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交叉增益调制波长转换器消光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立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一交叉增益调制(SOA-XGM)的波长转换理论模型,利用分段方法对交叉增益调制波长转换器同向和相向两种工作方式下消光比(ER)特性作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波长转换器的输出消光比随转换速率增加而减小,而且转换速率越高,减小得越快;随着抽运波长的变化,消光比有一个对应于峰值增益波长的最佳抽运波长;波长向下转换(Δλ<0)时的消光比要明显优于向上转换(Δλ>0);输出消光比也随着输入消光比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情况下相向工作方式时的输出消光比特性要优于同向工作方式。最后,从物理上对两种工作方式消光比和噪声特性的差异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6.
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和滤波器组合实现高速波长转换和码型转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和滤波器组合使用是实现高速全光信号处理的有效途径。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和带宽为0.32nm的可调窄带滤波器同时实现了40Gbit/s的非归零(NRZ)信号的反相波长转换(WC)和非归零到伪归零(PRZ)信号的码型转换,波长转换和码型转换的结果差异取决于滤波器中心波长相对于探测光波长的失谐量。当滤波器的失谐量为-0.24nm时,输出反相的波长转换,此时滤波器起到加速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恢复的功能。当滤波器失谐量为 0.41nm和-0.48nm时,得到非归零到伪归零的码型转换,并且产生的伪归零脉冲分别出现在非归零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此时滤波器的作用是将探测光的相位信息转换为强度信息,并且该码型转换结果兼有波长转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8.
首先理论分析了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非线性偏振调制(PolM)效应,导出了稳态条件下SOA的偏振转换矩阵。通过数值仿真,描述了包括非线性自偏振调制(SPolM)、互偏振调制(XPolM)导致的偏振态在庞加球上的变化形态。计算结果表明,SOA偏振调制效应表现为偏振旋转特性,偏振旋转的大小由入射光强和偏振态决定,旋转结果表现为输出光中的TM模分量增加,而TE模分量下降。文章同时讨论了SOA驱动电流变化对PolM效应的影响以及由其引起的电光偏振调制(IPolM)效应,并仿真得出了电流变化导致的输出光偏振态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9.
10.
11.
增益调制型波长转换中 ,为得到转换后信号最大的消光比 (ER) ,信号光波长应该比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的小信号增益峰值波长长。采用分段模型 ,考虑了SOA中增益谱的不对称性以及增益峰值波长随载流子密度的漂移 ,深入研究了信号光功率 ,ER ,参考光功率 ,波长以及SOA注入电流对选择信号光波长λpk ,s 以及消光比改善量的影响。模拟计算表明 ,信号光功率每增加 3dB ,λpk ,s 就需向长波长移动约 7nm。信号光ER增加、参考光功率增加以及SOA注入电流的增加 ,λpk ,s 需向短波长移动。消光比改善量随信号光功率和电流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随信号ER的增加而降低 ,但是参考光功率和波长变化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13.
14.
光网络中的波长变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长变换技术是未来实现光传送网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介绍波长变换技术。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波长变换在光传送网中的重要作用;文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光/电/光波长变换和全光波长变换(AWOC)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重点对全光波长变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16.
17.
Afully transparent wavelength convength converter is demonstrated based on four-wave mixing (FWM) in a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fiber ring laser.Two WDM signals at the wavelength of 1549.3 nm and 1550.9 nm are respectively converted simultaneously with a maximum wavelength shift of 6.4 nm for the first time.High nondegeneration.FWM is observed for a detuning range over 3 THz.This scheme has bett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single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convert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