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板厚对板-柱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推广板-柱结构在抗震区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维实体建模,对板厚从190~240 mm(跨厚比30~40)的板-柱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了板-柱结构的基底剪力-顶点侧移关系曲线及Pushover分析结果曲线,分析了塑性铰出铰情况,并将加载过程分为4个阶段,对比了各加载阶段结构的响应,给出了对应于7度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侧移和层间位移角.结论当板厚从190 mm增大到240 mm时,板-柱结构的抗侧刚度随之增大,板厚每增加10 mm结构的抗侧刚度增大约5%;等代梁刚度随板厚的增加而增大,虽然板-柱结构在形成出铰机制时出现梁铰数量略减而柱铰数量略增的现象,但整体仍以梁铰为主;在7度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跨厚比在30~40且经过合理设计的板-柱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板-柱结构的抗震性能,推广其在抗震区应用.方法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建模,对柱网及柱截面尺寸相同的板-柱结构及框架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及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通过pushover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基底剪力-顶点侧移关系曲线及能力曲线,构造了弹塑性反应谱并以此求出结构的目标位移,研究了结构的出铰机制,对比了各加载阶段的结构响应;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给出了结构的基底剪力及顶点侧移时程曲线,塑性铰出铰及能量耗散情况,并将不同地震波激励下的结构侧移与pushover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论设计合理的板-柱结构可用于Ⅱ类场地7度抗震设防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相关规范的限高要求,推广板柱-剪力墙结构在抗震区应用.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若两结构的建造高度相同,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若具有同样的侧移,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约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1.71倍;剪力墙数量相同,最大层间位移角相等时,板柱-剪力墙结构的高度约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0.76倍,进而通过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反推板柱-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在笔者所提出的适用高度范围内,合理设计的板柱-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刚度满足要求,板柱节点在竖向剪力和不平衡弯矩的共同作用下不破坏,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倒塌.结论 板柱-剪力墙结构在6、7、8度区适用的最大高度可调整为100m、90m、75m.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板柱-剪力墙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是否满足抗震设防要求,以具体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工程为例,采用SAP2000 MIDAS,ABAQUS和ANSYS程序对其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板柱-剪力墙超限高层建筑通过采用合理的结构方案及适当的抗震措施,能够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对进一步了解此类结构的性能、验证结构抗震能力、完善抗震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型梁柱-钢管混凝土板柱混合结构的特点是钢管混凝土柱-板节点处只承担竖向荷载,不出现或者出现较小的不平衡弯矩,同时提高节点抗侧移能力,避免地震时楼板发生冲切破坏,水平荷载则全部由抗震墙和梁柱框架承担.通过1个1/2比例钢筋混凝土梁柱-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异型板(跨数少于3跨)结构模型试验,研究其在受竖向均布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楼盖系统的竖向承载力超出设计荷载的2倍以上,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在重力荷载产生的剪力与板抗冲切承载力的比值(gravity shear ratio,GSR)超过0.8时,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不小于2.25%,满足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大震下结构侧移的要求,优于普通的无梁楼盖系统.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发的EPDAPUSH模块对静力弹塑性分析法(Pushover)作了详细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以高层剪力墙结构为例,对建筑物的x和y方向分别采用4种水平加载模式,即均布加载、倒三角加载、振型组合加载和自适应加载,在对4种情况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结构的抗震性能给出较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文中主要对近年来钢管混凝土板柱刚接节点构造形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刚接节点目前存在节点部位受力不明确,加设梁的截面较大,占用空间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型柱-板式空心高墩的抗震性能,以某铁路桥为工程背景,取其主墩第三阶段为研究对象,根据相似理论原理以1∶10的比例,在ABAQUS中分别建立沿空心墩纵向和横向的一个缩迟模型及横向构件对应的框架模型进行低周反复加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破坏特征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柱-板式结构在柱和板的共同作用下,使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等都比框架结构大有提高.在加载过程中先以板的剪切破坏为主,当板发生破坏后柱开始屈服进入塑性状态发生弯曲破坏.因此可得出结论:柱-板相互作用明显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而且在地震作用下先通过板的破坏耗散能量,在板完全破坏前柱仍有相当大的刚度和强度,能够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保护桥墩的主体结构不发生破坏,从而提高整个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对广州地区一例地基-基础-板柱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阻尼比、土层特性、基底埋深、基础型式、土体深度、地震波对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反应影响明显,常规设计在一些部位存在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节点除了要传递竖向剪力外,还要传递不平衡弯矩,特别是对于板柱边节点,即使不存在水平作用,由于不对称,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也会产生不平衡弯矩。目前对板柱节点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内柱节点连接区,边柱节点连接区的研究则很少。本文在板柱边节点中应用一种抗冲切钢筋的新形式,抗冲切锚栓,来研究配置抗冲切钢筋的板柱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共进行了3个在自重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板柱边节点试件的试验研究以及有限元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配置抗冲切锚栓可以显著提高板柱边节点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抗震性能;完成的2个配置抗冲切锚栓的板柱边节点的变形能力满足中国现行规范要求,耗能性能与一般梁柱节点接近,试件达到了中等延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采用Perform-3D软件对1幢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进行了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对于多层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框架结构,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基本接近,但静力弹塑性计算结果略偏保守.  相似文献   

12.
