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天然植物油肪酸组成与人体适宜摄入脂肪酸比例严重不符的问题,利用各种天然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有较大差异的特点,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天然植物油调配成适宜素食人群消费的、在同一产品中同时满足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6与ω-3的比例为4:1~6:1的营养平衡的调和油。将数学模型编制成计算机软件,可方便快捷地求解出各种原料油在营养平衡调和油中所占的质量份,实现了调配手段现代化,结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以精炼菜籽油和精制玉米胚芽油为主要原料 ,根据营养要求 ,按科学比例合理搭配几种油脂制成调和油  相似文献   

3.
对温州地区市售的十二种食用调和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芥酸、亚麻酸和花生烯酸;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其中以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有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但不利于长期储存,建议生产调和油时要充分考虑油脂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1):82-82
食用调和油新国标即将出台,产品的配方与比例将被明确要求在标签中注明。  相似文献   

5.
2月12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了广东汕头南盛食品有限公司的“金福龙”纯正花生油、广东香禺友利食油制品有限公司的“友利”、“丰穗”牌纯正花生油做假事件.由此而牵出的波及全国的“问题花生油事件”,暴露出了中国食用油市场的诸多不规范。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目光更多地聚集到了经过多年时间制订.即将出台的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上。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标准的技术性内容在经过业内公布,广泛征求意见之后,已经报请国家标准委备案,有望于近日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获得能够满足孕妇对必需脂肪酸需求的产妇玉米调和油的最佳配比及调配工艺。方法:本文以玉米油和亚麻油为原料,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了玉米油和亚麻油中的脂肪酸含量,并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和正交实验设计,对脂肪酸配比和调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获得产妇玉米调和油最佳配比关系为:玉米油占80%,亚麻油占20%,其中共有5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3.24±0.06) g/100 g、油酸(21.03±0.36) g/100 g、亚油酸(41.52±0.31) g/100 g、亚麻酸(9.93±0.19) g/100 g和花生酸(0.79±0.02) g/100 g;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优化出最佳调配工艺:调配时间为20 min,调配温度为30 ℃,转速为75 r/min,此时测得的碘值是(110.84±1.64) g/100 g,过氧化值是(1.876±0.037) mmol/kg。结论:该调配比例可以更好地满足孕妇对ω-3脂肪酸需求,调配工艺简便快捷,可为今后大规模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食用调和油是食用植物油的一种,食用植物油的质量主要由其特征指标决定。任何植物籽仁加工成的食用植物油,特征指标均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超出范围就会影响它的质量。生产厂家钻了SB/T10292-1998《食用调和油》标准中未制定特征指标的空子,为了谋取暴利,使市场上食用调和油用低价植物油作主要成分,以高价植物油为调和油命名,实际上名不符实。  相似文献   

8.
调和油国家新标准在去年起草,并公布征求意见稿后,日前再次传出行将出台的消息。这让人感觉有些兴奋。 食用油价格涨到今天,似乎已经不是所有的居民都能承受得起了。11月11日,在网上看到重庆市民因抢购比市场价低11元的促销食用油而发生踩踏事件,导致人员伤亡时,感到了巨大的震惊。  相似文献   

