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反溶剂法制备超细HMX传爆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超细炸药在常规包覆过程中易团聚的缺点,采用超临界流体反溶剂法( SAS)制备了以亚微米HMX为主体炸药的超细传爆药,探讨了工艺条件对亚微米HMX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亚微米HMX包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初始浓度、系统温度、系统压力、平均压力升高速率和平均压力下降速率.在加入20 mL的乙酸乙酯、系统压力9....  相似文献   

2.
郝清伟  杨艳玲 《粘接》2015,(2):66-68
利用物理化学包覆的相分离原理,以虫胶为包覆剂、正丁醇为溶剂、正己烷为沉淀剂包覆硝酸铵,降低其吸湿性,用硝酸铵的吸湿率表征包覆效果。对正丁醇与正己烷配比、混合溶剂用量、沉淀剂滴加速度、虫胶用量等影响吸湿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与正己烷体积比为1:3,混合溶剂与硝酸按配比为5.0 mL/g,沉淀剂滴加速度为6s/滴,虫胶用量与粒径成反比。在较佳包覆条件下,虫胶包覆硝酸铵可使吸湿率下降55%。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含能材料细化、表面包覆以及萃取和回收领域的应用现状.阐述和分析了超临界流体溶液快速膨胀结晶法、超临界气体反溶剂结晶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并对各个方法所达到的效果进行了述评.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硝酸铵氧化剂的表面改性及其吸湿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用硅烷偶联剂Si-K和高分子材料Polym-B对硝酸铵进行双层包覆的新思路;利用光电子能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包覆效果,结果表明Si-K和Polym-B能对硝酸铵粒子进行很好包覆,在其表面形成均匀而完整的包覆层.通过测量吸湿性和结块性的变化研究了改性效果,数据表明改性后的硝酸铵吸湿性降低了近50%,结块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BaCl2和NH4Cl超细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连续的超临界反溶剂实验装置。以无机物BaCl2和NH4Cl、DMSO(二甲基亚砜)及二氧化碳物系为研究对象,利用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了BaCl2和NH4Cl超细颗粒,并将其结果与文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此装置制备超细颗粒是可行的。同时实验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及溶液浓度、溶液流量对结晶颗粒形貌与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超临界乙醇为抽提溶剂,采用恒容升温法对洗油组分中的氧芴、芴及苊进行超临界乙醇抽提工艺研究,对抽提产物进行GC分析,计算其超临界溶解度和抽提百分比.结果表明,氧芴与芴在超临界乙醇中的溶解性接近,均在反应温度为255℃,反应压力为7.0 MPa达到最大超临界溶解度;在反应温度为265℃,反应压力为11.0 MPa时超临界乙醇抽提百分比达到最高;苊在超临界乙醇中的抽提效果规律性不明显;超临界乙醇抽提洗油效果差异性明显;抽提完成后溶剂易于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银杏叶提取物超细微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应用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实验装置制备银杏提取物(GBE)超细微粒,实验中以乙醇为溶剂,超临界CO2为反溶剂,制备出平均直径在1μm至2μm范围内的GBE超细微粒。同时研究了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及二氧化碳与溶液流率比等操作参数对制备的超细微粒粒径、形态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温度对制备的GBE微粒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用于细颗粒包覆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研究超临界流体在快速膨胀过程中的热力学状态变化,超临界流体在喷嘴端部快速膨胀过程中温度急剧降低,在一定条件下,降低的温度与流体体积流率平方成线性关系。超临界流体在快速膨胀射流中产生数十纳米量级的微核颗粒,流体膨胀前温度对微核粒径有显著影响。通过超临界流体在流化床中的快速膨胀,使包覆剂微核在颗粒表面形成均匀的薄膜包覆,实现颗粒或颗粒中关键组分在溶剂中的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条件对沥青泡沫炭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中,选择合适溶剂在超临界流体状态下制备了沥青泡沫,经过氧化、炭化制备成泡沫炭.根据沥青的流变性能和溶解性能选择了甲苯作为溶剂,考察了溶剂比例、发泡温度、压力及压力释放速率对沥青泡沫孔结构的影响.从超临界体系相平衡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对沥青泡沫形成的作用机理.实验表明,在溶剂比例为10%~50%,初始压力2.5~4.0MPa,发泡温度在290~315℃,保温时间4小时,压力释放速率为0.5~1.OMPa/s的条件下,制备出泡孔结构均匀、孔径分布300~1 500μ、开孔率高的沥青泡沫.通过调节不同的溶剂比例、发泡温度和压力、压力释放速率等条件,可以控制沥青泡沫的孔结构.  相似文献   

10.
李碧英  张帆 《塑料工业》2007,35(6):53-55
描述了白度化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采用XPS、SEM、TG、磷化氢释放量、抗氧化性、吸湿性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红磷阻燃剂微胶囊包覆效果有明显改善作用,其吸湿性、抗氧化性、PH3释放量均大大减少,XPS图谱表明99.5%的红磷已被包覆,扫描电镜显示红磷阻燃剂平均粒径为0.24 μm,TG显示红磷阻燃剂的着火点已提高到4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