将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与结构加固设计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性能的结构加固设计理论.该理论明确了结构加固的性能目标和评价准则,清晰地展现了加固结构基于位移的设计基本过程,并将pushover静力推覆分析运用于结构加固前后抗震性能的评估.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工程主体结构高90m,采用大底盘多塔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属复杂高层建筑.设计中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采用SATWE和GSSAP两种软件进行小震、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分析,并采用GSNAP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推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周期比等各项控制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采取抗震加强措施是有效的,结构整体及各构件的抗震性能均可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疆某超高层住宅楼动力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新疆某高层住宅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行为,研究构件的损伤及屈服情况,判断结构的薄弱部位及薄弱构件,并对抗震设计提供建议。通过Midas-Building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1/100限值的要求,大部分连梁出现损伤,主要受力剪力墙塑性损伤较小,结构无明显的薄弱部位。该工程虽属于高烈度区的超高层建筑,但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相应的构造措施,能达到设计规定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某带有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工程,建立SATWE和Midas Building两种不同的力学模型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计算,通过Midas Building补充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结构抗震性能,并据此提出该框支剪力墙结构满足规范和抗震性能目标的解决措施,保证结构安全可靠,可供今后此类结构抗震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SRC框架结构基于变形能力的抗震可靠度,分别阐述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性层间位移限值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值的计算方法,基于M ATLAB编程得出结构弹性层间位移、结构弹性层间位移限值、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和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值的概率分布类型及统计特性。结合实例,讨论了SRC框架结构变形能力抗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强度设计和结构延性设计的关系。另外,推导了SRC框架柱截面抗剪刚度和截面抗弯刚度的计算公式,采用刚度折减系数简便地实现了弹塑性层间剪切刚度的计算。最后,指出“强剪强弯”的概念设计对提高SRC框架柱极限变形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国产钉连接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对7组14片不同尺寸规格和构造的剪力墙进行了标准推力试验,并利用ABAQUS建立了剪力墙的有限元模型,对其工作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钉连接失效是导致剪力墙破坏的主要原因;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刚度与墙体宽度成正比;开洞剪力墙的承载性能均比宽度与洞口两侧墙肢总宽度相等的剪力墙高;石膏板对剪力墙的承载性能有显著提高作用.由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拟合得到了预测剪力墙的荷载-位移曲线、极限承载力和刚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8.
对重大工程结构进行强地震作用下的渐进倒塌全过程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设计方法已成为当前地震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针对结构临界倒塌状态的界定、抗倒塌性能与倒塌机制的评估方法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发展迅速的结构性能优化设计理论和日趋复杂的建筑使用环境的要求.围绕结构渐进倒塌过程分析、相关设计规范或指南、结构抗渐进倒塌性能及其设计以及结构渐进倒塌地震损伤性能评估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采用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依据初步设计的结构得到结构的屈服位移,根据大震作用下的设计目标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确定等效黏滞阻尼或强度折减系数,从而构造相应的高阻尼弹性反应谱或弹塑性反应谱,并得到相应的位移反应谱.以二折线模型模拟结构的性能曲线,在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