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葠窝水库在施工中取消了混凝土温控措施,导致坝体出现裂缝,伸缩缝止水及闸门水封也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为此,对坝体进行了如下安全加固描施:(1) 选用水溶性聚氨酯进行坝体裂缝处理,防渗效果显著;(2) 大坝纵缝施加预应力锚索加固补强;(3) 大坝观测采用自动化遥测,对水库防汛调度采用同步卫星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2.
索风营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最大坝高115 8m。基于坝址河谷狭窄及基础约束强烈, 为防止坝体出现危害性裂缝, 设计采用有限元三维仿真模拟坝体分缝分层的施工过程对坝体温度应力场进行仿真计算, 从大坝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 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 加强温度控制。从目前已完成的基础约束区及坝体30万m3 混凝土(其中碾压混凝土18万m3 )浇筑质量来看, 裂缝极少, 且为表层裂缝, 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
土坝两端与岸坡接头为一要害部位,如果设计与施工处理不当,投入运行后将产生严重后果。土坝与岸坡接头经常出现的问题有:(1)由于不均匀沉陷而使坝体产生横向裂缝;(2)由于接头绕渗而引起渗透失稳;(3)岸坡滑动失稳等。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出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卡伦水库由于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工程不配套,一直影响着水库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近几十年使用发现,洞身沉陷缝止水橡皮老化,闸门锈蚀严重,手动启闭机设备陈旧,泄洪灌溉洞及竖井胸墙出现8处环向裂缝。更为严重的是在除险加固土坝护坡施工放水过程中发现,在库水位以下竖井闸门上方6m,188.45m高程处有一条较大的环向贯穿裂缝,严重威胁大坝及人身安全(见图1)。  相似文献   

5.
贵州圆满贯水电站于2008年8月27日在大坝474m高程发现了2条上下游贯穿性裂缝。为尽快恢复汛后碾压混凝土施工,根据8、9月份坝体温度情况并结合工程的实际,决定将该裂缝处理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完成大坝474m高程裂缝处理的钻孔及管路预埋工作,第2阶段在坝体温度达到稳定温度场后,与大坝诱导缝灌浆同期进行。该裂缝处理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观察大坝裂缝的发展情况,以确保大坝裂缝的处理质量,同时裂缝处理占用大坝施工的直线工期较少,为首台机组尽早发电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伟 《人民长江》2007,38(3):27-28
回龙抽水蓄能电站上库主坝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施工方在主坝迎水面上首次发现裂缝.经参建四方现场勘查,主坝迎水面共发现5条裂缝,其主要特点:缝宽为1-2 mm,没有错台(位移),大都与地面垂直,裂缝走向趋向主坝重心,基本成对称分布,其中4号裂缝最长约17 m,经分析认定为温度应力裂缝,不会对主坝坝体结构及以后的运行产生影响,决定采用化学灌浆法处理.裂缝处理完成后对所有裂缝进行了压水试验,最大单孔吸水量为0.05 L/min,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邓健 《中华建设》2012,(8):300-303
1.概述1.1工程概况长沙拱坝位于广东省阳春市漠阳江二级支流三甲河上游长沙河段,为一四园心(拱圈中心轴线)变厚拱坝,是我国首座采用外掺氧化镁(MgO)温控技术,坝体不分横缝,通仓快速浇筑修建的拱坝,其主要工程特性见表1。1.2 坝体裂缝简介长沙拱坝1999年1月6日坝体开始砼浇筑,1999年4月5日坝体浇筑至坝顶245.5m高程,历时约90天。1999年12月上旬,长沙拱坝在水库蓄水运行两个多月后发现裂缝。经现场检测,坝体裂缝共三条,大约出现于2000年1月中旬,位于坝体下游面。左右岸裂缝呈"八"字状,约在210m拱圈与基岩交接处开始开裂,走向与建基面垂直,向坝体延伸。另一条裂缝位于拱冠梁下游面,沿高度走向。  相似文献   

