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湾水电站拱坝坝基岩体地应力高,节理裂隙发育,通过对坝肩开挖前的坝基超前变形、开挖后的卸荷回弹变形和大坝混凝土浇筑后的压缩变形的全过程监测,分析卸荷裂隙分布和张开位移量,定量分析了坝基卸荷岩体变形发展规律,为评价坝基岩体质量和调整坝基岩体力学设计参数以及坝基开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丫口水电站为混凝土拱坝,坝址部位为灰岩、白云岩可溶岩类岩体;两岸岩溶发育但程度不均一,右坝肩岩体中发育两层溶洞,两岸地下水位低平,相对隔水层埋藏较深,坝基存在渗漏问题。着重分析、评价坝址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及采取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银盘水电站左坝肩边坡及坝基岩体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盘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内存在着多条与边坡斜交的层间剪切带,由于其出露位置与大坝的相对关系,有可能与岩层中发育的其它结构面组合,构成潜在不稳定滑体;边坡开挖后坝轴线上游剪切带上盘岩体较为单薄,且分布有性状较差的大湾组页岩,对大坝坝肩及坝基的抗滑稳定均产生不利影响.采用三维刚体极限平衡分析及数值分析方法对银盘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及坝基岩体在施工期、大坝运行期各种水位工况下的变形与稳定性开展了研究;并对边坡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边坡及坝基的加固处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鸭池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较复杂,坝基及两岸强风化带、弱风化带裂隙发育,存在坝基渗漏和坝肩绕坝渗漏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坝址区地形条件、坝基(肩)岩体、地质构造等,均满足重力坝和面板堆石坝建坝要求。面板坝在抗滑稳定和边坡稳定方面对地质条件适应性略高,但由于面板坝溢洪道存在较高边坡工程地质问题,且综合投资比重力坝高,最终优选技术和经济等指标均较优越的重力坝方案。  相似文献   

5.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大花水水电站大坝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水水电站拦河大坝坝址地质条件较复杂,坝基岩体裂隙发育,且有断层穿过其中,但两岸坝肩地形较完整。为了保证该工程大坝碾压混凝土连续上升及快速施工的目的,大坝左右坝肩岩体固结灌浆采用无盖重灌浆施工工艺。经灌浆后压水试验及钻孔声波测试2种方法检验,表明两岸坝肩无盖重固结灌浆效果比较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拱坝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坝肩岩体的稳定性,目前在设计中,高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刚体极限平衡法,但该法不能考虑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坝肩岩体的破坏机理以及拱坝与坝肩岩体的相互作用效应。本文从摩擦理论和矢量几何出发,导出了三维可能滑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并通过等参逆变换的方法,将非线性有限元法的计算成果纳入到所建立的公式中,形成了“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高拱坝坝肩岩体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具体工程的应用成果表明,所给出的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坝肩岩体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充分反映大坝与坝基岩体的共同作用效应,是进行高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玄庙观水库拱坝基本坐落于原重力坝方案已经开挖的基础上,坝基和两岸坝肩存在岩石风化较深、断层多、层闻剪碎带较发育、局部节理裂隙密集等地质问题.设计通过认真研究,确定了基岩开挖形式,采取了对老混凝土处理、坝基帷幕灌浆及排水、固结灌浆、设置抗剪洞混凝土塞、对右坝肩岩体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部分岩体,实施预应力锚索和锚杆、加强排水等处理措施,确保了拱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圆潭水库砌石重力坝坝址区地质构造复杂,左右岸坝肩各有一条断层,两断层与坝体形成楔形三角体,坝区节理裂隙较发育,坝后渗漏点密布。为此,结合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坝基岩体质量分类和不利构造条件下的坝基抗滑稳定、坝基渗漏、绕坝渗漏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沙水电站位于攀枝花市西区503电厂一带河段,坝基坐落在长期遭受风化、卸荷及构造作用的岩体上,可能存在渗漏问题。通过压水试验、钻孔录像、裂隙统计和人工观察等方法,对中、下坝址微弱风化带岩体的透水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坝址右坝肩丙南组T3bz1段粗砾岩沿裂隙的不均匀溶蚀,是导致其深处存在中、强透水岩体的主要原因;下坝址河床及左岸正长岩内深度弱卸荷造成的缓倾角裂隙相对发育且微张是导致其深层岩体存在深强透水的主要原因;下坝址右坝肩丙南组T3b5段和T3b6段溶蚀是其岩体存在深强透水的主要原因;针对坝基(肩)渗漏问题,寻找防渗依托,提出了坝基防渗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境内某水库基本资料为依托,在分析坝基基本地质条件、坝基岩体工程性质的基础上,对坝基(肩)岩体稳定性、坝基渗漏问题、边坡岩体稳定性以及坝下游冲刷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并对该类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家峡水电站大坝基础处理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峡三心圆双曲拱坝,坝高库大、坝基岩体中断层、层间挤压带、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主要地质问题有:左坝肩F20上盘岩体稳定,边坡蠕动:河床F50 ̄F20之间岩旬度较低可能渗漏:左岸F24、右岸F27岩体;及某些局部渗漏问题,在设计中进行了坝肩抗滑稳定、变形稳定分析研究,采取了一些常规处理和特殊处理措施。经处理后,两坝肩抗滑安全度满足规范要求;坝基变形特征有了改善;左F26、f20,右F27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瓮岩坝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较复杂,坝基岩体较破碎、坝肩岩体强度较低、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存在抗滑稳定性差、绕坝渗漏和高边坡等不利地质问题;经现场踏勘综合考虑工程特性、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优选C2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首部枢纽方案。经多次结构参数优化调整后,大坝枢纽整体布置、经济结构断面及坝基处理等均与工程实际具有较好匹配性,设计方案可靠、经济。图1幅,表1个。  相似文献   

13.