9.
食用油脂经过精加工去除了其中所含有的黄曲霉毒素,3、4—苯并芘等有毒致癌物质后再与含必需脂肪酸较高的多不饱和油脂调配成具有降低高血脂功能的食用调和油,能促使胆固醇在人体组织中重新分配,使血清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调和油国家新标准在去年起草,并公布征求意见稿后,日前再次传出行将出台的消息.这让人感觉有些兴奋. 食用油价格涨到今天,似乎已经不是所有的居民都能承受得起了.11月11日,在网上看到重庆市民因抢购比市场价低11元的促销食用油而发生踩踏事件,导致人员伤亡时,感到了巨大的震惊.猛然意识到,其实,食用油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而是真正关系到国际民生的基础原料,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扯着亿万大众的每一根神经.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主持召开的"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河南工业大学、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等多家调和油生产企业的代表共30多位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食用调和油中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柏林  梁淑芳 《中国油脂》2000,25(6):132-133
以番茄红素保存率为稳定性指标,就贮存时间,贮存温度和光照对食用调和油中添加番茄红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保存率随贮存率、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随贮存温度的升高,保存率下降幅度加剧;避光贮存比光保存率高;在实验给定条件下和相同的贮存内,光照强度(1950lx)对番茄红素的分解作用比贮存温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食用调和油是我国食用油产品的大品种,以其独特的产品特点和价格优势丰富着我国城乡超市和农贸市场。通过系统研究我国食用调和油产品与对应配方中原料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品质,建立了产品与不同配方原料油的关联性。通过植物油市场调研和食用调和油生产企业大量样品的采集、分析及验证,研究制定了GB/T 40851—2021《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详细介绍标准在技术内容中质量指标和限量的确定,特别是在质量指标中设定“比例一致性”,使食用调和油产品所标识的比例是否真实有了科学、合理的依据,规范了食用调和油的市场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植物油新宠——特种营养调和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营养知识的普及,人们为了追求健康的生活,对油脂选择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以肥肉为美味佳肴,逐渐地转变成少吃肥肉而适当食用植物油。因为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多吃肥肉与当前的所谓富裕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的高发有关。所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告诫人们少吃肥肉和荤油,而植物油可以预防这些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更加符合成人脂肪酸平衡要求,满足消费者摄入营养健康油脂的需求,以11种常见植物油和分提牛油为原料,在满足脂肪酸平衡和营养成分含量前提下,以价格为指标,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建模编程得到营养均衡动植物调和油配方,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对调配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货架期的预测。结果表明,营养均衡动植物调和油的配比为:分提牛油8.00%,玉米油16.40%,亚麻籽油72.20%,芝麻油3.40%;单价为每百毫升0.28元;实际测得饱和脂肪酸占12.78%,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的值为5.99,在4~6:1之间,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与PUFA的质量分数比为0.96,基本满足MUFA:PUFA约为1:1,所配得的调和油脂肪酸比例与期望值相符;最佳调配工艺为:搅拌时间30 min、TBHQ添加量15 mg、搅拌温度20℃;营养均衡动植物调和油保质期为18个月。研究结果为营养平衡健康的调和油开发奠定了理论依据,为食用油企业新产品研发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酸枣香气成分的分析结果的归纳总结以及对酸枣粉香气的感官评价,把酸枣的香气香韵分为酸香、甜香、果香、青香、焦糖香等.为了保证酸枣香精的安全性,根据GB2760,酸香型香料选择了乙酸、丙酸、戊酸、己酸、癸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乳酸、草莓酸,甜香型香料选择了2 -十一酮、呋喃酮、乙位突厥烯酮、丁醇;果香型香料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天然西瓜所含发香成分的分析 ,根据其香味特征 ,介绍了西瓜香味的香韵组成 ,并有选择性地使用各种单体原料进行调配实验 ,得出了较为优化的西瓜香精配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油脂》2006,31(1):80-80
油脂产品国家标准是我国油脂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标准工作的动态是油脂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十分关注的工作,为此我刊从2006年第1期开始逢单月开设“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制修订动态”专栏,向广大读者传递相关国家食用植物油脂标准方面的信息。同时,欢迎广大读者对标准在制修订中存在的一些疑惑进行咨询,同时可在“chinaoils.cn”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将密切关注读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双低菜籽营养调和油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双低菜籽油富含油酸,以双低菜籽油为主研制了两种适合不同人群的调和油,两种产品油酸含量接近50%,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80%以上,脂肪酸组成合理,n-6与n-3 PUFA比例为4.7:1和5.6:1.油品氧化稳定性良好,品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且价格合适.  相似文献   

20.
以番茄红素保存率为稳定性指标,就贮存时间、贮存温度和光照对食用调和油中添加番茄红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保存率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随贮存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避光贮存比光照贮存的保存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