8.
印度巴克拉(Bhakra)坝建在喜马偕尔邦苏特里杰河上,库容7.435亿m~3,溢洪道布置在坝体中部,高152m,其最大泄洪能力为6776m~3/s,它通过四个宽15.24m、高14.48m的弧形闸门将水流泄入128m长的消力池内。一道中墙把溢洪道等分为两部分,因此,修复溢洪道可分为二个阶段进行。图1所示为该坝总体布置,图2为溢洪道和消力池的断面图。潜水员在护坦上发现有几处混凝土遭到破坏,其冲蚀深度为50~700mm,有的地方钢筋  相似文献   

9.
黄河张庄闸改建加工程施工中,发现8号中墩老混凝土中有一竖向裂缝,最大缝宽0.3m,采用暗梁,并缝钢筋和表面封闭等措施处理后,裂缝已基本闭合,且趋于稳定,实践证明,采用被动法处理闸墩竖向裂缝,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投资较少,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1工程概况水库位于湖南省茶陵县湘江沭水一级支流茶水的里龙江溪流上,控制流域面积13.5km2,总库容1282万m3,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44.85m,坝顶高程144.85m,坝顶长225m。水库设计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2坝体滑坡情况2.1滑坡的前兆水库自1974年建成蓄水后,至1982年的8年期间,在左坝段先后发生5次较大的纵、横向裂缝,其中平行坝轴线的纵向裂缝22条次,总长919m。每条缝一般长20~30m,最长的达100m以上。缝宽一般5~10cm,最宽达16cm。缝深一般1m左右,最深达1.2~1.5m。贯穿坝顶垂直坝轴线的横向裂缝3条,总长153.7m,最…  相似文献   

11.
五强溪水电站右消力池修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强溪水电站右消力池在“96·7”洪水期间遭受严重破坏 ,产生一巨大冲坑 ,汛后对右消力池进行了修复施工 ,后又对冲坑回填的水下混凝土进行了补强处理。经 1998年多次大洪水的考验后 ,右消力池未发现异常情况。1998年 11月至 1999年 3月 ,又对水下混凝土进行了第二次补强处理 ,水下混凝土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根据冲坑回填混凝土后的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 ,右消力池修复后 ,可满足大坝稳定与应力传递要求 ,消力池底板的稳定得以保证 ,其不均匀沉陷在允许范围内 ,因此可以认为 ,右消力池修复后可满足工程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深厚淤泥质软土基坑变形过大的问题,采用了水泥土搅拌桩与地下连续墙组合支护方案,为了解该支护方案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深圳地铁十号线地铁停车场深基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拟合较好,预测开挖完成后基坑周围土体最终沉降为22.91 mm,小于警戒值。在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条件下,除按原工况1 200 mm厚地连墙条件外,分别模拟了1 100 mm、1 000 mm、900 mm、800 mm、700 mm不同地下连续墙厚度条件下的变形情况,第一层开挖时各条件下土体沉降相差不大。随着开挖的进行,沉降值开始发生变化,土体沉降值最小为47.33 mm,发生在1 100 mm厚条件下,最大为93.85 mm发生在700 mm厚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最大值均发生在距墙顶15 m处左右。在700 mm条件下变形值最大达到了42.58 mm,1 100 mm条件下最小,其值为25.71 mm。因此,该深基坑工程在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成槽条件下,可适当减少地连墙厚度,采用1 100 mm厚地连墙能保证基坑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造价。  相似文献   

13.
大塅水库蓄水运行近20a,库水对坝基帷幕产生了溶蚀,防渗面板裂缝、露筋、碳化以及施工错缝、廊道漏水析钙严重,大坝防渗体系存在安全隐患,溢流坝段下游消力池不满足要求,消力坎下游水毁严重.针对大坝各种病害进行加固设计,尤其对坝体防渗、溢流坝段消能工改造进行了方案比较论证,推选浆砌石重力坝采用新型防溶蚀混凝土防渗面板和防溶蚀...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优化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参数,以广州市某软土基坑为背景,采用FLAC3D对其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围护桩排数、排距、桩长、桩刚度等对基坑桩体变形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小时,基坑的开挖对软土基坑周边土体位移影响不大,但当基坑开挖深度由5.0m增至7.5m时,基坑围护桩位移则由5mm快速增长至24mm,且其变形模型由“弓形”转换为“前倾形”;随着桩排数、排距、桩长以及桩刚度的增大,桩体位移和地表沉降将逐渐减小,但其减小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当桩排距设置为2d~4d、桩长设置为24m~32m、桩刚度设置为0.5EI~1.0EI时,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15.

