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龚恺 《建筑学报》2005,(12):24-26
文章论述了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从四年制到五年制的发展历程,希望从课程整体发展的观念上去把握建筑学四年级的教学,从而对近年来东南大学四年级设计教学的改革理念和实践做出相应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杨晓莉  冯静 《华中建筑》2014,(7):171-174
该文结合五年制建筑学本科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特点,提出其教学定位为能力提高阶段。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专题性和综合性入手,加入其他课程内容,结合专题性设计模式的开展,在设计阶段丰富各学科的融合和转化,实现学科间的良性互动。从专题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方法变革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实践和教学探索,希望通过教学改革收获更好的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3.
郑少鹏 《华中建筑》2007,25(9):75-77
该文针对新时期大学校园建设中单体建筑群体化的特点,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其整体性,形成了三个层面的讨论架构,即群体建筑内部组合的逻辑性、外部整合的协调性、融合人的情感因素的人文属性,总结了每个层面上的关注点,并通过三个实例探讨了这一建筑类型的多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医院更新的整体性思维--以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泳  戴芳  倪弘 《城市建筑》2006,(6):21-24
我国医院目前正经历着经济体制、医学模式和技术革命的三大变革,这促使传统医院的更新建设无论在性质和目标,还是内容和方式上都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以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更新规划为例,从功能与空间、结构与动线、情感与自然、现状与未来这四个方面进行整体研究,探讨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院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㈠课程实行以空间设计为发展线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以此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调整学生的设计方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创造能动性、想象的物化能力、强调建筑的整体性和空间设计的概念;并通过对最终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成果反馈进行整理分析,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提出体会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探索设计启蒙教学与专业设计课教学衔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磐  黄勇  孙洪涛 《华中建筑》2023,(11):153-156
我校建筑学三年级建筑设计课以专题的形式将功能空间、场地环境、技术材料、历史文脉分解到整个三年级设计课中,提出了专题设计过程性、针对性、关联性的三个特点。针对专题设计的关联性,在教学体系框架下将设计课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形成设计课和理论课的知识点串联模式,基于四个阶段的设计成果量化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设计水平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7.
何丽  肖大威 《南方建筑》2005,6(1):47-49
积极的外部空间具有使混乱的城市活动整合为有机运动的能力,探索积极的建筑外部空间,寻找其建筑群空间的功能,是南海中心区海八路段总体规划设计中探索理论结合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1987年出现的“整体性法则”或“中心”理论,是C·亚历山大常被引用的理论之一,是C·亚历山大关于“形态发生”过程的新理论,原则上几乎足以通过缓慢发展来产生一种健康的城市结构。该法则是C·亚历山大前期理论的精华所在,它们是相当现实的,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有条不紊。同时也是当时兴起的寻求设计方法运动的重点理论之一。以该理论的设想和整体理论的发展时间线为基础,以同时期建筑历史发展为参考,对“整体性法则”理论的设想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概括和整理,结合同时期建筑思想潮流及相关运动,浅析“整体性法则”的形成脉络、最初萌芽的契机以及中间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等。  相似文献   

9.
清华三年级实验性建筑设计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卫国 《建筑学报》2003,(12):54-57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探索性建筑设计教学。通过1997-2002年期间五次设计活动周学生设计作品的点评,展现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杨若琳  朱维嘉 《建筑技艺》2021,27(3):122-124
二十世纪下半叶,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价值内涵与社会观念出现偏差,在饱受质疑时"纽约五"扛起了探索现代主义发展的重任.通过梳理白色派建筑的发展脉络与人物关联,阐述其典型代表理查德·迈耶的建筑思想内涵,并通过材料选择、设计手段以及基本结构的非常规表达解析其建筑技术策略,以验证其建筑设计中的整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相变储热微胶囊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变储热微胶囊技术是用一种利用聚合物包覆相变材料,形成粒径为2μm~1000μm的微小粒子技术,其应用于建筑材料中,利用微胶囊相变储存、释放能量,可以使住宅具有自调温功能,节约大量能源,并且能够克服相变物质直接应用于建筑材料中的种种缺陷。本文从建筑节能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微胶囊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指出相变材料微胶囊化的意义。并且根据现有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总结出相变储热微胶囊技术对充分利用太阳能、缓解电网压力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学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建筑行业的巨大变革为建筑教育的发展和相应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便于从整体性的角度把握问题、发现规律,引用目前在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动态系统理论[1]的观察方式,将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视为一个动态系统,将学生学习中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建筑教育发展的背景对我国当前建筑学专业教育动态发展的内涵、机制和方向进行分析,进而引发对建筑策划学科在建筑学专业教育动态发展中的定位、作用、意义和开展方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王续琨 《华中建筑》2005,23(1):170-172
建筑学是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个介于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门类——建筑科学。建筑科学现在依然存在着分化发展和通过交叉融合的方式建立边缘分支学科的开阔空间。为推进建筑科学的持续、加速发展,建议采取“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强调外国建筑史的教学应该要研究先行。兼顾东西方的历史成就,重视基本概念。适当补充城市建设与园林史的内容。并且应开辟建筑理论学科,以致史论并重。论从史出,使外建史的教学具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靳松 《江苏建筑》2007,(2):12-14
从创作理念、总体布局、建筑设计、空间组织等不同层面介绍了淮阴师范学院王营校区图书馆的设计特色,反映了建筑师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和校园独特的人文精神,进行浪漫的艺术化表现的理性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理实验是建筑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尝试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总结了研究性物理实验的教学特点:实验内容具有开放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突出;并通过教学组织的五个阶段探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方法.开展研究性建筑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建筑声学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培生  路晓东  王季卿 《华中建筑》2008,26(10):237-240
该文通过分析建筑学在各工科类专业中比较特殊,提出在课程设置中,建筑设计是主线,学生的艺术修养、创作以及形象思维的培养占着相当重要地位,学生对此的兴趣最大,投入多,但不免带来一些忽视建筑技术知识的倾向,如果这些建筑技术课程的内容安排得不合适,更会影响教学效果。对这一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强化建筑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加强建筑技术课程教学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闫杰  杨涛  田海宁 《华中建筑》2010,28(2):196-197
建筑设计课程体系中专题阶段是学生认知和设计能力深入和拓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引导学生对建筑内涵和外延的研究和探索,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该文主要对建筑设计课程体系的阶段划分,专题阶段的必要性以及专题阶段知识模块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旨在通过研究,建立系统的知识模块,达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建筑设计教学引入建筑策划的方法,以同济大学的建筑设计课程为例,引入建筑策划的内容,基于理性思维从参与式设计、角色扮演与互动、全过程教学、网络课堂等方面,介绍了教学活动的过程,总结了建筑策划引入对设计教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