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对高电压下电弧特性的认识,新型灭弧系统的设计要点、结构以及灭弧原理,并从440伏和800伏通断能力试验和电寿命试验的结果及其电弧现象,分析了影响电弧熄灭的因素,确定了改进的具体措施和效果,从中对高电压、大电流下的电弧熄灭机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波形图和高速摄影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灭弧室结构对大容量交流接触器灭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弧片的布置和引弧片的形状以及灭弧栅片与引弧片之间的位置关系都会对交流接触器的灭弧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该试验方法能够缩短交流接触器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直流接触器触头间电弧产生的原理,选取适合接触器的电弧电流衰减公式和电弧伏安特性公式,推导了电弧熄灭电流与电源电压和负载的关系。在阻性负载条件下进行试验,确定并修正了各表达式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直流接触器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建立的模型可反映直流接触器触头电弧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4.
5.
6.
曲立见 《电气制造》2011,(10):62-64
通过对两种不同产品交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的ANSYS仿真和试验研究,比较了栅片灭弧室和U型片灭弧室的性能优劣。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都表明,金属栅片灭弧室的灭弧性能优于U型片灭弧室。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段志强  王宝石 《电气开关》2009,47(6):15-16,19
交流接触器采用直流运行可以降低其操作电磁系统所消耗的电能,分析了交流接触器运行时的能量损耗,介绍了节能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的方法和工作原理及节能交流接触器主要技术指标,最后就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节能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智能型直流接触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将可控电力电子器件与直流接触器相结合而形成的智能型直流接触器的原理及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的特点是工作电压高,比汽车电器常用的24 V要高出近20倍,当分断工作电压高出250 V的直流电路时,灭弧较困难。在分析传统产品触头系统发生接触故障和电磁机械系统发生动作故障的原因后,运用可靠性设计理念,降低触头系统工作时的失效率,提高电磁机械系统的动作与复位可靠性。最后提出了设计具有永久磁吹灭弧性能的主触头系统等重要零部件的设计要点,以期达到体积小、运行可靠性高的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以三维有限元分析为基础,采用ANSYS软件,对直流接触器电磁铁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满足船用直流接触器耐冲击、抗振动和工作电压范围大的特殊要求.根据双绕组电磁铁的特点,分析了铁芯高度、线圈尺寸和气隙长度对电磁吸力的影响.优化后的直流接触器通过了相关型式试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直流幅压接触器断电不释放问题,主要从接触器在长时间通电后,铁心剩磁因积累效应而增大产生的剩磁力,以及上下铁心吸合时极面上的防锈油漆在高温下出现较大黏结力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详细叙述了剩磁力和油漆黏结力对接触器的影响,通过计算和试验验证,明确了油漆黏结力高温下较大导致某型直流接触器断电不释放,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空调厂家对接触器提出的特殊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接触器的方案,并且对这种接触器关键部件的生产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大功率直流接触器的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有限元热-电耦合仿真.在建立热分析模型时通过热源等效处理,综合考虑了动、静触头间接触电阻和电磁系统中线圈的发热对接触器温升的影响.在仿真中基于热相似理论计算了接触器各向表面的对流散热系数,考虑了连接铜板对散热的影响,并利用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接触压力、接触墩外露表面的散热面积、外壳的厚度和材料、连杆材料对接触器温度场分布和触头温升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数据拟合得到了触头温升与接触压力的函数关系,为接触器的性能改进和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同种类型的开关电器.  相似文献   

18.
智能交流接触器作为一种新型控制电器,实现了接触器起动、吸持、分断全过程动态控制。在智能交流接触器研究基础上,研制新型的电弧特性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双芯片控制方式,实现交流电弧的特性采集,由上位机进行控制,并绘制相应特性曲线。具有操作简便、控制灵活、价格便宜、友好人机界面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不同于一般交流接触器的能实现无弧开断的新型交流接触器,即将电力电子器件可控硅模块、光电器件等应用于交流接触器的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以实现接触器无弧分断的功能,给出了这种新型交流接触器的设计、工作原理、设计分析及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