Stepped spillway and stilling basin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 Eventhough, most of energy dissipated by these structures, but in skimming flow, the upstream flow motion is nonaerated and the residual energy capable to destroyed structures during floods. In this study, effect of stilling basin slope on bed scour, downstream of Javeh dam was investigating. Experiments performed in hydraulic structures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Kerman with six different discharges (5, 7, 13, 17, 25 and 30 l/s.m) and five various stilling basin slope (0.02, 0.01, 0, ?0.01 and???0.02). The parameters such as maximum scour depth (ds), flow velocity (in three point), water depth o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stepped spillway and stilling basin, the distance of the maximum scour depth to sill (Ls) and the gheometery of scour hole measured. Result shown that when stilling basin slopes was 0.02, the average of maximum relative scour depth, 47% Increased and in ?0.02, 52.2% Decreased. In addition, the distance of maximum scour depth until stilling basin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and decreased by decreasing the stilling basin slope.

  相似文献   

16.
对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大坝变形监测成果的分析表明:大坝基础水平位移很小,处于稳定状态;坝基垂直位移总体呈沉降趋势,最大沉降量21.58mm,相邻坝段坝体沉降量绝大多数小于1mm,无不均匀沉降;左厂1~5号坝段等部位基础水平位移很小,坝基沉降量相对较小,无不均匀沉降;升船机上闸首坝段由于建基面高程较高,受蓄水影响不大,水平和垂直位移变化不大。总之,大坝变形量值均在设计范围内,规律合理,大坝工作性态正常,大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李溪拦河闸坝地基渗压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溪拦河闸坝在2000年完成了上游护坦和下游消力池、海漫等工程的改建。为了解工程改建后的防冲及防渗效果,在大坝下游设置了36个渗压观测孔,利用自动监测系统对该大坝的地基渗压情况进行长期观测:2003年6月,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成投入运行。监测系统采集的渗压数据初步分析表明,李溪拦河闸坝的消力池、海漫、护坦等工程改造后,防冲和防渗效果良好,没有发生集中渗漏、管涌和基础冲蚀等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经对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堆石坝施工期长序列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堆石坝施工期相对沉降量最大为858mm,约占坝高1.2%。其中填筑期最大沉降量为724mm,发生在10环附近,占施工期总沉降量的84.4%,相对稳定期最大沉降量为193mm,发生在顶部,占施工期总沉降量的22.4%,不同高程坝体沉降总体表现为靠近坝轴线大,靠近两坝坡小。坝体水平位移在12mm以内。坝体与坝基间剪切位移已基本趋于收敛,最大值在16mm以内。坝基总体表现为无水压状态,绕坝渗流水位总体较低。坝顶钢筋笼内钢筋应力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结果表明:目前该电站上水库堆石坝各监测物理量处于稳定状态或已基本趋于收敛,堆石坝总体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测拟建临湖挡水围堤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沉降变形,研究软土堤基沉降规律及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为围堤设计施工和类似堤基沉降预测提供参考,论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湖水作用下围堤施工期和运行期的软土堤基沉降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堤基沉降和水平位移均呈现出在施工期快速增长、运行期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最大沉降2.077 m,围堤内外侧最大水平位移分别为1.351和0.8376 m;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和荷载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直至完全消散的变化规律,最大值31 k Pa。  相似文献   

20.
某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基坑发生严重渗水,影响施工正常进行。检查发现下游导流明渠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出现局部开裂导致漏水,并且漏水处下部粉土质砂发生塌陷。采用有限元法,对上游围堰、堆石坝基坑和导流渠道进行了数值建模和三维渗流场计算分析。通过对比渠道正常运行和带缺陷运行的三维渗流场和土体渗流比降的变化,揭示了渠道漏水对整体渗流场和渗流量的影响,论证了塌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深防渗墙和提高渠道施工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