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稀土对35CrMo钢淬火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了在 35 Cr Mo钢加入不同含量稀土后对淬火组织马氏体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入稀土后使马氏体板条细化 ,阻碍了孪晶马氏体的形成 ,孪晶马氏体量减少 ,特别是稀土加入量为 0 .1%时 ,钢中马氏体板条细化明显。稀土提高了铸态过冷奥氏体在贝氏体区的稳定性 ,但对贝氏体组织形态变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稀土对高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改善高铬白口铸铁的韧性,加入适量稀土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结果表明,稀土能使共晶碳化物形态及分布明显改善,并使基体组织显著细化。经热处理后,稀土高铬白口铸铁的冲击韧性值稳定在8~15J/cm2,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Fe,M)B和(Fe,M)_2B(M指Cr或Ni)是铁合金渗硼层的两个主要组成相。本文给出了这两个相的硬度变化以及与合金中Cr、Ni、C含量的关系。已经发现,尽管这些合金硼化物的硬度都低于纯硼化铁的硬度,但合金中的铬既提高整个渗硼层的硬度,也提高硼化物相的硬度。碳不溶于硼化物相中,而富集在渗层与基体的界面上,然而,由于碳改变了硼原子的扩散机理,故它将间接地提高渗硼层的硬度。合金中的镍总是稍微降低硼化物相的硬度,特别是对于含镍量最高的(Fe,Ni)_2B相。  相似文献   

4.
稀土对铝镁硅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阳极复膜、光镜、电镜、图象仪、DSC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混合轻稀土(0~0.36%)对Al-Mg-Si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细化枝晶组织有一临界含量,当稀土量大于该含量时,稀土才会较显显地细化枝晶组织;稀土细化晶粒在低含量时最为明显;随着稀土含量的升高,液体表面张力减小,(FeSiAl)相中的Fe逐渐被Ce和La所取代。从铸态组织考虑,Al-Mg-Si变形铝合金中以加入0.15~0.30%RE为宜。  相似文献   

5.
稀土对焊缝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焊条药皮中加入稀土硅铁、稀土氧化物向焊缝金属过渡稀土元素的方法 ,深入研究了稀土对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稀土对焊缝金属起着变质和净化的作用 ,能够显著改善焊缝金属组织、细化晶粒、增加针状铁素数量 ,减少M -A组元 ,改变夹杂物的形态、大小和分布 ,大大提高了焊缝金属的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6.
Al-5Ti-1B对Al-Zn-Mg-Cu合金铸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磁搅拌连续铸挤Al-5Ti-1B晶粒细化剂对Al-Zn-Mg-Cu合金铸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5Ti-1B是Al-Zn-Mg-Cu合金的有效晶粒细化剂,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Al-5Ti-1B,可使Al-Zn-Mg-Cu合金铸态组织从粗大的枝晶细化为平均直径为54μm的等轴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提高5.5%和35.6%;随着Al-5Ti-1B的质量分数从0.1%增加至0.5%,Al-Zn-Mg-Cu合金的晶粒进一步细化,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继续提高;当Al-5Ti-1B的质量分数为0.5%时,Al-Zn-Mg-Cu合金被细化为平均直径为38μm的等轴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提高到313 MPa和4.2%,与未添加Al-5Ti-1B相比,分别提高了13.8%和48.2%。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稀土对ZnA122和ZnA127两种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该两种合金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稀土混合物后,可细化其铸态组织和缩短获得等轴细晶的固溶处理时间;同时使超塑性能、室温和高温强度、以及耐腐蚀性能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热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比的LiCl+LiF熔剂的熔点,观察熔剂在Al-Li合金液面上的流动性、铺展性。CeCl_3~-、LaC1对溶剂性能及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必须适当地选择LiCl与LiF的配比,才能很好地保护Al-Li合金熔体。熔剂中加入稀土氯化物使其性能明显改善,并且,稀土元素对合金组织具有细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稀土对20Mn钢连续冷却相变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连续冷却相变(CCT)曲线和观察显微组织,研究了不同稀土含量对20Mn钢相交和组织的影响。稀土扩大了CCT图上铁素体和贝氏体转变区域,缩小珠光体转变区域。稀土使马氏体条束变小变窄,有利于形成粒状贝氏体和块状铁索体。稀土通过细化臭氏体晶粒、减少臭氏体中碳固溶量和抑制碳化物析出,使20Mn钢的淬透性交差并使相交产物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稀土Nd对3种不同Si含量Al-(18、22、26)Si的过共晶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Nd对合金的铸态组织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含量的提高,组织中初晶硅含量变多,尺寸增大;加入0.5%的Nd使组织中的初晶硅得到明显细化,合金组织中较大的板状和多面体状的初晶硅变为细小的多面体状,而且其尖锐的棱角变得圆滑;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耐磨性得到提高,合金的磨损率分别由变质前的1.457 3、1.118 1、0.966 2 m3(/N·m)下降为1.284、0.853、0.785 m3(/N·m)。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保护膏剂渗硼技术对省煤器钢管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渗硼效果的影响,对渗硼试样进行显微组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环境下,渗硼处理后的省煤器钢管试样表层有明显的渗硼层,呈深度不一的手指状;随着渗硼时间的延长,硼化物中出现尖端碎化现象,渗硼处理后试样表面易于清理。获得良好渗硼效果的工艺为:涂层厚6mm;渗硼温度900℃;渗硼时间5 h。  相似文献   

