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改进主动形状模型的人脸表情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动形状模型(ASM)是面部特征定位、人脸识别和表情识别等模式识别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受到初始情况、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性能会有所下降。研究了一种改进的主动形状模型,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首先用点轮廓检测算法(PCDM)检测到双眼的位置,为ASM中的点分布模型粗略地定位好初始位置;第二,从ASM原始的思想出发,充分挖掘标定点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构建局部纹理模型的新方法。在JAFFE人脸数据库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ASM方法提高了搜索速度与特征点定位的精度。最终构造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人脸表情识别实验,得到了较好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ASM及其改进的人脸面部特征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主动形状模型(ASM)算法的性能,提出一种改进的ASM算法.首先,精确定位出瞳孔的位置用作平均形状模型的初始化;其次,采用全局形状模型、面部显著特征区域成分形状模型以及人脸面部的相似性构形相结合的办法来共同约束特征点的定位结果;最后,特征点周围采用Log-Gabor小波系数进行描述,并建立局部纹理模型,提高了算法对光照和噪声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SM算法相比,该算法特征点定位精确度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种鲁棒的全自动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脸特征点定位的目标是能够对人脸进行全自动精确定位. 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al, ASM)和主动表象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al, AAM)的发表为全自动人脸特征点定位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解决框架. 之后很多研究工作也都在ASM和AAM的框架下进行了改进. 但是目前的研究工作尚未很好地解决人脸表情、光照以及姿态变化情况下的人脸特征点定位问题, 本文基于ASM框架提出了全自动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 和传统ASM方法以及ASM的改进方法的不同在于: 1)引进有效的机器学习方法来建立局部纹理模型. 这部分工作改进了传统ASM方法中用灰度图像的梯度分布进行局部纹理建模的方法, 引入了基于随机森林分类器和点对比较特征的局部纹理建模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大量样本的统计学习, 能够有效解决人脸特征点定位中光照和表情变化这些难点; 2)在人脸模型参数优化部分, 本文成功地将分类器输出的结果结合到人脸模型参数优化的目标函数当中, 并且加入形状限制项使得优化的目标函数更为合理. 本文在包含表情、光照以及姿态变化的人脸数据上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全自动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适应人脸的光照和表情变化. 在姿态数据库上的测试结果说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人脸特征点的精确定位一直是人脸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特征点定位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结果的好坏。在基于反向组合AAM(Active Appearance Models)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结合特征点局部纹理模型来对AAM初始形状参数做最优化以及对AAM匹配模板升级的改进。改进的算法采用特征点局部纹理模型和AAM全局纹理模型结合的方法来最优化AAM初始形状参数,并在此前提下对AAM匹配模板进行升级,使其更接近待匹配图像的信息。在精确的匹配模板和优化的初始形状参数下,匹配的最终精度会得到提升。实验和理论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比传统反向组合AAM算法以及现有改进的PAAM(Progressive AAM)算法以及简单的结合ASM和AAM的改进算法都有更好的特征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进主动形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用于特征定位的统计学形状模型,主要应用于灰度图像中物体的跟踪与定位。在传统主动形状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构建局部纹理模型的新方法。该模型充分利用特征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加权模型。在ORL人脸数据库、JAFFE人脸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定位实验,并进行了ASM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改进ASM方法提高了搜索速度与特征点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主动形状模型(ASM)算法在人脸平滑区域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先利用全局模板进行总体定位,再利用局部模板进行局部定位的改进的多模板ASM算法.在局部定位过程中,首先在各模板特征点中构建窄条带,然后利用Closed-form算法对窄条带区域进行纹理分割,最后利用局部模板与图像进行匹配,得到人脸特征点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ASM算法相比,该算法显著改善了纹理平滑区域特征点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并提高了对各特征点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7.
李嵩  刘党辉  沈兰荪 《计算机应用》2008,28(5):1217-1220
主动形状模型(ASM)是人脸特征定位的有效方法。针对ASM的不足,从初始定位、建模方法和搜索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模块化ASM(MASM)的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在定位准确度上有了较大提高。此外,利用模块化ASM定位得到的人脸轮廓及各器官的形状特征,采用线段Hausdorff距离(LHD)作为相似性测度,在CVL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人脸识别,获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两张正交图像和一个标准3维头模型,并利用2D图像特征点和3D模型特征点的匹配进行3维头模型重建的算法。首先,进行面部区域和头发区域的分割,利用色彩传递对输入图像进行颜色处理。对正面图像利用改进后的ASM(主动形状模型)模型进行特征点定位。改进局部最大曲率跟踪(LMCT)方法,更为鲁棒的定位了侧面特征点。在匹配图像特征点与标准3维头上预先定义的特征点的基础上,利用径向基函数进行标准头形变,获得特定人的3维头部形状模型。采用重建好的3维头作为桥梁,自动匹配输入图像,进行无缝纹理融合。最后,将所得纹理映射到形状模型上,获得对应输入图像的特定真实感3维头模型。  相似文献   

