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陕北某油井稠化酸返排液具有p H值低、SS含量和含油量高、颗粒大、透光率低、Fe2+含量高、腐蚀性强等特点,采用氧化除铁-絮凝-砂滤工艺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稠化酸返排液与注入水、地层水按不同体积比掺混,对3种不同处理阶段水样的配伍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节p H值至7.5左右,Na Cl O氧化除铁效果较好,适宜投加量为40 mg/L;絮凝-砂滤处理氧化后的稠化酸返排液,当PAC投加量为500 mg/L、CPAM投加量为1.5 mg/L、加药间隔时间为10 s、搅拌时间为5 min时,稠化酸返排液透光率为99.1%,SS的质量浓度为0.5 mg/L,油的质量浓度为1.2 mg/L,Fe~(2+)的质量浓度与腐蚀速率分别降为0.14 mg/L和0.026 3 mm/a,粒径中值为0.52μm,水质符合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中的油田回注水标准,处理后稠化酸返排液和注入水、地层水按不同体积比混合,混合水水质稳定,配伍性良好,无结垢趋势。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5):858-862
陕北某气井稠化酸返排液具有pH低、腐蚀性强、矿化度高、SS含量高、Ca(2+)含量高和低透光率的特征。分析了稠化酸返排液的水质组成性质,采用提高返排液p H以降低Ca(2+)含量高和低透光率的特征。分析了稠化酸返排液的水质组成性质,采用提高返排液p H以降低Ca(2+)含量,再通过絮凝沉降除去SS,并预测处理后酸化返排液与注入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结垢趋势。结果表明,在调节酸化废液pH为11.0,PAC投加量为500 mg/L,PAM投加量为30 mg/L时,处理水上清液的透光率可达到98.5%。在30(2+)含量,再通过絮凝沉降除去SS,并预测处理后酸化返排液与注入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结垢趋势。结果表明,在调节酸化废液pH为11.0,PAC投加量为500 mg/L,PAM投加量为30 mg/L时,处理水上清液的透光率可达到98.5%。在3080℃下,处理后稠化酸返排液与注入水按照不同体积比混合均无碳酸钙和硫酸钙结垢趋势。混合后可降低界面张力,有利于提高注入水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7,(5):858-861
陕北某气井稠化酸返排液具有pH低、腐蚀性强、矿化度高、SS含量高、Ca~(2+)含量高和低透光率的特征。分析了稠化酸返排液的水质组成性质,采用提高返排液p H以降低Ca~(2+)含量,再通过絮凝沉降除去SS,并预测处理后酸化返排液与注入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结垢趋势。结果表明,在调节酸化废液pH为11.0,PAC投加量为500 mg/L,PAM投加量为30 mg/L时,处理水上清液的透光率可达到98.5%。在30~80℃下,处理后稠化酸返排液与注入水按照不同体积比混合均无碳酸钙和硫酸钙结垢趋势。混合后可降低界面张力,有利于提高注入水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压裂返排液多在处理后回注。为了确保回注效果,需要进行处理后压裂返排液的回注可行性评价。采用化学氧化与絮凝处理方式对压裂返排液进行了处理,通过对水质离子含量、混合水结垢量及配伍性、黏土膨胀率、储层伤害率的分析研究,对其回注可行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压裂返排液经过"氧化-絮凝"处理后,压裂返排液的悬浮物质量浓度为1.6 mg/L、含油量低于1.0 mg/L,黏土在处理后压裂返排液中的防膨率为92.68%;处理后压裂返排液与储层产出水混合体积比为3∶7时,结垢量低于72 mg/L;当处理后水含油量、悬浮物质量浓度低于6.00 mg/L时,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率低于20%。  相似文献   

5.
6.
对某页岩气井压裂返排液结垢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采用陶瓷膜处理压裂返排液过程中温度、pH、跨膜压差、料液循环量以及过滤时间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裂返排液的碳酸钙结垢趋势最显著,控制料液pH为5~6,温度在40℃以内可减缓结垢过程。当跨膜压差为0.12 MPa,料液循环量为30 L/min,清洗周期为4 h时,可有效降低膜结垢污染。  相似文献   

