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前言众所周知,凡是同橡胶结构相似、极性、溶解度参数相近的高分子材料,均可与橡胶共混。这种共混改性产物,其物理机械性能和使用价值都可以得到提高。橡胶与塑料共混时,共混条件不同,分散状态也不尽相同,导致性能有较大差异。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在一定高温下,按不同比例在炼胶机上共混,其硫化胶的物性如耐油、耐磨、耐天候老化和耐臭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PVC及丁腈橡胶(NBR)并用的研究,确定了PVC/NBR的共混比以及相应配合剂的份额,从而研制出橡胶密封膜用的耐候性和耐介质性较强的PVC/NBR并用胶。  相似文献   

3.
一、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共混NB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耐油橡胶,具有优越的耐油性能,但耐天候老化和耐臭氧老化较差。另外,它的加工性能也不够理想,特别是在制备高硬度硫化胶和压出制品时更为突出。实践证明将NBR与PVC共  相似文献   

4.
正NBR/PVC(丁二烯-丙烯腈共混物/聚氯乙烯)是工业上非常重要的一种相容物理混合物。NBR/PVC也许是最早的工业共混体,约在60年前出现。特别是NBR用作PVC的永久性增塑剂(如在电线和电缆绝缘材料中),PVC改善了NBR的耐化学品性、热老化性和耐磨性。这种共混体常用于汽车工业,如油箱、滤油器及燃油导入系统中的其他部件。  相似文献   

5.
沈振 《合成橡胶工业》2004,27(5):314-317
研究了橡胶、增塑剂、矿物填料和表面处理剂对橡胶/聚氯乙烯(PVC)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有机胺类表面处理剂改性高岭土/丁腈橡胶(NBR)/PVC的界面结合状况。结果表明,当NBR用量为3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用量为60份,有机胺类表面处理剂质量分数为3%,填充60份的超细碳酸钙或高岭土或牌号为SMF的蒙脱土时,可得到力学性能较佳的NBR/PVC共混物;不同矿物填料对NBR/PVC共混物的增强作用不同,经有机胺类表面处理剂改性后,以超细碳酸钙、高岭土和蒙脱土SMF的增强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塑料与橡胶共混是有效地应用高分子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PVC/NBR共混物中,NBR作为PVC的一种非挥发,非迁移,非抽提增塑剂可以改善PVC的耐寒性、抗撕裂、耐切割、耐热老化等性能。但是,非硫化PVC/NBR共混物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较低,使其制品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7.
以丁腈橡胶(NBR)和聚氯乙烯(PVC)树脂为基础材料,采用动态硫化和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NBR/PVC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与NBR/PVC共混胶,并对TPV和共混胶的高温拉伸性、耐热空气老化性、耐油性以及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NBR/PVC TPV的拉伸强度高于共混胶的;温度高于50℃时,共混胶的拉伸强度则高于TPV的。在测试温度下,NBR/PVC TPV的断裂伸长率始终低于共混胶,两种材料在120℃时都失去使用价值。NBR/PVC TPV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3#标准油性能优于NBR/PVC共混胶的。NBR/PVC TPV初始弹性模量较高,共混胶的损耗因子峰值高于TPV的,两种材料损耗因子峰值温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橡胶共混是一常用方法,目的是使硫化产品具有共混各弹性体组分所特有的物理性能。大家知道,在高二烯橡胶中混入低不饱和橡胶如乙烯一丙烯一二烯橡胶(EPDM)能显著改善其耐臭氧性,但是其他一些重要性能因共混组分的不相容而降低。这不仅是由于共混组分相容性差,更主要的是各组分硫化速率的不同而造成的。丁腈橡胶与乙丙橡胶共混时,由于除不饱和程度差别外二者的极性还不同,因而两者相容是极困难的,各相中交联不均很明显,未用硫黄硫化体系时更是如此,因为硫化剂在极性的不饱和NBR相溶解度很大。  相似文献   

9.
赵祥迎 《弹性体》2011,21(2):66-69
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合金是橡塑共混体系中一类重要的共混体系,NBR和PVC都属于极性聚合物,在共混过程中,相容性较好,因此这种体系被广为研究和应用。但此方法是选用粉末丁腈胶直接加入PVC中进行混炼共混,仍然存在共混不均匀的问题。本实验用乳液共混凝聚法制备了NBR/PVC共沉胶,研究了共沉工艺条件、丁腈胶种类与性能对NBR/PVC合金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橡胶与合成树脂共混是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丁腈橡胶(NB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耐油橡胶,具有优越的耐油性能。为进一步开发丁腈橡胶的应用,本工作以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共混,提高了丁腈橡胶在高温下的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用国产丁腈橡胶(NBR)和进口料Chemigum P-83、Elvaloy-741弹性体改性聚氯乙烯(PVC)鞋用料的研究。改性后的鞋用料在耐磨性、耐寒性、断裂伸长率等方面皆有明显改进,适当控制加工条件,PVC/NBR共混鞋用料的性能可接近Chemigum P-83改性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奎 《辽宁化工》2020,49(5):465-466,469
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合金是橡塑共混体系中一类重要的共混体系,NBR和PVC都属于极性聚合物,相容性较好,因此这种体系被广为研究和应用。但共混后制备混炼胶制品弹性较差,不能满足特殊条件下对弹性有要求工况的使用。羧基丁腈橡胶(XNBR)由丁二烯、丙烯腈和有机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三元共聚而成,引入羧基增加了极性,增大了与PVC的相容性,赋予高强度,改进耐磨性、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能,进一步提高耐油性并可以明显改善弹性性能,满足印染胶辊、纺织胶辊胶圈等弹性要求高的领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将天然橡胶(NR)与其他橡胶共混是改善许多应用领域中NR性能的方法之一。众所周知,NR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弹性和动态性能。另外,NR明显比合成橡胶便宜。然而,NR的耐油性较差,因为它是非极性橡胶。相反,丁腈橡胶(NBR)拥有非常好的耐烃类油性能。NBR的极性取决于丙烯腈的含量(丙烯腈使它拥有耐油  相似文献   

