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将空间、形式、结构及理念完美地统一起来,因此建筑作品能够充分揭示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等之间的联系。本文分析1910~1929年间柯布西耶早期的住宅作品,从结构方面剖析新建筑五项原则形成的历程及背景,透视柯布西耶不为人熟悉的一面,即自始至终对结构关注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陈劼 《华中建筑》2003,21(5):54-57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地的建筑作品中将空间、形式、结构及理念完美地统一起来,因此建筑作品能够充分揭示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等之间的联系。本文分析1910-1929年间柯布西耶新建筑五项原则形成的历程及背景,透视柯布西耶不为熟悉的一面,即自始至终对结构关注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3.
昌迪加尔的总督府项目在柯布西耶住宅项目中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本文从功能、形式、秩序和理念四个方面层层深入的对这个形式奇特而且结构庞大的建筑进行解读,以揭示该建筑与其理念原型——印度法特普尔·西克里城(Fatehpur Sikri)宫殿建筑群的枢密殿(Diwan-i-khas)之间的关联,这就为理解柯布西耶晚期作品(主要是昌迪加尔首府广场建筑群)的设计手法和意图提供了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4.
程超 《建筑师》2007,(6):44-49
昌迪加尔的总督府项目在柯布西耶住宅项目中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本文从功能、形式、秩序和理念四个方面层层深入的对这个形式奇特而且结构庞大的建筑进行解读.以揭示该建筑与其理念原型——印度法特普尔·西克里城(Fatehpur Sikri)宫殿建筑群的枢密殿(Diwan-i-khas)之间的关联.这就为理解柯布西耶晚期作品(主要是昌迪加尔首府广场建筑群)的设计手法和意图提供了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5.
王学文 《山西建筑》2008,34(7):80-81
通过对勒·柯布西耶具有代表性建筑作品及设计思想的分析,将其创作风格发展过程分为机器美学、粗野主义和隐喻主义三个阶段,并阐述各阶段的风格特点,以提高人们对勒·柯布西耶建筑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与新精神柯布的新建筑思想及其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明 《时代建筑》2008,(3):64-71
现代建筑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只有被放置于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中才能得以充分理解,而柯布西埃作为最负众望的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其新精神概念及新建筑思想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文章通过针对勒·柯布西耶的文本及作品的解读,着重梳理了作为一名现代主义者的柯布西耶的理性思想脉络,并试图分析其中的基本原则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7.
金秋野 《华中建筑》2006,24(2):43-44
该文通过纪念勒·柯布西耶逝世40周年,指出在当今的建筑发展历程中更加全面地重新认识柯布西耶的可能性、意义和途径,并指出柯布西耶的建筑的真情感属性,正是他的作品超越时间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炼 《山西建筑》2008,34(5):48-49
通过对柯布西耶的Sainte Marie de La Tourette修道院中提取的三个建筑场景的分析,揭示了柯布西耶在修道院这类具有理性空间的建筑类型中的非理性操作,以提升人们对柯布西耶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斯坦因住宅是柯布西耶设计生涯的重要作品,文章探究了斯坦因住宅在柯布西耶创作生涯的重要性,分析了其设计思想的演变。斯坦因住宅通过"多米诺"体系的结构形式,建筑五要素的体现,严格的空间比例控制,使每层都拥有其独立的布局,精确地符合各自独特的功能。柯布西耶建立了一套"典型形式",适用于各种变体与组合,为后来的萨伏伊别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纯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主题、空间和形式三个方面对比了纯粹主义和立体主义,反驳了纯粹主义不过是立体主义的一个分支的论断,认为纯粹主义代表着柯布西耶的世界观和表达方法,决定了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宝童 《山西建筑》2008,34(2):49-50
对库哈斯及柯布西耶进行了介绍,比较了库哈斯和柯布西耶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分析两件有相同出发点的作品,即萨伏伊与达尔雅瓦,来认知库哈斯及柯布西耶的异同,以提高人们对库哈斯及柯布西耶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骆可 《建筑师》2007,(6):61-68
拉图雷特修道院是勒·柯布西耶设计生涯乃至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经典。国内此前对此作品的关注往往聚焦于该建筑空间和形式的强烈现代感上。那么,对于修道院这种传统类型而言,柯布西耶在设计这座建筑的时候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建筑类型还是沿袭了既有的类型?柯布西耶有没有受到其他先例的启发?如果有,这些先例对设计过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笔者试图通过收集和整理柯布西耶在设计拉图雷特修道院之时以及他早年游学过程的史料,来从设计分析的角度诠释拉图雷特修道院的设计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江嘉玮 《建筑史学刊》2021,2(4):116-129
本文反思 20 世纪中叶以来以鲁道夫·维特科尔、 柯林·罗、彼得·埃森曼为代表的形式主义学者对“柯布西耶-帕拉第奥”现象的论述。该论述主要围绕柯布西耶作品的平面、比例、抒情文字与帕拉第奥作品具备可比性而展开,更多地从属于形式分析,而非档案研究。通过使用《拉罗歇图册》里柯布西耶在 1922 年对帕拉第奥的维琴察作品所绘的速写,本文尝试还原柯布西耶对帕拉第奥设计精髓的深入发掘,剖析其观察到的圆厅别墅、维琴察巴西利卡、基耶里卡蒂宫等作品在转角处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形式的整合,并进一步通过众多建筑史案例来阐释文艺复兴建筑师如何协调古代矩形长殿体系与向心穹顶体系之间的建筑语汇矛盾。或可对 20 世纪形式主义学者对柯布西耶如何继承帕拉第奥与古典主义的问题做出有益增补。  相似文献   

14.