9.
两种自由曲线重建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深入分析ASM/AAM算法的各种改进方案的试验统计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梯度统计特征和纹理约束形状的改进ASM算法: 用梯度信息代替灰度信息训练特征模型得以有效提高匹配精度和减少所需训练的样本数,用全局的纹理去约束形状得以有效提高算法对特征点定位的精度。大量统计试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正确地提取大部分正向人脸的特征点。提出的算法对人脸跟踪、识别和表情分析等图像理解任务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局部纹理ASM模型的人脸表情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主动形状模型(ASM)迭代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纹理模型的改进ASM算法,即EWASM.在局部纹理模型构建中,以每个特征点的中垂线方向搜索其邻域信息以确定最佳匹配位置,对衡量匹配程度的马氏距离加以推广,进而得到改进的扩展加权局部纹理模型,它由中心局部纹理模型、前局部纹理模型和后局部纹理模型共3个子模型加权组成,并对加权参数进行实验优化,使各个特征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模型的鲁棒性更好.通过表情识别实验对提出的EWASM算法和传统ASM算法进行对比,选用RBF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表情分类,实验结果表明EWASM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识别率也得以提高,并解决了局部最小问题,能更有效地表征表情.  相似文献   

11.
疲劳驾驶研究中,面部关键特征精确定位与跟踪是个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形状模型ASM和肤色模型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肤色模型检测到人脸区域为ASM提供初始定位;然后基于ASM进行人眼和嘴巴跟踪获得眼睛与嘴巴区域;再利用Canny算子对两个区域精确定位,获得疲劳检测参数;最后根据PERCLOS方法实现疲劳检测。考虑到基于HSV颜色模型的人脸检测不受姿势和角度的影响,但容易受到背景干扰,而ASM的优点是人脸关键点跟踪效果好,但初始定位困难,将二者结合实现了眼睛与嘴巴精确定位与跟踪。实验表明,眼睛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0.7%,哈欠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83.3%,疲劳检测准确率达到91.4%。  相似文献   

12.
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是一种用于特征定位的统计形状模型。在原活动形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多种群遗传算法(Multipopulation Genetic Algorithm,MPGA)去搜索人脸图片的最好表示。并且根据面部各主要特征的特点确定适应度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SM对于人脸特征定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矿井下人员脸部轮廓难以提取而导致考勤系统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轮廓模型和主动形状模型的人脸轮廓提取方法。首先由主动形状模型估计初始轮廓位置,然后通过定义主动轮廓模型的能量函数,采用主动轮廓模型算法多次迭代后缩小标记点与真实轮廓之间的差距,提取由主动形状模型获得的正交插值的灰度值轮廓,即可得到人脸轮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主动轮廓模型能够更精确地提取人脸轮廓形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ASM(active shape Model)与彩色Gabor特征相结合的提取人脸关键特征点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瞳孔的精确定位来辅助完成人脸形状模型的初始化;然后采取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来共同实现对特征点的定位;最后选取人脸图像中的关键特征点的特征信息,结合彩色Gabor特征进行提取,进而快速准确地得到人脸关键特征点。实验表明,与传统的ASM算法比较,加入了彩色信息的改进算法对特征点定位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ASM和Gabor变换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人脸形状特征的变化是造成人物面貌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主动形状模型(ASM)技术提供了检测该特征的有力手段。Gabor变换有着良好的仿生特性。它提供了理解视觉信息的有效途径。结合上述技术,采用点分布模型对人脸形状进行描述,利用ASM进行人脸特征点的搜索。以特征点上的Gabor展开系数作为人脸特征矢量,进行人脸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少量训练样本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识别率,并对光照、人物表情等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联合模型的人脸识别定位算法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脸定位和识别精度问题。由于人脸在拍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形变,位置变化,光照变换等因素影响,造成人脸模糊不清,为了提高人脸识别定位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新的ASM和AAM联合模型迭代的人脸定位和识别算法。首先利用ASM提取人脸轮廓上关键点特征,并对人脸定位。在初始定位的基础上,利用AAM对人脸进行投影,产生训练集合中没有出现的合成人脸数据。以上两步交替进行,产生足够的、稳定的人脸形变图像。识别过程中,将变换矩阵与原始合成数据进行比对。仿真结果显示,改进的方法能稳定地提取人脸轮廓,并准确定位,具有很高的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7.
特征点的准确定位是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的关键技术之一.主动形状模型(ASM)是一种传统的图像特征点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鲁棒性.为了提高ASM人脸瞳孔特征点定位的精确度,提出了使用Hough变换方法来改进瞳孔特征点的定位.通过ASM算法,初步定位出瞳孔特征点,并使用Sobel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然后在人眼位置选择一个合适的窗口使用Hough圆检测,找出精确瞳孔点相对于ASM初步定位瞳孔点的偏移量.在实验室采集的人脸图像上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的改善ASM人眼瞳孔特征点定位准确性.由于使用了初定位进行了搜索范围的限制,计算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Detection of facial feature is fundamental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security, biometrics, 3D face modeling and personal authentication. Active Shape Model (AS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local texture models for face dete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ssue related to face detection based on ASM, and proposes an efficient extraction algorithm for facial landmarks suitable for use on mobile devices. We modifies the original ASM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with three changes; (1) Improving the initialization model using the center of the eyes by using a feature map of color information, (2) Constructing modified model definition and fitting more landmarks than the classical ASM, and (3) Extending and building a 2-D profile model for detecting faces in input imag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valuated on dataset containing over 700 images of face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over 10.2 % in average success ratio, compared to the classic ASM, clearly outperforming on success rate and computing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