14.
进行耐臭氧及耐乙醇汽油和耐甲醇汽油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共混胶配方优化设计。胶料的优化配方为:NBR/PVC DN508(NBR的ACN质量分数为0.40) 100,炭黑N550 35,喷雾炭黑 30,氧化锌 5,硬脂酸 1,莱茵蜡654 1,防老剂4010NA 1.5,防老剂NBC 1.5,增塑剂DOP 30,硫黄/促进剂(低硫高促) 5.9。优化配方胶料的物理性能、耐臭氧、耐汽油、耐乙醇汽油、耐甲醇汽油以及脆性温度达到日本本田公司NBR/PVC防尘密封材料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三元乙丙橡胶(EPDM)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耐天候老化性以及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丁腈橡胶(NBR)具有优异的耐油性和耐磨性,二者共混的目的是使混炼胶兼具各共混组分的特性。EPDM与NBR在极性和硫化活性上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共混比较困难。本文主要研究了EPDM/NBR的共混比、硫化体系的设计以及混炼工艺对并用硫化胶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KH570/CTAB复配改性MoS2,并将改性MoS2与不同用量的PVC和橡胶进行共混,制备MoS2/PVC/橡胶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VC用量的增加,NBR/PVC/MoS2和CNBR/PVC/MoS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提高,SBR/PVC/MoS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MoS2/PVC/橡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阿克隆磨耗均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了丁腈橡胶(NBR)中的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NBR/聚氯乙烯(PVC)(质量比,下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用量、PVC聚合度对NBR/PVC共混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NBR/低聚合度PVC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BR中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的增加,NBR/PVC共混胶的耐油性能明显增强,力学性能也相应有所改善;NBR/PVC为80/20~60/40时.NBR/PVC共混胶的综合性能较好;DOP用量对NBR/PVC共混胶性能的影响不大;聚合度为700的PVC更适合于生产NBR/PVC共混胶,其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耐老化性能与德国Bayer公司生产的牌号为Perbunan NT/VC3470B的NBR/PVC共混胶相当。  相似文献   

18.
阻燃型NBR改性PVC软质泡沫塑料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以聚氯乙烯( PVC)为主体材料、加入丁腈橡胶( NBR)共混改性、用化学交联模压一步法制备改性 PVC泡沫塑料的基础上,选用阻燃型增塑剂氯化石蜡( CP)、阻燃剂 Sb2O3进行阻燃型 NBR改性 PVC软质泡沫塑料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当用 PVC 100份 (质量份,下同 )、 NBR 6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0份、 CP 30份、 Sb2O3 8份、偶氮二甲酰胺 4.0份、 N,N′-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 4.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 1.0份及适量稳定剂时,可使 NBR改性 PVC软质泡沫塑料的氧指数达到 27.0%,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电镜分析表明,阻燃型 NBR改性 PVC软质泡沫塑料的泡孔分布均匀性不如非阻燃型同类产品的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丁腈橡胶(NBR)与丁苯橡胶(SBR)的相容性差一直是影响并用胶应用的主要因素,沈阳化工大学介绍了一种新的NBR/SBR橡胶共混工艺,或成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该工艺是将NBR和SBR分别配合相应助剂,预先制成各自的母炼胶,停放熟成一段时间后再按比例进行混合,制备并用橡胶。据了解,NBR是一种强极性特种橡胶,耐油性好,但耐寒性差、加工生热大。在保证共混橡胶一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备高聚合度聚氯乙烯 (HMWPVC) /聚甲醛 (POM) /丁腈橡胶 (NBR)三元共混弹性体合金。重点讨论了 HMWPVC/ POM/ N BR共混比、PVC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NBR橡胶的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等因素对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HMWPVC/ POM/ NBR共混弹性体的力学性能、耐油耐溶剂性能优于PVC/ POM/ NBR共混弹性体。采用动态粘弹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 HMWPV C/ POM/ 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微观结构 ,结果显示 H MWPVC/ POM/ NBR(10 / 10 / 80 )三元共混弹性体的 tgδ- T谱上只出现一个峰值 ,其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 0 .8℃ ,三元共混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