百年前,勒·柯布西耶曾在工业化进程中探索普适的建筑学方法,在当时鼓吹与传统划清界限的时代,勒·柯布西耶向人文主义者学习,并提出现代建筑需要回归数与几何的秩序,那么他作品中的"古典"是否存在,又该如何阅读勒·柯布西耶的作品?文章将对勒·柯布西耶如何提出现代建筑的原则以及其作品中存在何种秩序等问题予以辨析,历史的价值在于知之以明鉴,回顾大师走过的路也必然可以更好地指导当下。  相似文献   

15.
正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举办一场有关现代景观艺术巨匠——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世界观的展览。此次展览不仅向观众展现勒·柯布西耶的著名建筑类作品,还着重探索他如何将这些作品从纯粹的图纸——转换成现实的建筑。通过展现勒·柯布西耶事业早期一系列的水彩画、图纸以及照片,策展人Jean-Louis Cohen希望带领人们深入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旅程,了解他的创作历程,揭示他如何在探索这个世界的同时,依靠其敏锐观察力从设计旅程中获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6.
王铠 《建筑师》2011,(3):33-41
本文针对柯布西耶的四个建筑案例:多米诺体系、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和威尼斯医院进行比较解析,试图展现柯布西耶作品从产品“模型——组合”到城市形态“类型——肌理”的概念演变,并籍此解读现代建筑工业化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在早期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简约、纯粹的建筑思想促进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而极少主义建筑思想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极少主义提倡简约、自然,消除繁琐的装饰,体现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元素。这与早期勒·柯布西耶所提倡的建筑哲学类似。本文以勒·柯布西耶早期建筑思想及其作品为切入点,探究其与"极少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机器,建筑——柯布西耶是如何思考建筑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明 《建筑师》2007,(6):15-22
文章通过针对勒·柯布西耶的文本及作品的解读,着重疏理了作为一名现代主义者的柯布西耶的建筑思考之路,并试图分析其中的基本原则,以对当今的建筑学思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勒·柯布西耶与金兹堡都是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他们均在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分析了两位大师之间的交往及相互影响,以及双方在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相互借鉴:对比了促成两位大师共同的现代建筑观念的不同教育背景;通过作品分析图比较了金兹堡1920年代的住宅设计思想与1950年代柯布西耶马赛公寓的设计手法,对比研究了两位大师之间相通的住宅建筑构成手法;通过对两位大师不同的专业结局的分析,充分肯定了金兹堡对柯布西耶建筑理念形成的影响。此外,通过比较研究柯布西耶与金兹堡的同时代理论著作《走向新建筑》与《风格与时代》,总结了两位大师对现代建筑理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央消费者大厦是柯布西耶在苏联唯一的建成作品,是他职业生涯前期最为宏大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其早期重要的公共建筑设计。以此为引研究当时柯布西耶对于建筑空间、功能组织、理性建造、地域气候与建构逻辑结合上的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些在莫斯科的创新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同时也蕴含着柯布西耶最初的建筑理想。文章通过对中央消费者大厦建造历史、功能创新、技术支撑、逻辑结构和材料理性的深入解读,分析对比此建筑与当时苏联建筑师的作品,总结其在活动组织方式和建造策略上的先进性,并探讨柯布西耶在苏联时期的实践与其后期建筑思想体系形成的关系,对其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