12.
以45钢、GCr15钢为基体材料,先渗硼,后钒化,获得硼化物和碳化钒的多元渗硼层。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分析测定了覆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结果表明,渗硼试样长时钒化,C、B、V和Cr等元素在覆层中重新分布,硼化物逐渐蜕化,蜕变程度取决于钒化温度和时间,以及基体的化学成分。硼化后钒化过程中,表面与奥氏体之间存在碳活度差,碳原子向表面上坡扩散,VC覆层向外生长。实验表明,获得连续的多元渗硼层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含锆镁合金系中的合金相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根据镁合金中主要合金元素的种类、作用以及合金组织、性能主特征,分析归纳了含锆镁合金的主要合金体系, 重点综述了Mg-Zr、Mg-Zn-Zr、Mg-RE-Zr和 Mg-Th-Zr等合金系中合金相的种类和形成规律,分析讨论了合金相的研究现状和对若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Mg-Li-RE系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高强轻质Mg-Li合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Mg-Li合金中含稀土(RE)的Mg-Li-RE系合金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重点介绍Mg-Li-RE三元合金以及含RE的Mg-Li其他系合金的研究进展,叙述了RE对Mg-Li合金结构、性能的影响,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AgSbTe基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学和电学性能,在发电和制冷领域获得广泛应用。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AgSbTe2)0.405(Sb2-xCuxTe3)0.064(x=0,0.025,0.05,0.1,0.2)5种合金,观察其微观结构,并研究316~548 K温度区间内电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x=0和x=0.025两种样品形成单相,其他3种样品都形成AgSbTe2和Sb2Te多相。掺杂不同比例的Cu元素后,各样品的功率因子都比掺杂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x=0.2时,样品的电学性能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热处理对 35 6铝合金的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铸态变质组织由发达α相枝晶和α +β共晶体组成 ,其中硅相 β呈块状和短条状。经过 5 35℃保温 5h后水冷的固溶化处理 ,硅相基本变成了细小圆形质点相 ,而α相枝晶宏观组织变化不明显。在 15 0~ 2 5 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的时效处理对硅相形态和α相的宏观组织亦没有明显影响。 35 6合金铸态试件的阻尼值较低 ,仅为 5 .5 4× 10 -4。固溶并淬火态合金阻尼为 6 .4 7× 10 -4。对合金在 15 0℃下保温 4h后空冷的退火处理 ,阻尼增至 1.11× 10 -3 ,但当时效温度过高时 ,阻尼反而下降。 35 6合金的阻尼主要是位错阻尼引起的 ,即外加交变应力作用下的位错振荡耗能  相似文献   

17.
高比重钨合金的静液挤压强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高比重钨合金经静液挤压变形强化后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对静液挤压这种加工工艺对钨合金材料的变形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烧结时间对W-Ni-Fe重合金的组织结构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W -Ni-Fe重合金组织结构及性能与烧结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不同烧结时间的合金组织有很大差别 ,从而直接影响合金的性能。合适的烧结时间可以使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铸态ZA27合金进行365℃×3 h的固溶化处理后分别随炉冷却和空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室温组织,采用悬臂梁共振法测试室温下合金的声频阻尼性能。结果表明,固溶态ZA27合金炉冷后的室温组织由层片状α+ η+ε三相组成,而空冷后的室温组织由层片状α相+η相及少量没有完全分解的β相组成。空冷后的合金的层片间距比炉冷后的合金的小。阻尼测试结果表明,空冷后的合金阻尼能力高于炉冷后的合金阻尼能力,空冷合金的阻尼能力比炉冷合金的阻尼能力高约40%。分析认为空冷合金与炉冷合金阻尼能力的差异是由于组织中层片间距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对Al-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微量Sc和Ti复合合金化对Al-Mg合金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可显著提高Al-Mg合金的强度。在Al- 5Mg合金中 ,采用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可形成Al3 (Sc ,Ti)复合粒子 ,初生Al3 (Sc ,Ti)颗粒具有极强的细化晶粒的作用 ,次生Al3 (Sc,Ti)质点强烈地钉扎位错和亚晶界 ,从而有效地抑制合金的再结晶。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还可大大促进微量Sc在Al-Mg合金中的各种强化作用。由于Ti的价格比Sc便宜很多 ,采用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可减少铝合金中Sc的加入量 ,从而降低合金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