7.
任祎  李岩  徐自强  姬伟  张凯博  王飞利  李稳宏 《应用化工》2022,(8):2247-2251+2257
鄂尔多斯某油井压裂返排液通过氧化-絮凝-脱钙镁沉淀、二级精细过滤、化学剂耦合离子交换脱硼组合单元去除固悬、钙镁、残余硼,氧化絮凝沉淀过程优化工艺条件:H2O2用量0.1%,Na2CO3加量1 410 mg/L,调节pH至10,PAC加量500 mg/L,PVA加量300 mg/L,PAM加量7.5 mg/L,沉淀30 min;过滤后进行树脂除硼,除硼过程优化工艺条件:调节pH值为9,过滤体积为800 mL,在25℃、150 r/min转速下振荡20 min。处理结果满足压裂返排液重新配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困难,影响平台油井酸化正常开展的问题,通过对现场酸化返排液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以配套装置物理法处理为主,化学剂化学法处理为辅的联作解决方案,并试制集成式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1套,研发出适合目标油田的酸化返排液处理剂1套,形成的配套技术可彻底解决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难题。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生产中,返排液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油田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应用,从油田措施废液成分分析、油田返排液处理工艺、油田返排液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屈海清 《云南化工》2019,(4):154-155
在页岩气的开发过程中,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分析了页岩气压裂排液中影响回用的主要成分,根据实验对比研究了影响压裂排液回用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介绍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回用所用的处理技术和利用这种处理技术组成的装置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真空度为2.00kPa、40℃下从衣康酸废液中减压蒸馏回收有用溶剂,剩余组分经NaOH中和,在氮气保护、5%(质量分数(过硫酸钾引发下,在100-102℃水溶液中聚合10-12h,制得衣康酸聚合物,并研究它在含Ca^2 240/L、HCO3^-732mg/L配制水中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现有的工业废水治理工艺,存在着生产底泥污染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底泥回流工艺。经一年多的运行证明其经济合理、技术可行。该工艺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活性底泫的剩余吸附能,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悬浮物的去除率,节约了了絮凝剂用量,而且也解决了因污泥含量低、含油量大难以浓缩压滤的问题,避免了底泥产生的二次污染,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惰性板状钛基钌铱氧化物涂层电极作阳极,惰性板状钛基钌铱钯氧化物涂层电极作阴极,考察了电解时间、电解电流、电极间距等对压裂返排液电解产H2量的影响。以正交实验数据为基础,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了有效的、可靠的回归模型,直观分析了电解时间、电解电流、电极间距间的交互作用对产H2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测产H2量的最大值为132. 35 m L,最小值为16. 81 m L,与实测产H2量相对误差为5. 83%,-1. 84%。  相似文献   

14.
以惰性板状钛基钌铱氧化物涂层电极作阳极,惰性板状钛基钌铱钯氧化物涂层电极作阴极,考察了电解时间、电解电流、电极间距等对压裂返排液电解产H2量的影响。以正交实验数据为基础,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了有效的、可靠的回归模型,直观分析了电解时间、电解电流、电极间距间的交互作用对产H2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测产H2量的最大值为132. 35 m L,最小值为16. 81 m L,与实测产H2量相对误差为5. 83%,-1. 84%。  相似文献   

15.
王淑勤  王瑛 《应用化工》2005,34(7):429-432
以水为溶剂,次亚磷酸钠-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以丙烯酸(AA)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合成集膦酸基、羧酸基和磺酸基于一体的共聚物制备工艺和阻垢药效进行了研究。经对反应物浓度、反应条件等各因素进行正交设计和反复实验。结果表明,当摩尔配比为AA∶AMPS∶NaH_2PO_2∶Na_2S_2O_8=80∶10∶3∶1,反应温度为70℃,滴加时间为2h,继续保温反应时间为0.5h时,所制备的共聚物阻垢分散性能显著增加,尤以阻Ca_3(PO_4)_2垢的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现有主要除硼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如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并分析将其应用于压裂返排液中残余硼处理上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压裂返排液回用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认为吸附法较为适合处理压裂返排液中残余硼,而有效改善现有硼吸附剂的可再生性、提高官能团的负载率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邓科 《氯碱工业》2013,49(7):23-31
盐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是一种有别于硫酸法和氯化法的全新路线,具有三废排放量少、盐酸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以宜宾天原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盐酸为原料,通过对攀枝花地区钛精矿进行盐酸酸解工艺的研究,确定了盐酸法钛白粉的优化工艺条件:酸矿比7∶1,酸解温度85℃,酸解时间180 min,水解温度230℃,进料量1 L/h。在此条件下,可制得消色力大于1 600、亮度高于94.0、蓝相值大于3.0、金红石质量分数大于99%的颜料钛白粉,其TiO2的总回收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