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通信网的不断发展,地区电力通信网的各层通信传输网络相继建设完成,新业务和新的通信站不断接入。原有的组网方式存在网络拓扑结构瓶颈,业务配置复杂,业务板卡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新增业务的需求,对"三集五大"建设难以构成有效支撑。利用现有光缆资源,对骨干通信网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在核心节点升级扩容设备,对全网传输时隙进行统一规划。通过骨干通信网网络优化,提高了传输时隙利用的有效性和有序性,规范了网管业务数据开通流程,为"三集五大"建设提供有力的通信网络保证。  相似文献   

2.
正两会上,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动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意味着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在当前环保和资源双重约束下,培育电力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大会进入第3天,代表团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这一天上午,记者推开了浙江省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力》2021,54(5):7-7
正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通信新技术已成为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使能器,其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和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广泛应用,增强技术融合、业务集成、创新引领和价值创造能力,形成核心业务持续提升、新兴业务快速发展、专业应用互联互通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电源技术应用》2008,(1):37-37
陕西移动是陕西省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99年成立以来,陕西移动的通信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非常迅猛。截至2006年底,陕西移动的GSM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省99%的市、县、乡,客户规模突破1000万户。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移动通信产业转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输电电缆线路规模的不断扩大,运维人员承载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急需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传统运维模式向数字化转型升级,降低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巡检效率和质量。通信网络的组建是新技术应用的前提,考虑到其发展现状,提出了自组网监测系统、智能监拍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等3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新兴应用场景,分析了其系统组成、通信模式、实现功能典型设计,并介绍了其在输电电缆运维应用中的积极效果。应用证明,依托于通信网络,上述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对保障输电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兆瓦(MW)级海岛微电网通信网络架构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海岛微电网的保护控制及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研究借鉴智能变电站及智能配电网、并网型微电网的通信架构方案,提出了一种分级结构的海岛微电网通信网络方案。分级结构的海岛微电网通信网络由"上"至上级远方调度主站的通信网络、微电网主站内配置的两层通信网络和对"下"至配用电环节接入通信网络的三级通信网络构成。以我国首个兆瓦级的南麂岛微电网示范工程为例,介绍了海岛微电网系统结构、保护控制及管理系统的架构,给出了分级结构的海岛微电网通信网络架构、组成及配置原则和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分析当前电力通信传输网承载业务的变化趋势,介绍OTN技术的特点。结合电力通信系统对光通信网络的新要求,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应用OTN技术建设新型的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承载网。在骨干层,采用OTN解决大颗粒业务的传送需求。  相似文献   

8.
王雨静 《电器评介》2013,(22):35-35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以及公司战略转型工作的逐步深入,河北联通通信网已经初步形成了应用层、控制层、承栽层、传送层、接入层层次分明的网络架构。接入网作为连接客户与应用之间的必由之路、咽喉要道,已经成为影响客户感知度的重要因素,是各运营商关注的重点,也是新技术应用最活跃的地方,是必争之地,做好接入网的维护工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力信息化》2004,2(3):10-10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我国电话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合一”的建设成本正逐步降低,以更低的价格实现网络稳定和高速运行成为可能。在2004-02-24举办的“城域网多业务环(MSR)技术报告会”上,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说,通信业务种类的多样化,对通信网络的传输和交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三网并存导致的网络效率低、层次复杂、建网成本高的问题,发展城域网技术成为通信业界的共同举措。作为城域网新技术之一,城域网多业务环很好地适应了下一代网络的需要,具有高质量、高可靠性、低成本城域网网络架构能力。在目前最为活跃的光城域网…  相似文献   

