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预防大型变压器事故的技术措施的颁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型变压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但数据显示,这几年大型变压器事故仍然频发,并且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对大型变压器事故的预防更需要被看做是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就对在大型变压器的使用中比较经常出现的变压器绝缘击穿事故、套管闪络爆炸事故、引线事故的预防措施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4年度110 kV及以上变压器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梦云 《电力设备》2005,6(11):31-37
文章统计分析了200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的事故情况。对2004年变压器的在运情况、事故的原因及障碍分析、在运变压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变压器事故统计分析,发现绕组损坏是2004年度的事故重点,抗短路强度不够是造成变压器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绵竹地区电网事故分析及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红  张昀 《四川电力技术》2005,28(6):1-3,36
对2005年7月1日绵竹地区电网事故进行了事故分析,介绍了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方式的选择情况,针对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110kV及以上变压器事故与缺陷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梦云 《供用电》2007,24(1):1-5
统计分析了2005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的事故与缺陷的情况。对2005年度变压器的在运情况、事故的原因及缺陷分析、在运变压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指出了绕组损坏是2005年度的事故重点,抗短路强度不够是造成变压器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变压器易突发短路事故的问题,分析其事故原因是由变压器套管设计不合理造成,并对套管结构进行了改进,运行结果表明改进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通过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套管来预防突发短路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戴军  许纯 《江西电力》2006,30(6):44-46
对山区配电变压器雷击损坏的事故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事故的原因。针对山区重雷区配电变压器在防雷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综合的防雷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省1994年以来变压器事故接连发生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对不同事故所采取的对策。最后强调指出:要减少变压器事故的发生,除变压器本体及其配件的产品质量亟待提高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变压器施工安装、运行、检修维护等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台干式变压器短路事故,运用相关电路原理和极限等数学方法对单相线圈事故状态下电阻变化的几种可能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将事故变压器测量数据和理论分析相结合进行验证,进而对变压器事故状况进行了定性评判,该案例分析方法亦可为同类事故的分析提供技术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25 MW机组发生励磁变压器高压熔断器爆炸事故,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了分析处理,检查和更新了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取消了励磁变压器高压侧熔断器,防止高压熔断器因类似故障而扩大事故范围,经改造后,满足了运行要求。对这起事故分析处理的过程进行了介绍,以便为同行遇到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变压器是发电厂和变电所中重要元件之一,为了确保变压器的可靠、安全运行,文章从变压器运行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变压器运行检查、变压器的事故处理以及如何进行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简单介绍故障诊断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评述了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并简要介绍专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模糊逻辑故障诊断方法、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故障树故障诊断方法和基于案例的故障诊断方法,对每种方法均介绍了它的诊断原理与步骤,分析了它的特点及缺陷,最后指出了这一领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到特高压线路三相故障后相关暂态电气量的特点:特高压线路故障电流中除有一很大的衰减直流分量外还存在高频分量:故障电压中也含有较大的高频分量但没有直流分量;故障高频分量的初始值与短路角(以电压角为基准)有关.当故障角为90°时.高频分量的初始值最大:高频谐波的频率与故障距离和系统运行方式有关.系统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流断路器应用中直流线路故障快速选择性隔离问题,研究了对称单极多端柔性直流线路故障清除策略。根据对多端直流系统的单极和双极接地故障特性的分析结果,得到了单极和双极故障初期相同的故障电流上升率余弦特性衰减特性。提出了基于电流变化率的方向纵联选线策略,同时设计了采用直流断路器策略实现故障隔离和重合闸的直流线路故障清除方案。通过搭建的PSCAD/EMTDC模型,对单极接地故障时的电流上升率特性和设计的直流线路故障清除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电流上升率特性的正确性以及所述故障清除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配电网故障指示器信号错报及漏报情况下的故障判定问题,分析了故障指示器的特点,提出了配电网最小故障判定区域的概念。基于配电网最小故障判定区域建立了故障指示器故障判定数学模型。分析了故障指示器信号特点,以“三选二”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故障指示器组合信号处理方法。结合最小故障判定区域模型和故障指示器组合信号,以故障指示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概率的故障指示器故障判定方法。该方法以各区域假设故障后的模拟故障信号与实际情况下的故障信号之间的相似度表征故障发生的最大可能区域,并给出了详细公式。该方法在故障信号漏报和错报较少情况下具有很好的容错性,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故障区域。并且给出各个区域的可能概率,提供了故障备选方案,方便调度与运检人员干预排查故障,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利用实际故障录波数据,提取和放大故障特征差异,开展故障类型与故障原因辨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格拉姆角场与迁移学习-ResNet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首先,统计分析了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的分布特征,用于指导构建适用于类不平衡问题的故障分类器。然后,利用格拉姆角场变换将采集得到的故障电压、电流时序信号转化为格拉姆角场图像,放大故障特征差异,作为故障分类器的输入。进一步,将生成的图像集输入搭建好的故障分类器进行网络训练和测试,输出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最后,完全采用真实故障录波数据开展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故障类型的辨识准确率达到了97.51%,对故障原因的辨识准确率达到了94.23%。并且将训练的故障辨识网络迁移至其他地区时,仍然具有较好的故障辨识效果和泛化性能。所提方法为基于暂态波形数据驱动的故障辨识提供了新方法,可以用于实际电网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MMC-HVDC)直流故障的快速清除,对全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FBMMC)直流故障机理及故障清除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全桥子模块的导通模式与运行特性;分析了闭锁前后直流侧双极短路故障机理、故障电流阻断原理和故障清除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对全桥子模块的运行特性、直流故障机理、故障清除及快速恢复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在直流故障穿越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基于线路绝缘电阻测量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识别故障类型和故障相,然后针对发生率最高的单相接地故障,提出基于回路直流电阻测量的离线故障定位方法.定位前先对线路直流电阻和大地回路电阻进行测量,随后考虑接地电阻影响,分别利用故障相构建两回独立电压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计算故障距离.基于PSCAD/EMTDC搭建仿真模型进...  相似文献   

18.
直流故障处理技术包括故障电流清除、故障分区和故障定位等,是直流配电系统广泛工程应用的关键问题。针对采用故障自清除换流器消除故障电流的直流配电系统,为解决健全区失电问题,提出基于二极管的自动故障分区方法和故障定位方法,以及适用于直流配电系统的集成保护方案。首先,介绍了基于二极管故障分区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附加硬件要求。其次,针对二极管故障分区的故障特征,提出相应的集成保护方案和故障定位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五端直流配电系统,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fault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DC-DC converters is presented. First, switched systems model and fault model are analyzed based the switch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C-DC converters, taking the DC-DC buck converter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switched Lyapunov function technique, a fault detection observer and a bank of linear switched fault identification observers are designed for the switched systems. Next, the fault detection observer detects the fault based on the residual produced by the observer output and actual output. After the fault is detected, fault identification observers are activated. The location of fault is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idual evaluation functions. Meanwhile, the adaptiv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achieved by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adaptive law. Finally, in order to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fault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20.
A WAMS (wide-area measurement/monitoring system)/PMU (phasor measurement unit)-based fault location techniqu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que uses synchronized fault voltages of two nodes of the faulted line and their neighboring nodes for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hese fault node voltages measured by PMUs, line currents between these nodes can be calculated. Then, node injection currents at two terminals of the faulted line are formed from the line currents.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fault node injection currents, fault node can be deduced or fault location in transmission lines can be calculated accurately. Fault location formulas are derived in full details. Case studies on IEEE-14-bus system and a testing network with 500 kV transmission lines including ATP/EMTP simulations are given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technique. Various fault types and fault resistances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