拟建阿贡田水库库区及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岩溶发育,岩体风化强烈,岩体完整性差,存在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等问题。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库区渗漏和岩溶塌陷等方面,对上、下坝址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下坝址方案粘土心墙坝坝型方案工程地质条件适应性较高,且经济可行。同时,对下坝址方案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的详细论证分析,为水库枢纽布置及坝基、坝肩和两岸防渗加固处理提供了详细地质资料及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红岩水库坝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对坝基、坝肩渗流进行了分析.水库坝基、坝肩部位基岩裂隙发育,具有强透水性,同时部分基岩层面和坝轴线近乎垂直,形成渗水通道,经计算对比,考虑到防渗处理深度较深,提出了坝基和坝肩防渗采用帷幕灌浆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郭大寨水库枢纽区地质条件复杂,大坝基础风化破碎严重,坝基岩体透水性强,坝基渗漏及两坝肩绕坝渗漏较严重,从坝基防渗、渗透稳定等因素考虑,坝基、坝肩采用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根据大坝基础施工开挖后揭露的地质条件及生产性灌浆试验结果,及时调整优化大坝基础灌浆设计,并通过三维渗流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灌浆设计调整方案的合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江口水电站位于复杂的岩溶地区,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39m,从1969年开始对坝址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岩石(体)及软弱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岩体卸荷及内化等进行了详细的勘测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拱坝坝基,坝肩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分类,对坝基,坝肩抗滑和变形稳定条件,渗透稳定和防渗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坝基,拱座岩体地质缺陷提出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顺市油菜河堵洞坝址选择在其伏流段———黑洞暗河的“脖子”洞段 ,该洞段断面较小 ,施工交通方便 ,坝址部位避开了岩溶深潭及坝肩强烈溶蚀带 ,岩溶发育相对较弱。文章通过对坝址洞段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动力特征及坝基岩体的渗透稳定等的分析论证 ,提出了坝基及两岸坝肩进行防渗帷幕灌浆的处理深度及边界范围。堵洞工程竣工后 ,尚未进行防渗处理工程的情况下 ,进行了 3次蓄水试验 ,实测坝基及右坝肩渗漏量达 0 43m3/s。表明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渗处理施工 ,已成为堵洞坝址建库蓄水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陈村拱坝坝址地层为志留系太平组滨海相碎屑沉积岩,主要岩层为石英细砂岩、泥质细砂岩与砂质页岩三者互层组成。岩石层面倾向下游偏左岸。二岸岩石风化层厚,左岸风化程度比右岸更严重。坝基断层裂隙纵横,层间错动和挠曲破碎带、挤压破碎带发育,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其中,F11断层自河床15坝块与F32断层交会点开始,向左延伸至7坝块下游面出坝基(见图1)。它不仅横贯河床和左侧大部分坝块基础,并横切整个左坝肩,既降低了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拱坝坝肩抗滑稳定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拱坝坝肩的稳定是保障拱坝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拱坝坝肩稳定分析多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该法不能考虑岩体的弹塑性变形,也不能模拟岩体构造的复杂性,所以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坝肩岩体的破坏机理以及坝体与基岩的整体作用效果。从材料的弹塑性理论出发,应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坝体和坝肩岩体抗滑稳定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工程模型的计算分析,分别以荷载突变和材料强度逐渐降低两种方式对坝肩岩体抗滑安全稳定给予评价。工程分析成果表明:非线性有限元法是进行拱坝及坝肩稳定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充分反映大坝与坝基岩体的共同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20.
老挝Nam Ngum5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坝基岩体为二叠系砂岩、泥岩,坝基开挖揭露有13条顺层发育的软弱岩带,经研究分析,坝基不存在深层抗滑稳定问题,坝基浅部岩体和局部风化卸荷岩体已进行固结灌浆处理、对坝基出露的软弱岩带采取了工程处理措施后,坝基满足建坝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