10.
赵平 《新疆电力》2006,(3):65-67
准东电网作为新疆电网的组成部分随着新疆电网的发展而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网生产需要,准东电力通信网也将得列发展壮大。结合准东电网的实际,利用新技术促进通信网络的发展,提升通信网络整体能力,降低网络综合成本,实现通信网络和业务的数据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网络分层思想,提出电力通信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把网络分为业务层、网络层和网元层.业务层指标分为信息透明度、时间透明度和可用度;网络层和网元层指标分为完备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并分别针对具体网络给出了指标细则.该指标体系可用于光缆网、传输网、数据网等多种类型的电力通信网络的量化评价和网络优化,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综合多跳中继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的业务层、网络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信息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跨层资源分配方法。首先建立综合跨层信息的MAC层数据包调度效用值模型和基于公平性阈值控制的物理层子载波分配模型。提出为满足各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MAC层高效用值数据包优先调度准则。再将该模型和准则应用于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各交叉节点的资源分配过程中。最后在典型电力线信道环境下对所提算法及对比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保证实时用户与非实时用户的通信速率和时延的服务质量需求,且具有较大的系统吞吐量和较好的时延特性,有效解决了多跳中继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的OFDM资源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力系统保护光传送网(OTN)通信网路由规划光层链路资源占用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电力系统保护OTN通信网路由均衡规划方法。首先,阐述了电力系统保护通信网的结构与业务需求;然后,在构建电力系统保护OTN通信网网络分层模型的基础上,量化电层和光层指标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含传输时延、业务可靠性、电层资源占用率和光层资源占用率的路由均衡最优规划模型和模型求解方法;最后,实验验证了该规划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规划方法可以避免高负载光层链路和光层节点的出现,降低了光层链路占用率标准差。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层面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提出一种构建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跨层融合网络(CPW)的方法。首先建立CPW的统一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模型,为实现CPW网络层的融合提供基础支持;然后提出一种结合布朗运动与局部收敛次数控制的改进蚁群算法,完成了CPW的组网过程;对CPW的子业务流进行分配,并提出业务分配中的误码率需求因子,实现了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网络的跨层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该跨层融合网络的通信链路服务质量优于电力线与无线双模或级联通信网络,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业务设置相应的误码率需求因子,以兼顾通信链路质量与网络负载均衡,保障CPW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力通信网传输层网络上,将PCM网和SDH网融合在一起,方便业务调度和网络统一管理。文章在分析了电力通信传输网应用模式发展及需求的基础上,对ECI公司最新推出的集MSTP PCM功能于一体的BG-40产品进行了介绍,探讨电力通信传输网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模式,这种PCM SDH的网络融合的组网新模式,将为电力通信网传输层网络的组网提供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电力通信网脆弱性分析对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加强电网健壮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了电力通信网络模型,从网络的业务层、网络传输层和物理层指标出发,建立了基于临毁度和网络损失度的电力通信网的脆弱性评估和分析模型。接着对边的业务传输时延指标、带宽占比指标和物理故障概率指标评估得出网络部件(节点、边)的临毁度。最后结合网络部件失效后的系统损失度,得出网络部件的脆弱度评估值。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完成了通信网络部件的脆弱性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通信链路的长度和业务分配方案与电力通信网的脆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信息通信技术(ICT)在通信、测量和控制等新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承载配网综合业务的通信网络平台建设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从信息与通信融合的角度介绍了配网通信网承载的综合业务和多种通信网络方式,讨论了电力数据网络的多业务需求,进一步讨论了基于配网通信网ICT深度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复杂多样的通信网络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业务承载的配网通信网ICT测试平台架构,开发一种满足配网通信网ICT测试平台架构的软件测试平台,测试配网通信网业务性能指标,并将测试平台应用于实际的配网通信网工程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电力传输网络转网和技术演进策略研究,提出全业务电力传输网络架构摸型,满足智能电网新型业务大带宽、高实时性和高安全性等承载需求。通过对电力传送网络承载业务的流向及带宽需求分析,将全业务电力传送网络划分为干线承载网和本地承载网。通过对OTN、MSTP、PTN和IP RAN等技术的详细论证分析,确定干线承载网采用OTN+MSTP技术模式,本地承载网采用PTN技术模式来建设网络全面覆盖、业务贯通、网络扁平化、网络层次功能明确的全业务电力信息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建设“重发、轻供”的局面,导致配网结构薄弱,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对配网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造成区域负载不均衡和停限电等现象.随着配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满足配电网智能化要求的接入层通信平台.文章提出基于LTE技术的配电网接入层通信系统架构,根据配电系统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调度等多种业务进行隔离服务,针对数据传输过程中高可靠性、低时延等需求,对LTE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随着电力系统光通信网络的蓬勃发展和电力IP数据网络的快速构建,电力系统的各种业务不断承载在IP网络上。分析了山西电力数据通信网的现状和所承载的业务,阐述了现有业务目前存在的专网业务混合、虚拟专网过多、新业务需求、网络安全等问题,根据电力网络数据业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建、合并技术措施等改进办法,并对山西数据网络的新业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