。自动化、内话等相关设备一般在新建机房重新建设,过渡搬迁难点在于雷达信号、甚高频信号及转报等信号在在新旧机房的同时过渡保障及业务切割,涉及专业广,要求高,保障难度较大,如何保障过渡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对技术保障方案设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深度及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扩建空管工程过渡搬迁方案为例,通过对自动化、内话、转报等设备的过渡搬迁运行保障方案设计,为各地空管工艺设备机房建设及搬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业务的发展,设备的增加和机房承载业务功能逐步多样化和复杂化,原来的机房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需求。新广电大楼的建设完工,机房搬迁迫在眉睫。机房搬迁主要涉及新机房的装修、供配电系统建设、接地防雷系统建设、消防系统建设、光缆线路割接、传输设备搬迁及安装调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软交换INAP业务适配系统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护运营商在智能网(IN)方面的前期大量投资,软交换系统必须能够与原有智能网进行互通,并继承智能网原有的业务,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业务适配系统即应此而生。INAP业务适配系统与呼叫控制系统、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协议栈应用程序通信,完成INAP和私有协议之间的转换和映射。INAP业务适配系统由核心(CORE)、远程业务接入管理(RSAM)和TCAP接口管理(TIM)3个模块构成,其工作原理、总体结构、初始化、消息处理以及模块设计和实现均有说明。  相似文献   

12.
杨若新 《中国有线电视》2012,(11):1254-1257
阐述建设DTMB系统的意义,结合济宁DTMB前端建设的实践,指出建设及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DTMB系统的运营模式、MPEG-2/AVS或H.264格式的选择、CA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MOEMS光开关动力学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电力驱动方式的MOEMS光开关,从运动机制上来说,是由静电力矩、恢复力矩、空气压膜阻尼力矩以及重力力矩等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微驱动器驱动条件的研究,不能单纯地从力矩平衡的角度来分析,应从动力学出发,才能较好地描述其运动过程,得到精确的驱动条件分析结果.本文从MOEMS倾斜下电极扭臂式光开关出发,介绍了动力学分析方法的过程.通过数值求解方程,得到器件的可动部分的运动速度等方面的结果,将其在不同驱动条件下的运动状态描述出来,从而达到确定光开关静电驱动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1通道10位串行A/D转换器TLC1543及其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多通道串行A/D转换器TLC1543的功能特点和工作过程,讨论了器件工作方式的选择,以及器件的工作时序,并给出了TCL1543与89C51的实际应用接口电路及软件清单。  相似文献   

15.
周三友  李瑞岭 《无线电工程》2010,40(3):10-12,44
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话音传送技术(VoMPLS)在保持较高网络传输效率的同时可以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分析比较了隧道模式和交换模式2种MPLS承载话音的方案,对典型的MPLS承载话音的包格式进行了描述,给出了交换模式MPLS话音传输的核心设备—综合业务路由交换机的设计,包括交换机的设备组成、话音信息交换过程、控制协议处理和服务质量保证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基于0.5μm Double Poly Double Metal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基于5V电压的8位32MHz CMOSD/A转换器,权衡面积和性能的关系,提出了6+2分段式的电流舵结构。该D/A转换器内置改进的高速开关驱动电路和改进的单位电流源电路等,以提高性能。通过多次实验分析,并在Cadence软件上实现了软件仿真,全部功能正常实现,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测量船在广阔海域执行远洋航天试验任务,其船载卫通站必须适应多种极化方式的通信卫星。简要介绍了卫星通信极化的基本概念,对测量船天线馈源网络和跟踪接收机工作原理以及A/B极化转换的机理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天线跟踪系统相位变化的原因及关键问题,给出了海上动态A/B极化转换的方法,尤其是对海上动态校相的操作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最后举证了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魏子辉  黄水龙  单强 《电子学报》2017,45(12):2890-2895
为了保证模数转换器转换速度和精度,本文基于0.18微米工艺,设计实现了一款应用于12-bit 40-MS/s流水线ADC前端的采样保持电路.所采用的环型结构运放,可以简化设计、且占用面积小;同时,采用绝缘体上硅工艺,可以消除栅压自举开关中开关管的衬偏效应,改善开关的线性度,提高采样保持电路的性能.采样保持电路面积是0.023平方毫米.测试结果表明:在1.5V供电电压下,采样保持电路功耗是3.5mW;在1MHz输入频率、40MHz采样频率下,该采样保持电路无杂散动态范围可以达到76.85dB,满足12-bit 40-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在硅基表面形成1,1,2,2 H过氟癸基三氯硅烷防粘自组装膜的方法和特性。成功地在硅基表面形成了防粘连自组装薄膜,从浸润角、表面能、薄膜成分和表面粗糙度几个角度对该薄膜进行了分析,证实薄膜可将硅基表面能降低47.35%,可满足半导体工艺中的微纳器件加工工艺的防粘连涂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采用厚膜混合集成工艺制作的倒R-2R电阻网络结构的高速10位D/A转换器电路.重点分析了二极管电流开关对输出电流建立时间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二极管电流开关结构,减少了二极管电流开关中电荷泄放引起的过冲,使电流建立时间大大减小,样品电路测试典型值为25 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