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提高黑莓籽出油率及品质,增加黑莓附加值。方法以黑莓籽为原料,冷冻干燥脱水、冷冻粉碎细化、超临界CO2流体提取黑莓籽油。考察了CO2流量、提取压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分离温度和分离压力对黑莓籽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提取黑莓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2提取黑莓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将黑莓籽经冷冻干燥至含水量3.43%~5.35%,冷冻粉碎过60目筛,选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压力30 MPa,温度40℃,CO2流量25 L/h,提取时间60 min,分离压力7 MPa,分离温度35℃。在此条件下,出油率达到18.6%。结论此工艺提取的黑莓籽油品质优良,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2.
花椒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花椒籽为原料,考察了提取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索氏提取法提取花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果表明,石油醚是最适宜的提取剂,单因素试验还表明,花椒籽油提取率随着提取温度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料液比对花椒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花椒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6,其中提取温度对花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料液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黑莓籽为原料,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莓籽油,用自由基清除能力、红细胞氧化溶血作用、肝匀浆丙二醛生成作用和抑制肝线粒体肿胀的方法,研究了黑莓籽油在体外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黑莓籽油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在5 mg/mL时,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56.21%和71.62%,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4.48 mg/mL和4.10 mg/mL。黑莓籽油能有效抑制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作用和VC3/FeSO4体系诱导的小鼠肝组织丙二醛生成的作用及VC3/FeSO4体系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肿胀,说明黑莓籽油在体外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火龙果籽(H.polyrhizus)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火龙果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抽提溶剂、干燥时间、液料比、抽提温度、抽提时间等因素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溶剂抽提火龙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火龙果籽油的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石油醚抽提法提取火龙果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7∶1(mL∶g),抽提温度78℃,抽提时间3h,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31.47%;火龙果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达到食用油脂的国家标准;GC-MS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籽油中含8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47.98%)、油酸(28.13%)、棕榈酸(16.77%)、硬脂酸(5.02%);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可知其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77.58%,因而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的营养油脂。 相似文献
5.
超声辅助提取黑莓籽油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莓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黑莓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剂、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提取功率对黑莓籽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黑莓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黑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黑莓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剂为石油醚(30~60℃),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10,在该工艺条件下黑莓籽油的得率为17.06%。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黑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76.00%)、亚麻酸(15.48%)、棕榈酸(5.81%)和硬脂酸(2.70%)。 相似文献
6.
7.
以黑莓渣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莓籽油的工艺。考察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黑莓籽油得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7(W∶V),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30 m in,该工艺条件下,黑莓籽油的得率达到12.15%,比传统提取方法得率提高了近20%。利用气相色谱对黑莓籽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莓籽油中含有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等7种主要的脂肪酸,油脂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96.18%,其中亚油酸质量分数为66.29%。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索氏法提取柚籽中柠檬苦素的最佳工艺。方法 样品粉碎过60目筛, 在一定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中索氏提取一定时间, 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得到提取液, 稀释、加样、显色, 在491 nm下测定吸光度, 计算安江香柚籽中柠檬苦素的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安江香柚籽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均有显著影响; 响应面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 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2.2 h、液料比40:1 (mL/g), 得到柠檬苦素提取率最大值11.36 mg/g。结论 利用索氏法提取安江香柚籽中的柠檬苦素方法可行,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法对苹果籽油的提取进行了研充。溶剂浸提法结果表明:石油醚为提取苹果籽油的适宜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苹果籽油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孙、料液比1:6。采用超声波提取结果表明:超声强化不仅可以降低提取温度、缩短提取时间和节省溶剂耗量,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对于苹果籽油的提取均有显著的影响。试验得出,在料液比1:6条件下,以功率250w和时间25min时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索氏法提取和测定油茶籽油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茶油外,油茶中还含有茶多糖、茶皂素、茶多酚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以油茶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制备为前提,本研究以简单、有效地提取茶油为目标,以油茶籽含油率为指标,在索氏抽提法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溶剂种类和单次样品重量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油茶索氏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80℃、有机溶剂丙酮、单次样品重量4 g。该条件下茶籽含油率达43.24%±0.53%。该条件下测得4种油茶整籽和种仁的含油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广宁红花油茶、普通油茶、小果油茶和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的整籽和种仁含油率均最高,且饼粕含油率最低,分别为49.7%、67.5%和6.1%。优化后的油茶索氏抽提条件,适用于茶油成分的有效提取和针对油茶籽油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丙酮做提取剂,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柠檬籽油,并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水浴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分别进行研究,确定了各因素对柠檬籽油得率的影响趋势.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是:温度为85℃,时间为3.5h,物料比是1∶10,得到柠檬籽的出油率为36.03%;对出油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水浴温度.柠檬籽油为淡黄色液体,具有较好的香味.此提取方法稳定可靠,能为柠檬籽油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以酿酒后的酒渣黑莓籽及新鲜黑莓籽为原料提取黑莓籽油,选取影响黑莓籽油提取率的6个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选出3个主要单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辅助黑莓籽油提取工艺,运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提取的酒渣黑莓籽油和新鲜黑莓籽油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响应面试验结果显示,最佳提油条件为黑莓籽与提取液的料液比1∶11(g∶mL)、提取温度65 ℃、提取时间5 min。此优化条件下,黑莓籽油提取率为17.32%。GC-MS法检测结果显示,酒渣黑莓籽油中总脂肪酸含量及种类(7种,83.47%)均低于新鲜黑莓籽油(11种,92.91%),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85.36%)高于新鲜黑莓籽油(73.13%),其中亚油酸乙酯(14.95%)和油酸乙酯(9.44%)的含量远大于其在新鲜黑莓籽油中的含量(1.99%和1.12%)。 相似文献
15.
16.
以火麻籽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火麻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及中心组合实验研究酶的种类、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等因素对火麻籽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按1∶1进行复配且先加酸性蛋白酶作为提取酶时,提取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水酶法提取火麻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10%(w/w)、料液比1∶3.6g/mL、酶解时间3.8h,火麻籽油的提油率为75.64%。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